潘善圃

民國元年(1912年)起,繼承父業施診行醫。 潘善圃對病者高度負責,用藥極慎。 建國後,潘善圃邊行醫邊採藥,潛心蒐集民間驗方。

潘善圃(1906~1969),本縣五松鎮(今城關鎮)人。祖父、父親均為中醫。善圃少時即在其父培育下攻讀中醫典籍,又兼朝夕耳濡目染,悉心揣摩,遂漸諳醫道。民國元年(1912年)起,繼承父業施診行醫。潘善圃對病者高度負責,用藥極慎。為掌握甘遂對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瀉水性能,他曾用麵粉煨制甘遂,親口嘗服,以驗藥性。又對麻黃作嘗服試驗,以驗該藥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平喘、發汗功能。在掌握藥性之後方用於處方。在制方用藥上,他獨創以生軍治酒疽;秦艽、益母草治急性腎炎水腫;貝母治慢性便秘。他還根據“辯證論治”的原則,精心選藥配方,自製天冬養榮湯治肺癆;百部貝母湯治久咳;益氣利水湯治晚期肝硬化腹水病等。共配100餘方,經臨床試用,頗有效果。潘善圃白天施診,晚上整理醫案,共記載有30個病種、80餘病例的有效驗方,其中絕大多數屬內、婦、兒科的多發病及疑難雜症之列。為中醫事業後不乏人,民國年間,潘善圃在縣城創辦“潘園古醫經典著作講習班”,收教20餘人。該班還開設門診部,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用於醫療實踐。建國後,潘善圃邊行醫邊採藥,潛心蒐集民間驗方。晚年還參加縣醫院組織的農村巡回醫療隊,赴朱村、新橋等地施診。1969年7月14日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