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軍
潘克軍筆名客君,齋號修遠齋,1966年出生於安徽省亳州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亳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亳州書畫院副院長、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
藝術年表
1993年全國建設系統職工書法、美術、攝影展佳作獎(中國書協、住建部)1993年入展國際佛教書法展
1999年獲安徽省書法大展銀獎
2000年入展全國八屆中青展(中國書協)
2000年入選安徽書法晉京展
2001年獲全球華人書法大展優秀作品獎(中國書協)
2001年入展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展(中國書協)
2003年入展全國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展(中國書協)
2004年入展新世紀安徽省首屆理事書法大展
2007年入展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法展(中國書協)
2008年在亳州市博物館舉辦個人書法展並出版《潘克軍書法作品集》
2008年獲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展書法金獎
2010年被評為安徽省百強書法家
2011年參加安徽江蘇兩省書畫名家提名展
生平事跡
1966年,潘克軍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和姑母都能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少年時期,他便心摹手追他們的字,父親和姑母也就成了他最早的書法啟蒙老師。1985年,19歲的潘克軍到原亳縣人民印刷廠上班,那時的他雖然對書法的興趣越發濃厚,但既無老師指教,手中也沒有固定的名家範本可臨摹。由於學習不得法,他寫出來的字東拼一筆,西湊一划。1987年,一次偶遇為潘克軍鋪展了書法之路。有一天,他拿著一把自己創作的書法摺扇去上班,邊走邊品味著自己的作品。突然,一位老先生叫住了他:“小伙子,這是你寫的字嗎?”他靦腆地回答:“是的。”老先生點點頭:“不錯,挺有天分的。我介紹你跟羅舒庭老師學寫字,你願不願意?”能拜在大名鼎鼎的羅舒庭老師門下,這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可是求之不得的喜事。潘克軍高興得一個勁兒地點頭,竟忘了對這位老先生道聲“謝謝”。數天后,他拿著自己精心準備的作品,來到了羅舒庭老師的家中,從此,叩開了書法殿堂的大門。
“那時,練字的條件非常艱苦,沒錢買紙墨,後來得知,那位老先生就是在方磚地或牆上蘸水練字的。”說起往日的艱苦,潘克軍眼睛裡卻透著一種陶醉:“常常一手拿著筆,一手端著半盆水,在院內的方磚上一練就是半天。而且,把刷筆水當茶喝的事也經常發生。等到經濟狀態稍好一點時,就買來成捆的毛邊紙。由於怕浪費,常常在字縫裡寫小字。偶爾用幾張宣紙來搞創作,算是非常奢侈了,權當為自己開了一回小灶。”
1990年,潘克軍報名參加了河南書法函授院的函授學習,師從中州名家周俊傑老師,主攻漢隸、行草書,並系統臨習了漢《張遷碑》、《石門頌》、《禮器碑》及二王、顏真卿、米芾等大師的經典碑帖。在學習、積累和吸收古人書法藝術的基礎上,潘克軍對書法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領悟,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2000年10月,中國書協舉辦“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潘克軍自數月前就開始了精心準備,有時為了一筆一划的取捨,他竟站在路邊忘了過馬路,身後車笛鳴響,他卻渾然不知;夜晚已經上床安歇的他,常常因靈感突現一躍而起,在書房內創作至拂曉。3個多月的廢寢忘食和嘔心瀝血,終於贏得了收穫。他的《八尺行書手卷》從兩萬多件應徵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參展作品,他本人也成為我市唯一一位入選“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展”的書法家。
“聽到自己的作品入選,我激動了好多天。因為這是對我多年痴迷苦練的肯定和回報。當時我還寫了一首打油詩來慶賀:悉我今登榜,欣喜不自知。驀顧臨池日,何期有此時。”
天道酬勤,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探索,潘克軍逐漸領悟了書法創作中的真諦,將生命融入到了書法創作中,其書法作品氣韻生動、充滿生命的活力;既有時代氣息,又有傳統韻味;既沉著大氣,又不乏靈動。同時,他也從摯愛的書法創作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書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協等主辦的一系列國家級、國際級展覽:1993年入展國際佛教書畫展;1999年獲安徽省書法大展銀獎;2000年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2001年5月獲全球華人書法大展優秀作品獎;同年12月入展“二十一世紀全國首屆書畫篆刻家作品展”;2002年入展“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大展”;2003年入展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等。
筆墨中凝聚孜孜不倦的探索與追求,在大朴不雕中隱寓著大美。潘克軍說,書法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深夜,在那沁人心脾的墨香中自由暢想,以筆墨抒發對人生的感悟與浩嘆,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事。
以心造境,以情運筆,潘克軍用心中那枝執著的狼毫,書寫著博大厚重、蒼勁奔放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