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緞

據史料記載,漳緞是在元代著名的“怯綿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至明代已大量生產,在濟朝尤為盛行,宮廷貴族多用漳緞作為服裝、鞋帽及裝飾的面料。由於漳緞高雅端莊,極富立體感,所以得到很大發展,在杭州、南京、蘇州等地都有一定規模的生產。道光年間(1821一1850年),蘇州的機戶大都生產樟緞,可說是漳緞生產的全盛時期。
漳緞的全部生產過程均以手工操作來完成.在織造時必須由挽花工和織工兩人上下配合。這種古老的織造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生產效率極低,價格也就很高,使喜愛這種面料的顧客們望而卻步。後來,改革漳緞織機的裝置便應運而生,而且絲綢織機的演變也給漳緞織機革新創造了條件。新中國成立後,工程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們首先用機械化的提花龍頭控制提花部分經絲的運動,替代了人工牽花,用軋孔紋板替代了傳統的線制花本。這樣只需一名操作工,一邊用腳控制提花龍頭的運動,一邊用手完成投緯、割絨的工作,既使織物保持了原來的技術要求,又大大減少了勞動負荷和勞動力,還使生產效率提高了2-3倍。目前,除一些博物館為展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仍保持了傳統織造工藝和方法外,生產漳緞的工廠均採用半手工、半機械化的方式,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