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追隨鄭和遠航西洋
明朝前期,以王景弘(漳州府漳平縣人)為代表的漳州人,從1405年至1433年,五次追隨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非洲各國的溝通,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交流。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於1433年返航途中客死印度西海岸古里,王景弘擔起重任,率領船隊順利回到南京。1434年,王景弘又奉命獨自率領船隊再次出使蘇門答刺,創造了航海史上一個國家船隊八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追隨他們的許多漳州籍水手(或華僑)返鄉後,在今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為鄭和、王景弘塑像和修廟,進行祭拜,世代綿延。至今,全國唯一一座紀念鄭和、王景弘的廟宇依然存在。
生平事跡
開闢海絲貿易拉美
明朝中期,明朝政府在漳州月港部分開放海禁,準許出海貿易。隆慶元年(1567年),一些漳州海商從月港運載茶葉、絲綢(漳絨、漳綢、漳繡、漳紗)、瓷器(漳窯的克拉克瓷等)至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與西班牙人做生意。西班牙人再把中國絲綢等貨物販賣到拉丁美洲和歐洲。這條從月港-馬尼拉-拉丁美洲和歐洲的貿易航線前後持續兩個半世紀,是世界大帆船航海史上維持最久的一條貿易航線。至今,日本、美國、墨西哥、巴西、東南亞各國和非洲還保存很多漳窯瓷器。外國許多物產也通過貿易進入我國,如番薯、菸草等就是在明萬曆年間由呂宋傳入月港,而後在漳州種植,並逐漸擴種到國內其它地方。中外專家在研究月港海外交通時,把它譽為當時國際知名港口,是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
東渡日本經略台灣 明朝後期,以顏思齊(漳州府海澄縣人)為代表的漳州海商東渡日本貿易,後至台灣島,招募漳州、泉州移民至雲嘉地區,屯墾開發,經營台灣,被譽為開發台灣第一人。漳州府海商歐陽雲台,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移居日本國長崎,成為當地福建華僑形成初期的僑領。明崇禎元年(1628年),漳州府龍溪縣到日本的僑民(主要是陳冲一的後裔)在長崎修建了福濟寺(俗稱漳州寺),供奉媽祖,成為長崎最雄偉壯觀的唐人寺院。
南通南洋行商廣州
清朝前期,以潘啟(漳州府龍溪縣人,今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潘厝村人,村人稱之為潘振承,外國商人尊稱他為潘啟官)為代表的漳州海商多次到呂宋(清朝把東南亞、南亞國家稱為南洋)與西班牙人做生意,深通夷語,於1743年以前在廣州創辦同文行,與英國、瑞典等國東印度公司貿易,逐漸成為廣州洋商首富,1760年被清政府選為廣州十三行首任行首。其子潘有度、孫潘正煒相繼為行商,開設同孚行。1860年,同孚行資產達2000多萬兩白銀。潘氏後裔出了許多進士、舉人、文學家、詩人、書法家、畫家、鑑賞家等,其家族有24人被《廣東歷史人物辭典》錄入,被史學界譽為廣東省自清朝以來最顯赫的家族。
建廟異域為官外國
明成化七年(1471年),漳州府龍溪縣海商後敏弘帶領一批福建人到馬六甲做生意。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襲占馬六甲,答應華人自治,漳州府龍溪縣籍商人鄭芳揚(名啟基)被推為首領,號稱甲必丹。1600年,鄭芳揚在馬六甲建一座青雲亭(也叫觀音亭),尊奉漢傳佛教。明天順二年(1458年)漳州府海商嚴啟盛在香山水域與葡萄牙殖民者進行海上貿易,是最早開發澳門的開拓者。明弘治元年(1488年),漳州海商聯合泉州、潮州的商人,在澳門創建媽閣廟,奉祭媽祖。葡萄牙人抵澳之初,在媽閣廟前登岸,以閩南話“媽閣”一音轉化為“馬交”(MACAU)——成為澳門的別稱。18世紀,暹羅國(今泰國)達信王準許漳州府海澄縣人吳讓承包宋卡一帶的燕窩稅。吳讓為此作出了突出貢獻,被達信王任命為宋卡總督。
明清漳州海商在經商的同時,也把漳州民間信仰文化傳播到所貿易的地方去,使閩南文化在有華僑的區域中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