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珠橋

漱珠橋

漱珠橋位於今南華中路與南華西路交界處,橫跨漱珠涌,故名。橋建於清乾隆年間。

基本信息

據《番禺縣誌》記載,漱珠橋為乾隆年間十三行之一的同文行行商潘振承捐資千金,修建而成。潘家之富貴,在當時數一數二,潘振承富而好雅,頗有歸隱林泉之意,因此在漱珠橋畔修下好大一座園子,園名也很有自然之趣,叫做“桔綠橙黃山館”,園內池塘數頃,種滿了荷花,又有花船,主人起居讀書之處,收藏了無數珍貴的書畫鼎彝。潘振承就在漱珠橋畔隱居了數十年之久,消磨了無數月夜花朝,足跡極少入城。

如果說潘家花園有的是清貴典雅之美,園外的世界就是夜夜笙歌的熱鬧紅塵了。據《白雲粵秀二山合志》記載,當日漱珠橋畔,茶樓酒肆,頗有一二。酒樓大多臨江,紅窗四照,花船近泊。攜酒而往的文人才子,日日不絕。

1928年,在修建南華路時漱珠橋被拆毀,成為南華路的一部分。現在,由原漱珠涌岸邊上橋面,尚留有行人梯級,馬路面仍呈坡形,但不見橋狀。1966年又把漱珠涌改造成渠箱,成為一條污水排泄樞紐。渠箱北起濱江西路珠江邊,南止三丫涌,全長1073米,箱面成為輕便通道。漱珠橋附近居民植樹栽花,榕蔭蔽日,在橋頭建有名曰“古榕留客”的街道綠化小景。

架在漱珠湧上的古橋尚有環珠橋和躍龍橋,它們與漱珠橋同齡。環珠橋於民國時期開闢同福路時改建成馬路橋,渠箱建成後,仍有橋跡可尋。躍龍橋在拆建馬路時仍存在,後湮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