漬澇解釋
漬澇是一種氣象災害,而暴雨只是一種天氣現象。一般情況而言,單次暴雨過程不易形成漬澇災害,漬澇災害往往是由連續性的較大降水造成的。從成災的時間尺度來講,漬澇要比一次天氣過程的影響時間長。漬澇主要是由於地下水位(包括上層滯水)過高而對農田產生危害,對旱田為土壤過濕之害,使之粘朽化、沼澤化、鹽鹼化;對水田為爛泥、冷漿、潛育,均難於機械化作業,漬澇在三江平原的窪地、平地、坡地、崗地均可發生,是影響該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矛盾。
我國的漬澇災害比較普遍,人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1991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特大洪澇災害、1998年的長江洪災等引起的漬澇災害。防禦漬澇災害最為有效的措施當屬興修水利,及時讓天降之水排出去,不致於土壤持水量處於較高水平。因而,從安全氣象的角度來看,難度挺大,只能一步一步地來。
治理漬澇技術
治理漬澇的配套技術主要包括:以“溝、管、洞、縫”為主體的“閘站乾、支、斗、農,毛槽井管洞縫”系統配套體系;以排殘積水為主要對象,以縫隙排水為新機理,以治理低洼水線為重點,地上地下工程結合;推廣以深挖溝為關鍵的“深挖溝、精埋管、密打洞、多造縫”為治理模式。通過上述治理,地表殘積水一日排除,地下水(包括上層滯水)雨後三日從地表降至40-60cm(水田30-50cm),雨後七日滿足履帶機械耕作,半個月滿足輪式機械作業。漬澇對於三江平原及我國類似地區的窪地、平地、坡地、崗地均可發生,治漬對水田、旱地、草地、果園均為必要。全國有3億畝以上漬澇低產田,推廣治漬技術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