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其城牆周長約四華里,高二丈,厚一丈八尺。之後又開鑿環城河壕、擴寬城內外馬道,構築護城河土郭、城門吊橋,在城門上建城樓、譙樓、敵樓、角樓等。加之數百年來的不斷修葺完善,漢陰古城牆已成為陝西縣城中不可多得的城垣建築工程。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作為一種古代建築藝術,古城牆卻體現了當時社會發展的水平,它無聲地訴說著漢陰歷史的演變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歷史
漢陰古城牆,始建於明代成化元年(1466),初為土城,開四門,設箭樓。成化二十二年(1486),城易磚石。弘治九年(1496),擴大城區,延伸周長,四面拓寬四尺。正德七年(1512),城牆加高加厚,內外加砌磚石。嘉靖十四年(1535),環城開鑿城壕,寬一丈,深五尺,補修城垣,匾其四門,東曰“迎暉”,南曰“南薰”,西曰“承恩”,北曰“拱辰”。萬曆四十六年(1618),擴寬城內外馬道,改南門曰“朝鳳”,北門曰“拱龍”。崇禎十四年(1641),培築里城,新建西北與東北角樓及守城窩房50間,並在護城河側築土郭,豎柵欄門。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磚城,統長五百九十丈五尺,並加厚加高城牆,修城垛(女牆)七百五十二垛,北面因地僻人稀,龍崗坡水患城,不復建門。並於城門鑲嵌石刻匾額,改題三門,東為“日昇”,西為“肇慶”,南為“文明”。嘉慶十八年(1813),壕旁植柳,四隅各建炮台,北城設譙樓一個,敵樓三個。同治十二年(1873),因“邑士累科,無能登桂”,為振文風,在東南隅城牆上修建了文峰塔。民國二十七年(1938),漢白公路修通,沿城北而過,遂復開北門。民國二十九年(1940),為防禦日寇飛機空襲,方便城內居民疏散,於城西北角開小西門。新中國成立後的60、70年代,由於多種原因,漢陰古城牆的北面和東面被毀,僅存西門、南門及西城牆和南城牆一段,總計長約800餘米。21世紀之初,因擴南街,南門又被拆除,各界人士強烈呼籲,縣政府擬恢復南門。
文化價值
古代每座城池都有城牆,本不足為奇,但歷經劫難,飽歷戰事,一任風雨的剝蝕,能安然無恙地保存至今,仍能使我們一睹昔日“金城湯池”原貌的,卻為數不多,因而就物以稀為貴了。漢陰城牆是陝南秦巴山區建築最早,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所以就彌足珍貴了。漢陰古城垣平面呈方斗形,舊時四城門高聳,氣勢恢宏,古樸雄渾,使人們有一種信賴感、安全感。我總愛在漢陰古城牆腳下溜躂,它似乎有一種特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