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清真寺

安康清真寺

安康清真寺位於城東南篦子巷內。 據寺內碑文記載,古寺創於元代,歷盡滄桑。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和清同治元年(1862年)遭洪水、兵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初建

創於元代

修繕重建

幾經重建,才得以保存、1983年7月31 日又遭洪水衝擊。1984年陝西省民委撥款維修。使古寺煥然一新。

歷史淵源

元代最早來安康的回族穆斯林是西安小皮院馬姓,開始在漢江南岸,拓荒種棗,以牧宰牛羊,經營皮張為業,世稱“棗園馬”。由於安康是山貨土特產商品的集散地,此後,南京水西門等地各姓回民陸續前來,以經營茶葉、牛羊皮、藥材等,對繁榮安康市場,發展山貨特產起過重要作用。因回民全民族世代信仰伊斯蘭教,回族穆斯林進入安康之初,只在漢江邊沙灘上做禮拜,後集聚定居者日多,便在城內修建清真寺。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賽義德(後人稱賽伊巴巴)從南京遷居安康,在城內寺講經傳教,為安康第一任阿訇,無常後葬於安康老墳石板房,後代改稱馬姓。亦稱馬海提不。第二任阿訇茶巴巴,本姓馬,甘肅人,來安康經營茶葉,有豐富的伊斯蘭學識,被穆斯林民眾留住,任城內寺阿訇。他注意培養伊斯蘭人才,無常後葬於老墳花欄子牆。第三任阿訇閻伊瑪目,注重寺坊建設,無常後葬回民老墳地。歷史上把城內寺稱為“閻坊”,現在安康的閻姓,為其後裔。他們是被安康眾穆斯林世代讚頌的三位大阿林,稱為三為巴巴。

隨著人口的發展,明代建立南寺。其建造式樣錯落有致,清靜幽雅。清朝初年建立北寺,規模仿照南寺,莊嚴肅穆,和重修的城內寺,同為安康穆斯林早期宗教活動場所。至民國十年(1921),安康城關先後建立清真寺七座。十二年(1923)馬遇道阿訇(甘肅人)朝覲歸來,任城內寺教長,經他倡議,眾穆斯林贊同,熱心捐資,仿照麥加樣式,在城內寺建立三十六米高,五層六面圓頂體邦克樓,式樣宏偉壯觀。每日五番禮拜前,滿拉登樓高念“邦克”召喚穆斯林上寺禮拜,聲聞全城。(邦克樓於1983年7月31日被安康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沖毀,後在原址重建邦克樓。

清順治年間,禹開玄從渭南避亂來安,定居在越梅東鋪的越河岸,稱為禹家灣,此後,又遷來他姓穆斯林,先後建立嶺西、嶺東兩寺;嵐河穆斯林建立馬家灣清真寺,安康城鄉共建清真寺十座。

清光緒二十年(1894)趙真學(甘肅武都人)阿訇,來安康北寺任教長,傳經授徒,培育的伊斯蘭人才。趙阿訇三次赴麥加朝覲,兩次隨同朝覲的安康伊斯蘭教徒有三十多人。

清朝末葉馬萬福(甘肅東鄉族),又稱馬果園,從麥加朝覲歸來,目睹中國回民教門,有摻雜風俗,違背教法,便從事革俗,稱為新教(伊赫瓦尼派)。民國二年(1913)馬萬福來安康任北寺教長,宣傳伊赫瓦尼,即以“尊經革俗”、“憑經立教”為宗旨,盡生平學識,致力於講學,使得伊赫瓦尼影響逐步擴大。至此安康有新教(伊赫瓦尼)、老教(格底目)之分。以城內寺、興文寺、西寺為新教,以南寺、北寺、新城寺、中寺為老教。

兩派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規模建制

安康清真寺 安康清真寺

在門廳上,兩座綠色拱形大圓頂,分居兩側,正中是一座飛檐四出、雕樑畫棟的六角宣禮塔,塔頂裝有象徵伊斯蘭標誌的銀色月牙,與大殿拱形圓頂上的月牙相輝映,使整體建築更具伊斯蘭特色。伊黑瓦尼教禮創始人馬萬福曾任過該寺教長。

安康市漢濱區東關居住了許多回族民眾,幾百年來,共有城內寺、興文寺、西寺(新教)、南寺、北寺、新城寺、中寺(老教)。一般所稱”安康清真寺“即指”中寺“,也就是上文所介紹的寺。

清真寺內銀杏參天,一派肅穆莊嚴氣勢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寺院,回民做禮拜的場所,故又稱禮拜寺。不少地方都有這一建築,但安康城內這座清真寺的結構、造型及其宏偉堂皇是不多見的。清真寺坐落在西大街清真寺巷內,相傳這座清真寺始建於唐,經考證為明代建築。

地理交通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東城篦子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