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動詞重疊的歷史研究

漢語動詞重疊的歷史研究

《漢語動詞重疊的歷史研究》是2015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歷時角度對漢語動詞重疊現象作一個比較完整的考察。歷史地、全面地把握漢語中的動詞重疊這一語言現象,可以為正確認識漢語體標記系統的建立提供堅實的佐證,並可以進一步強化對該現象的科學說明。本書根據時期選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幾個時期進行全面考察,追溯動詞重疊的歷史源流,考察其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相應的表達手段,並考證其與相應表達手段之間的關係,具體表現為動詞重疊和動量短語“一V”的關係,“VV”、“V一V”、“V1V1V2V2”之間在形式和意義上的源流關係。

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動詞重疊的研究意義
二動詞重疊研究綜述
三研究目標、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先秦時期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重言、重疊和疊用
第二節《詩經》中有無動詞重疊形式之考辨
一“采采”等詞的考辨
二單純重疊詞和合成重疊詞
第三節先秦其他古籍中的重疊現象
第三章漢魏時期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漢魏詩文中的VV式
第二節動量詞的產生和發展
一動量詞的產生和發展
二動作量表現形式的變化
三動量補語的位置變化
第三節“—V”式
一“—V”式的語義和功能的變化
二“—V”式和同源動量
第四章唐代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唐詩中的動詞重疊
第二節變文和禪宗文獻中的動詞重疊
一對《敦煌變文集》的考察
二對《祖堂集》的考察
三對其他禪宗語錄的考察
第三節唐代動量詞的發展
小結
第五章宋代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V—V”同源形式考察
第二節《朱子語類》中的動詞重疊
一短時義“V—V”的出現
二“一”的虛化和短時義“V—V”形成
第三節宋代話本小說中動詞重疊形式的發展
一“V—V”式的豐富發展
二VV式的出現
三V1V1V2V2式的發展
第六章元代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單音節動詞重疊形式
第二節雙音節動詞的重疊形式
第三節V1V1V2V2式動詞重疊
小結
第七章明清時期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水滸傳》中的動詞重疊
一單音節動詞的重疊
二雙音節動詞的重疊
第二節《西遊記》中的動詞重疊
一動詞重疊的總體概貌
二《西遊記》和《水滸傳》動詞重疊的比較
第三節《金瓶梅》中的動詞重疊
一單音節動詞重疊
二雙音節動詞重疊
三《金瓶梅》中的兒化現象
第四節明代話本小說中的動詞重疊
一《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動詞重疊
二“三言二拍”中的動詞重疊
第五節《紅樓夢》中的動詞重疊
一單音節動詞重疊
二雙音節動詞重疊
三特殊的“去VV/V—V去”
第六節《兒女英雄傳》中的動詞重疊
一單音節動詞重疊
二雙音節動詞重疊
三動詞重疊加“兒”尾
第七節近代漢語中的“V他—V”格式
一無定指代詞“他”
二“V他—V”的形成和發展
三餘論
第八章“V—V”和“V—下”的比較
第一節“V—下”中“—下”的語法化
一共時平面上“—下”的發展
二歷史平面上“—下”的語法化
三“—下”的語法化機制
第二節“V—V”和“V—下”的比較研究
一“V—V”和“V—下”虛化的聯繫
二“V—V”和“V—下”句法平面的比較
三“V—V”和“V—下”語義平面的比較
四“V—V”和“V—下”語用平面的比較
第九章方言動詞重疊的共時和歷時研究
第一節方言動詞重疊的共時考察
一動詞重疊加補語
二動詞重疊加賓語
三動詞重疊加嘗試態助詞
四VV與“V—V”形式的使用頻率
第二節方言動詞重疊的歷時考察
一動詞重疊後接補語在南北方言中的歷時發展
二動詞重疊帶中置賓語在南北方言中的歷時發展
三動詞重疊後接助詞“看”在南北方言中的歷時發展
四VV和“V—V”形式在南北方言中的歷時發展
五結語
第十章動詞V1V1V2VZ重疊式的形成和發展
一動詞V1V1V2V2重疊式的語法意義
二動詞V1V1V2V2重疊式的形成和發展
三餘論
第十一章漢語動詞重疊的主觀性
第一節動詞重疊主觀性的體現
一動詞重疊表達說話人的情感
二動詞重疊表達說話人的視角
三動詞重疊表達說話人的認識
第二節動詞重疊主觀色彩的表達手段
一動詞的語義
二句類
三人稱代詞
四附加成分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潘國英,女,1972年出生,浙江湖州人。2000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獲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湖州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漢語語法研究。已在《古漢語研究》《漢語學習》《世界漢語教學》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三十餘篇論文。著有《漢語狀語語序研究及其類型學意義》《中外語言學史的對比與研究》等學術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