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建築

漢朝建築,西漢時期寢殿一般建築在陵園之中,廟建於陵園之外,大規模的祭祀典禮多在廟中進行。

西漢皇陵

西漢時期寢殿一般建築在陵園之中,廟建於陵園之外,大規模的祭祀典禮多在廟中進行。

漢文帝陵墓

文帝陵叫霸陵,有時寫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

漢文帝(前202~前157)
西漢皇帝。劉恆。漢高祖劉邦中子。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高祖破陳豨軍,定代地,立他為代王。呂后死後,周勃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他為帝。中國歷史上比較開明的皇帝之一。
漢文帝在位期間,繼續執行漢初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政策。文帝二年(前178)和十二年,曾兩次將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此後,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製。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徭役則減至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多次下詔勸課農桑,“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十二年,廢除了過關用傳的制度,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繫。他還逐步削弱諸侯王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並駐軍北方,增強北方的防禦力量。對少數民族則注意懷柔,不輕易動兵,盡力維護和睦相安的關係。他還提倡儉約,不允許貴族官僚濫事搜刮,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尤其是他針對刑罰的苛酷而廢除肉刑,這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內容是將沿用秦代的墨刑、劓刑和剕刑改為笞刑,為從奴隸社會的五刑過渡到封建社會的五刑奠定了基礎。文帝統治期間,漢王朝的統治逐步趨向穩定,階級矛盾緩和,社會呈現富庶景象。文帝死後,他的兒子景帝即位,繼續推行寬鬆開明的政策,史稱文景之治。

漢景帝陽陵

陽陵為漢景帝及王皇后的同塋異穴合葬陵園。陽陵從葬坑分為南、北兩區,南區位於帝陵東南,北區位於帝陵西北,各有24個從葬坑。
陽陵從葬坑出土文物有銅、鐵、金、玉、石、陶、漆、木、骨、蚌、絲、麻等各種器物,以及麥、粟、菽、黍等各種糧食標本。其中數量最陽陵大、最具特色的是各種陶塑製品,包括各類陶俑及陶塑動物。
陽陵陶俑,多為裸體俑。這種裸體俑又稱著衣式陶俑,以別於塑衣式陶俑。其特點是陶軀木臂,賦彩著衣。從葬陶俑品種豐富,門類齊全,數量極多。以各種武士俑為最,全面展現了漢代的軍旅場景。
陽陵陶俑不僅是西漢軍事制度的直接反映,也是西漢設會政治、經濟、文化全方位信息的載體,對研究漢代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陶俑本身,造型生動、刻劃逼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標誌著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漢武帝茂陵

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是茂陵,在今陝西省興平市。

漢武帝茂陵是西漢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由於陵的所在地原屬漢代槐里縣之茂鄉,武帝建陵於此,故稱茂陵。

據歷史文獻記載,茂陵陪葬墓共有20餘座,經過考古調查現已確證的有:霍去病、衛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禪、公孫弘、陽信公主、上官桀等人的墓地。除李夫人墓位於茂陵西北側近處、公孫弘墓位於茂陵以西較遠處之外,其餘大部分陪葬墓都分布在茂陵陵區東邊。這些星羅棋布的陪葬墓冢,成為茂陵名勝古蹟的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其中尤以霍去病墓最為突出,是整個茂陵園區的一大亮點。

中國東漢皇陵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採用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特別重視喪葬禮儀,祭祀先祖。劉秀為適應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辦法加以擴大,運用到陵寢制度中。

西漢時期寢殿一般建築在陵園之中,廟建於陵園之外,大規模的祭祀典禮多在廟中進行。東漢把這一禮儀移置陵園中。東漢明帝時,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會集賀皇帝的禮儀和八月舉行的"酎祭"一併搬到陵園中。這樣,宗廟的地位開始下降。為了適應陵園中舉行祭祀的需要,陵園建築也增添了新內容,開始在陵前建築祭殿,還在陵旁建築懸掛大鐘,以便祭祀時鳴鐘。東漢陵寢的這一變化,正是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員團結在皇帝周圍,以鞏固東漢的統治。

東漢陵園四周的建築也與西漢相異,不築垣牆,改用"行馬"。通往陵冢的神道兩側還列置成對石雕。東漢開創了在神道兩側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進一步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這一建制為以後各朝所沿用並發展了。

東漢帝陵地下建築改變了西漢以柏木黃心為槨的制度,多用石頭砌建槨室,稱為"黃腸石"。東漢十二個帝陵,除獻帝禪陵遠在河內郡山陽以外,其他十一個帝陵都在洛陽故城附近。

光武帝原陵

原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縣白河鄉附近。南依山勢平緩的邙山,北顧山巒起伏的太行,波濤滾滾的黃河沿陵北側咆哮東去。這裡風景秀麗,是引人注目的形勝之地。

光武帝的陵冢位於陵園北部,坐北朝南,封土為陵,當地百姓稱之為"劉秀墳"。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鐫刻"東漢中興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興世祖"四字尤為明亮。傳說過去老百姓多到這裡撫碑擇吉問凶:人離碑十步,雙手平伸,閉目走去,能摸到這四個字就是吉兆。從陵冢到門闕修有神道,神道兩側原排列有石象、石馬等石雕和整齊蔥蘢的柏樹。現在柏樹猶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聳入雲的柏樹,當地百姓稱之為"二十八宿",傳說是象徵跟隨劉秀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雲台二十八將"。

漢明帝顯節陵

明帝顯節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邙山以南,俗稱“大漢冢”。

東漢明帝劉莊,是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初封東海公,後立為太子,即皇帝位。在位期間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宮之家。為維護邊境安寧,多次遣兵出擊匈奴,後設定西域都護。他崇好儒佛,在洛陽建了白馬寺。西漢時期寢殿一般建築在陵園之中,廟建於陵園之外,大規模的祭祀典禮多在廟中進行。東漢把這一禮儀移置陵園中。東漢明帝時,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會集賀皇帝的禮儀和八月舉行的"酎祭"一併搬到陵園中。這樣,宗廟的地位開始下降。為了適應陵園中舉行祭祀的需要,陵園建築也增添了新內容,開始在陵前建築祭殿,還在陵旁建築懸掛大鐘

根據歷史資料,顯節陵的地宮也極為奢麗。史書記載,地宮用虛文畫著日、月、鳥、龜、龍、虎、連壁、偃月等。

顯節陵曾經被盜。現在陵前留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明帝顯節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周圍陵墓星羅棋布,非常壯觀。

漢章帝敬陵

漢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陽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稱“二漢冢”。章帝在位期間注重民事,平徭減賦。並且詔郡國舉行明經,使儒學日盛。

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偉。今天陵冢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剝蝕,仍然不減當年風采。陵前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圍沒有發現磚瓦遺物。說明當時可能沒有寢廟建築,與史料記載相符。

漢和帝慎陵

漢和帝慎陵,在河南省洛陽市西北的邙山上,和敬陵相鄰,俗稱“三漢冢”。

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鄧熹的合葬墓。慎陵建築規模比敬陵更為高大壯觀。現在慎陵前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可以遠眺滔滔黃河,山上漢氏陵墓盡收眼底。

漢獻帝陵墓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劉協病逝。魏明帝曹睿聞訊,“素服發喪”,謚其為漢孝獻皇帝。在大司空崔林的監護下,經過近半年的準備,於八月漢獻帝被以天子之禮葬在濁鹿城西北十里之處(即今修武縣方莊鎮古漢村南)。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後堂方一丈五尺,角廣六尺。下葬之日,由河南尹親引喪車,三百校尉護衛,太祝進獻祭品後,司空校尉覆土成陵。陵墓高二丈,周圍二百步。這天,明帝在京衰服素冠,親率群臣百官致祭,盛讚漢獻帝“冠德百王,表功嵩岳”。之後,賜漢獻帝陵為禪陵,令地方官劃定以禪陵為中心的135畝大的陵園,設定正副職官員負責管護。

其後的一千多年,雖經朝代更迭,護陵之職早已不設,但山陽人民感念劉協恩德,在古漢山上修建了山陽公祠廟,併到每年清明節這天,四周村莊輪流主持廟會進行祭祀。清代,修武縣知縣為防不法之徒侵占陵區,重新規劃了陵園四至,標刻在石柱上。順治十五年(1658年),修武縣知縣卜永升在縣城東關設立禪陵碑。從此,每年九月九日,修武縣知縣都要率屬官到碑下望陵遙祭。如今,隨著修武縣旅遊資源高規格、深層次的開發和挖掘,該縣旅遊業呈現火爆勁猛的發展勢頭,而漢獻帝禪陵與雲台山百家岩景區的避暑台以其獨特的歷史內涵,正在日益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