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的學問]

漢學[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的學問]
漢學[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的學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學或稱中國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或稱國際漢學、海外漢學、域外漢學、世界漢學,是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有關中國的方方面面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1814年12月11日,Jean Pierre Abel Remusat在法國法蘭西學院主持了第一個被稱為西方漢學起點的漢學講座。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漢學是指研究與中國漢民族有關的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歷史上漢人研究經學注重名物、訓詁,因而後世稱“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其治學根本方法,在“實事求是”、“無徵不信”。其研究範圍,以經學為中心,而衍及國小、音韻、史學、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輯逸等等。而引證取材,多極於兩漢。

漢學(Sinology)或稱 中國學(China Studies)是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有關中國的方方面面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包括中國歷史、政治、社會、文學、哲學、音韻學、史學、經濟、書法、等等,甚至也包括對於海外華人的研究。法國漢學家馬伯樂(Henri Maspeero)曾說:“中國是歐洲以外僅有的這樣的一個國家:自遠古起,其古老的本土文化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研究領域

漢學相關書籍 漢學相關書籍

漢學最初只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古文和哲學、文學、音韻學、史學等,不包括現代中國的研究。二戰後,也逐漸開始研究現代中國。漢學可以分為 古代漢學現代漢學。古代漢學根據不同的劃分,主要是對於1850年以前或者1911年以前或者1949年以前中國的研究,這以後的時期則屬於現代漢學的領域。

三大地域

美國漢學,以研究現當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為主要內容。衛三畏《中國總論》,孟徳衛《奇異的國度 : 耶穌會適應政策及漢學的起源》,顧立雅《孔子與中國之道》。

歐洲漢學,一是研究宗教與傳教士的中國文化問題 ,例如聖經翻譯;二是研究現當代中國問題。謝和耐著《中國與基督教 : 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二程兄弟的新儒學 : 中國的兩位哲學家》,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

東亞漢學,以日本為中心,研究中國自古以來到現當代所有中國文化內涵。 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 : 中唐文學論集》,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鈴木虎雄《中國詩論史》,東條一堂《詩経標識》,伊藤仁齋《論語古義》。

歐洲漢學

歐洲漢學表
年代國家機構備註
1741年3月23日 俄羅斯 聖彼得堡科學院 伊拉利昂·羅索欣為漢學教師,在清康熙年間就有駐華東正教團從事漢學研究,到阿列克耶夫時期在學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1814年12月11日 法國 法蘭西學院 第一位法國漢學教授是雷慕莎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 英國 劍橋大學東方學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相對於歐洲大陸,英國的漢學傳統較為薄弱
1875年 荷蘭 萊頓大學 1890年由著名漢學家考狄所創立的《通報》成為西方第一份漢學的專業刊物
19世紀末 瑞典 哥德堡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 以探險家斯文·赫定的中國西部探險開始,後有漢語言學家高本漢
1912年 德國 腓特烈·威廉帝國大學 在中國生活近三十年的衛禮賢所創辦的法蘭克福“中國學社”,創建於北平輔仁大學的《華裔學志》

早期起源

法王路易十四時期,由法國科學院派傳教士前往中國進行研究,馬約瑟發表有《書經以前之時代與中國神話之關係》,杜赫德編著的《中華帝國史全志》。19世紀初有法國雷慕沙和德國克拉勃羅德兩位漢學大師成立亞洲協會,發行期刊《亞洲學報》。1823年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成之,刊行《皇家亞洲學會會報》,可視為漢學成立之年。此後英國、荷蘭、瑞典都出現了漢學研究,荷蘭人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國天文學,德國人曉特研究中國邊疆民族,匈牙力人喬瑪開啟藏學研究。

敦煌學

二十世紀初,敦煌石窟藏經洞被發現,出土大量藏文、蒙古文和其他文字的寫本卷子及文物。西方漢學家前來敦煌考察,掠走大批文物。形成敦煌學之研究,促進漢學研究的新發展。

日本學者內藤虎次郎、稻葉君山、神田信夫、今西春秋等多曉滿文,很早就進行清史及滿洲史的研究。1981年5月26日,日本學者藤枝晃於西北師範學院演講時表示有學者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或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外國”)。日本學者在漢學研究的份量超過中國。

漢學華學

以張其昀為代表的一些學者認為,西方所謂Sinology,應為華學,而非漢學。西方學者把藏學排除在Sinology之外,有造成破壞中國統一之嫌。

漢學簡介

定義

漢學,西文Sinology,指國外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天文地理、工藝科技等各種學問的綜合性學科。又稱中國學。

研究對象

從漢學發展的歷史和研究成果看,其研究對象不僅僅是中國漢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實際上是研究包括中國少數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整箇中國的學問。由於漢民族是中國的主體,而且漢學最初發軔於漢語文領域,因而學術界一直將漢學的名稱沿用下來。也有學者用中國學來稱呼傳統的漢學。漢學以整箇中國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範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漢學包括了中國的社會科學和部分自然科學;狹義的漢學只涉及哲學、宗教、歷史、語言文字 等部分社會科學,諸如傳統的版本、目錄、校勘、音韻、訓詁、考證等。從課題方面看,漢學已涉及中國社會生活中已經發生和將有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態,從學科體系看,漢學已經囊括了中國已經建立起來的所有知識形態。

學科歷史

漢學的產生髮展,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有聯繫,又與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的普遍發展相關聯。一般認為,漢學萌芽於16~17世紀來華傳教的教士的著述中。 400 餘年里,漢學經歷了發軔期、確立期、發展期和繁榮期4個階段。

發軔期(16世紀末~17世紀末) 西方對於中國的了解早在古希臘就已開始。但西方對中國的研究則始於16世紀末。第一本專門講述中國的書是1585年在羅馬出版的《中華大帝國史》(門薩多著)。該書出版後,立即被譯成多種文字 。有影響的早期著作還有《中華帝國志》、《中國改朝及中國基督教現狀》、《中國度量衡考》等。這些著作大多出自教士之手,對中國的研究流於表面,缺乏系統性。

確立期(18世紀初~19世紀初) 18世紀初清王朝和羅馬教皇有“儀禮”之爭,刺激西方各派傳教士對中國禮俗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科學院派來的優秀傳教士,擬定了具體而系統的中國研究項目:中國的天文學和地理學史;中國古今通史;漢字的起源;中國的動植物和醫學等自然科學史;中國各門藝術的歷史;中國現狀 ,國家治安、政局和習俗,礦產和物產等。其結果出現了一批漢學成果:《中國儀禮論》(李明)、《韃靼史》(劉應)、《書經以前之時代與中國神話之關係》(馬約瑟)、《中國通史》(馮秉正)、《 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宋君榮)、《大唐史綱》(宋君榮)。而作為18世紀漢學雙璧的是杜赫德編著的《中華帝國史全志》(共 4 卷)、當時北京教士研究中國成果匯集《中國雜纂》(共16冊)。在18世紀法國教士漢學 成果的 基礎上,19世紀初出 現了法國雷慕沙(1788~1832)和德國克拉勃羅德(1788~1830)兩位博學多才的漢學大師。他們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國歷史、語言、文學、宗教、地理學等眾多領域。兩人於1818年聯合發起成立亞洲協會 ,發行期刊《亞洲學報》,主要刊發漢學研究成果。隨後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成(1823),刊《皇家亞洲學會會報》。以此為標誌,漢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式確立。

發展期(19世紀中後期) 這一時期正是西方試圖將中國殖民化,與中國政府發生政治、軍事衝突的時期。西方各國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研究,改變了法國壟斷漢學的局面 。英國、荷蘭、德國、瑞典、奧地利、俄國都有一批卓有成績的漢學家:法國繼雷慕沙之後有儒蓮、畢甌、巴參,荷蘭有霍夫門、施古德,德國有奚伯爾特、曉特、甲柏連,英國有理雅格、畢爾、衛烈亞力,俄國有薩哈諾夫、帕底雷阿斯 、白萊脫胥乃德、伊凡諾夫斯基,瑞典有多桑,匈牙利有喬瑪等。他們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其中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國天文學,曉特的中國邊疆民族研究仍有價值,畢爾開中國佛教文獻學的先河,喬瑪成為公認的藏學創始人。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是不少漢學家集中畢生精力翻譯中國古代典籍,譯文水平較前有大幅度提高。如牛津大學首任漢語教授理雅格以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力求準確地翻譯了《論語》、《大學》、《中庸》、《書經》、《詩經》、《孟子》、《 春秋左傳 》、《 易經》、《孝經》、《道德經》和《離騷》,成為漢籍西譯大家。

繁榮期(20世紀) 20世紀近百年的漢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20世紀初期,甘肅敦煌石窟藏經洞被發現,其中保存大量古代漢文、藏文、蒙古文和其他文字的寫本卷子及文物。西方一些漢學家來到敦煌考察,並掠走大批文物文獻。這批珍貴的文物文獻令漢學界震驚。以此為契機,促進漢學研究的新發展。西方一些大學紛紛設立漢學課程,成立專門的漢學研究機構,出版專門的漢學研究期刊。如法國巴黎大學高等中國研究所、荷蘭漢學研究會、萊頓大學中國研究所、法蘭克福中國學院、美國中國研究所、美國中國學會、美國漢學促進委員會、日本支那學社、日本中國研究所、日本中國學會,前蘇聯中國學家協會等。此外還有藏學和敦煌學的一些專門組織、機構,這些漢學機構或團體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門漢學雜誌。還有研究東方或亞洲的學術刊物也是發表漢學成果的重要陣地。

世界漢學

世界漢學概況:世界漢學可分為三大板塊:周邊國家的漢學、俄羅斯漢學和西方漢學。

周邊國家的漢學:主要是日本、韓國和越南。就日本文學來說,它接受中國較早,不僅借用中國的語言符號,而且刻意模仿中國古典詩文的內容和形式:襲取意匠,因承手法,摹擬題目,採擷成句。這種用漢語創作的文學作品,被稱作漢文學,後來才有了以假名創作的文學——和文學。所以,日本的學術也深受中國傳統學術的影響。他們的漢學研究以編纂、譯註、訓詁、考證、梳理髮展史為特色。

俄羅斯漢學: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歐,間接獲得漢學信息,一方面注重發展本國的漢學研究。它視野闊大,兼顧東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後,以馬克思主義學術觀研究中國,也是它的特色。

西方漢學:西方漢學具有濃重的西方學術的色彩,與日韓漢學、俄蘇漢學相比,它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具體來說有如下數端:(1) 中西文化屬異質文化,西方接受中國頗多曲折,漢學研究忠實地記錄或者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程;(2) 西方學術不斷求變,代有新學,這也影響到了漢學研究,如撰寫中國文學通史、敦煌學研究、中亞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於國內同類研究;(3) 西方漢學研究的方法論極為活躍,它明確反映出“西論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確操作,可為國內研究提供借鑑。

漢學與漢學研究是兩個不同的學術概念。

研究意義

海外漢學與中國本土學術進行對話,才能洞悉中國文化的深層奧秘;中國學人向世界敞開自己,才能進一步激活古老的傳統和思想的底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