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央視大型紀錄片《漢字五千年》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
漢字,保存了人類歷史上最為豐富的文明紀錄。從清朝時期國力衰弱的日子到21世紀的強盛,漢字與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磨難與輝煌,成就了一段人類文字史上的奇葩,一脈相承。
造成中華文化核心的是漢字,而且成為中國精神文明的旗幟。中華文化就是一個很大的圈,圓心無處不在,圓周無跡可尋,中文就是它的半徑,中文走得越遠,圓就越大。
《漢字五千年》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角度,去溯求和展示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精神紐帶,做到了深入、系統,雅俗共賞,在中華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成功的嘗試。
幕後製作
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親自擔任本片總顧問。該片製作班底由曾製作過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和《晉商》的主創人員組成。攝製組歷時兩年,先後赴海外四大洲12個國家採訪拍攝,採訪上百位世界知名學者,試圖通過文獻資料、考古研究、訪談調研等多種表現形式,探索漢字的起源,展現燦爛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開啟一扇深入中華文化本源、觸摸中華文化核心價值之門,從而激起國人對中華文化追根溯源的激情,掀起對中華文化傳承與弘揚的熱潮。
許嘉璐指出,雖然外國開始出現“漢語熱”,但真正熱的還是英語,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只能說是剛剛起步。就好比,我們看到地平線上出現桅桿的時候,就應預料到大隊帆船將疾駛而來。但是,我們自己並沒有完全準備好,當前,迫切需要對中華文化進行系統梳理,《漢字五千年》恰逢其時。許嘉璐強調,要實現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
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介紹說各國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世界範圍內的“漢語熱”方興未艾。當前,78個國家已經建立了249所孔子學院和56個孔子課堂,外國有4000萬人學漢語。 但教師、教材、教學法“三教問題”當前仍是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發展,瓶頸。各國孔子學院對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日益熱切而急迫,急需生動而鮮活的中華文化普及性多媒體教材。從根本上說,有兩個問題必須解決,一是我們自己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能力和水平要有大的提高;二是需要在此基礎上,在與世界文化交流、交鋒、交融過程中,實現轉換話語體系,使世界人民了解漢語言文化,喜歡中華文化。我們製作《漢字五千年》,就是試圖給各國孔子學院及世界各國的漢語學習者提供一套基礎教材。
分集劇情
第一集:人類奇葩本集是全片的開篇,通過漢字與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運對比,凸現出漢字在人類文明史中獨樹一幟的地位。作為世界上生命力最長的文字,漢字保存了人類歷史上最為豐富的文明紀錄。這些紀錄中不僅包括了漢語民族的,同時也包括周邊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項等民族,朝鮮、日本、印度等國家的許多文明成果都是因為漢字才得以留存。漢字不僅為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為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提供了對比、認知、借鑑、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對象。漢字所承載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與”、“仁”、“理”等等,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種選擇的可能。
第二集:高天長河本集主要表述漢字3000多年時間的生命史。歷史跨度從甲骨文一直到資訊時代的漢字。作為一種社會生命體,漢字在幾千年中,從根本上沒有中斷過自己的生命。這種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本集從養育漢字的小農經濟模式講起,從與神溝通的甲骨文,到皇帝使用的小篆,再到大規模政治統治所需要的隸書等等方面,系統介紹漢字功能的變遷,分析漢字為什麼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穩定性。
第三集:霞光萬道本集的主要內容是重構漢字在空間上的擴展歷史。漢字在黃河中游一代形成之後,隨著中華文明的延伸,開始在地域上擴張。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漢字在亞洲地區形成了一個面積空前廣袤的文化版圖。這幅漢字版圖包含著中華文明的兩個基本特點:第一、中華民族追求文化上的優越感遠遠大於追求政治上的強勢,中華文明的包容性遠遠大於它的侵略性。當中華文明進入自己的黃金時代的時候,在她的帶動下,她周邊的大多數民族也相繼進入了自己文化的黃金時代。第二、中華文明自身越強大,自己就會越寬容。這種態度,無論是對內在歷史還是對外部世界都是一樣的。
第四集:華夏心靈本集是全片的重點之一,她的主題是挖掘解讀漢字的精神價值,說明中華文明追求“內在超越”的核心特質。漢字和西方符號文字本質的不同在於,幾乎每一個漢字本身都是由精神價值構成的,單個的字塊放在那裡已經直白地告訴你什麼是好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壞的。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化基本精神、倫理價值的結晶。漢字的字型檔就是整個民族的文化價值庫。本集把視點集中在形成文字的密集期,再現一些基本的文化理念通過漢字凝固下來的過程。例如“仁”所代表的倫理價值,“理”所象徵的宇宙秩序,“法”所涵蓋的政治結構等等。
第五集:翰墨情懷本集表現由漢字書寫而演化出的書法藝術,並通過描述歷代書法家不同的身世、命運,探討古代知識分子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及他們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徵:一個是象形的特徵,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徵。這兩個特徵導致了傑出、特殊的書法歷史,字怎么寫的美、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以發現,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開始反覆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在此後不同的時代中,漢字書寫藝術化的過程經過了相當大的變遷,形成了它的規則和價值判斷。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字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的重要方式。書品直接代表著人品,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在評價南宋趙孟頫的書法作品時,直截了當地說:“鄙其人則惡其書.”也許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優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於字塊的形狀,並把這種藝術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第六集:天下至寶本集通過對毛筆、紙張、印章等漢字書寫用具的歷史追溯,揭秘漢字與中國傳統政治結構的邏輯關係。造紙術和印刷術——中華民族自豪於世界的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和漢字有關,它們為什麼誕生於中國?這與漢字在中國傳統政治結構中的特殊地位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的祖先在人類的童年階段,在空間能力上非常弱的時候,就建立了龐大、複雜的政治統治結構,這樣的統治需要在空間上傳遞文字這種權威符號,那么漢字從誕生起就與政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此後漢字書寫材料和書寫工具的每一次提升和演變,幾乎都與社會權力的重新劃分有關。
第七集:浴火重生用漢字面臨的變革危機來展示中華文明在近代的命運。本集的敘述重點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當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發生全面碰撞之後,漢字面臨與世界交往和現代科學技術不相適應的壓力。在壓力之下,漢字開始了自誕生以來最為深刻的一次變化。這個變化過程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感性表達為特徵的漢字不得不服從以邏輯表達為特徵的西方文字。我們用西方成熟的邏輯理論和手段改造漢語,建立了新的語法,增加了新的辭彙。讓語言變得更精確,能夠邏輯化地闡述事物。第二個方面,漢字在過去的歷史裡,文字語言和日常語言是脫節的。在面對西方之後,大眾的知識化成為社會進步一個基礎,書面語必然要和口語相合作,於是,白話文誕生了。白話文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又進行了簡化改革,目的就是讓中國大眾識字的成本更低。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雖然識字的成本沒有改變,但是寫字的成本已經改變了,文字傳播的成本完全改變了。在這種情況下,漢字會出現什麼命運,我們將帶著這個新問題走完這一集。
第八集:芳華永駐本集的主題是漢字與世界的關係。漢字誕生之後,中華文明的內部,尤其是它的政府從來沒有主動推動過漢字的對外推廣和普及。鴉片戰爭前後,隨著海路的溝通,西方人跟中國人建立了直接貿易關係,商業和傳教這兩個因素導致了西方世界學習漢字。教士和商人認識漢字這種嘗試是單方面的,即便從鴉片戰爭之後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政府都沒有試圖承擔外國人學習漢字這樣一個體制性的責任。“五四運動”之後,民國政府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西方上,它沒有能力和意識將漢字向世界推介。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國際意識形態的劃分,國家基本上只接受前來中國學習語言的留學生,漢字並沒有真正走出國門。另外兩個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也阻礙了漢字走向世界的步伐。首先是我們這個民族有天生拒絕陌生人的本能,她不希望有人打擾;其次是,在知識、經濟和科學技術不對等的背景下,中國可能更多的需要向西方學習。走到今天,上述兩個問題都有了本質改變,中國與世界交往中的文化障礙已經消除,中國的國力已經顯著提升,它使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不再是單向的,而這種雙向交流的來臨,是中華民族150多年痛苦、革新、改革、掙扎獲得的一個果實。這個時代來臨以後,希望了解中國,希望直接與中國社會交往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國家這些年來創辦了孔子學院,試圖作為一種常態、作為一種政府行為義務向世界普及漢語、提供服務。這樣一種心態和姿態,是我們這個民族150多年來不曾夢想的,它深刻體現了一個文化的自尊,我們的文字作為一種語言走向世界的舞台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資料: )
獲獎記錄
2012年,獲得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