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程原生、米東明主編的這本《探索發現炎帝陵》理性分析傾注於炎帝神農遺蹟的每一個角落;科學嚴謹的理性分析,導致文化內涵與歷史規律的深入揭示。以一種嶄新的探索思維,全方位、百科式探索研究了高平炎帝陵。本書像導遊書,卻更深入學術層面;像專著,又洋洋灑灑,以百科知識解讀歷史人文;具學術性,又向無數科學領域展開,立足通俗、普及、可讀性,是一種全新的學術縱橫談模式。
作者簡介
程原生,宋“程朱理學”之程頤32代孫,祖籍武鄉,出生太原。大躍進年入北京軍區育英學校,文革結束年入山一西大學讀哲學。職日記者,影視創作陟山涉水實為行者,造句作文被稱作者,涉獵多困而學亦稱“學(習)者”。電視片攝製33年,獲獎60餘部。任中央電視台編導10載,長於文化揭秘紀錄片。現任山西省委宣傳部幹部培訓中心副“主任、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太原三晉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中國科教影視協會會員、中國農業影視協會會員、山西國際商會果業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米東明,原高平市副市長,現市人大副主任。多年在鄉鎮工作,曾任神農鎮(原團池鄉)鄉長、黨委書記。在擔任黨委書記期間,發現、挖掘、宣傳炎帝陵,開拓了高平炎帝文化事業。曾獲“鄉鎮管理專家”稱號,省委組織部授“劉俊謙式優秀幹部”稱號,獲《人民日報》“世紀英才”獎。
圖書目錄
序一/1
序二/3
前言/1
炎帝神農陵廟皇城遺址
一 從和說起/1
二 發現炎帝陵/6
三 五穀廟猜想/13
每飯不忘/13
神聖家族/14
三峻之神/23
炎帝陵碑/25
四 陵墓疑雲/27
被遺忘的工程/27
地宮親歷者/29
五 炎帝神農陵廟/31
最久遠的遺存/31
炎帝?神農?/32
六 林木深阻的帝陵/35
臨終往事/35
神農氏之死/36
五類中藥/37
為炎帝嘗藥/38
氏族名稱之藥/39
七 消逝的皇城/41
嘹望演奇樓/41
沒有戶籍的村莊/42
發現皇城記錄/43
大型炎帝神農陵廟皇城遺址/49
八 揭秘五穀廟/54
帝陵里建廟?/54
日中為市/57
絲綢源頭/62
上黨商幫/64
九 帝陵興衰/66
元朝的背影/66
皇城今昔/69
十 陵廟遺風/71
炎帝出巡/71
長畛求雨/73
炎帝四太子/74
浩莊求雨/75
十一 蚩尤往事/76
蚩尤故里/76
血染鹽池/77
十二 炎帝行宮/83
十三 炎帝下廟/91
十四 炎帝中廟/94
中原地望/94
年號懸疑/99
誰是藥王/101
高襟之祠/103
中廟旱龍/104
羊頭山之謎
一 《黑暗傳》的遙遠信息/106
神農架的傳說/106
發現神農信息/107
北方的故事/107
如出一轍的炎帝文書/110
二 《山海經》里的發鳩山/111
三 《山海經》里的羊頭山/116
與太行比肩/116
出土唐碑/117
精衛所填之海/118
四 《愚公移山》之王屋山/122
五 《羊頭山新記》之羊頭石/125
六 羊圖騰/127
七 神農上了羊頭山/134
神農怎樣“上了羊頭山”/134
神農為什麼上羊頭山/135
“遍陟群山”在太行/140
神農氏七十世與後八代/143
八 烈山高廟/145
烈山農耕/145
風水獨具羊頭山/146
羊頭山祭壇/148
九 高廟遺址之謎/151
羊頭山高廟/151
羊頭山之劫/152
十 千古神農城/156
神農城遺址/156
神農泉與神農井/160
始創農耕,162
耒耜/164
十一 五穀畦嘉禾/167
神農獲嘉禾之地/167
何謂嘉禾/168
上品櫃黍/170
農耕規範/172
十二 “氣”與“候"/175
二十四節氣/175
農藝大智慧/178
耕地是排水耕作法/179
農耕與中華文明/181
十三 禮樂源頭/182
十四 黍定黃鐘/186
十五 律度量衡之本/191
十六 神農是否真的嘗百草/193
十七 炎帝真的長壽嗎/198
炎帝神農氏蹤跡
一 炎帝之火/200
大地之火/200
上天之火/203
二 土圭測影/204
光明的探索/204
觀測天象/205
候影測風/206
天象與氣象/207
圭表系統/209
十二訊息卦/214
三 炎帝與星象/216
觀天象以知天下/216
魁傀與四象二十八宿/217
十月太陽曆/221
四 炎帝與大火星/223
龍是什麼/224
決定農耕的大火星/226
陶寺古觀象台/228
五 上黨羊頭山/230
與天為黨/230
羊頭山與佛教/231
武則天與羊頭山/234
祭祀天地/239
最高的祭壇/240
六 炎帝伊耆氏/243
沁源羊頭山/243
冀州陶唐/243
冀州伊氏邑/245
炎帝自伊徙耆/247
七 炎帝神農氏領地/250
神頭嶺/250
炎帝嶺/250
百穀山/251
羊頭嶺、黎侯嶺/251
八 黎嶺滄桑/252
文王伐耆/252
九黎之國/254
伊著之後/251
上黨華山/259
神農足跡/261
九 炎帝以姜水成/262
寶雞姜水與上黨郭水、郯水/263
七千年遺址/264
姜姓後裔上黨分布/264
姜姓後裔山西分布/265
國的演變/268
十 兩個炎帝陵/270
湖南炎帝陵/270
高平炎帝陵,272
神農氏族南遷/273
隨州炎帝傳說由來/282
炎帝神農氏族發展脈絡/283
十一 炎帝、黃帝、倉頡/289
十二 農耕飲食文化/290
十三 久遠之道/300
黃河農耕文明的發祥地/300
農耕始祖炎帝陵在高平/302
高平的酒傳統/303
久遠的中醫與新興的西醫/305
廢止中醫案/311
強大後的前景/312
附錄一 羊頭山新記/316
附錄二 姜姓始祖炎帝神農傳承一百五十七代世系表/319
附錄三 炎帝神農分支分氏世系表/322
附錄四 高平副市長米東明發現炎帝碑陵歌記/325
後記/326
文摘
黃河兩岸的邯鄲、洛陽、武功等大量遠古洪水吃水線的保留,真實記錄了無數次黃河泛濫直接淹沒古城的印記。河南輝縣龍山城牆高4米,洪水過後的淤泥掩埋卻已達城牆上沿僅半米處。
黃河上游的青海民和喇家遺址表明,黃河泛濫淹沒村莊時伴隨著大地震,沒有一個人倖免。
大批文明的火種或遲或早,都在浩蕩的洪水裡結束,成為今天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和發現的遺址。
或許這只是偶然的幾次水災,還不足以證明長期的洪水泛濫。怎樣能夠證明發生過連續泛濫幾十年的洪水呢?
《史記》等文獻追述:“堯時洪患為烈”,“堯69年治水”,“鯀九年治水不成”,“禹治水13年”,僅此而論,大洪水至少歷時數十年。這些記載,與中國的“神話傳說”相互補充: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一派汪洋。
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堆積蘆灰止住大水。
精衛填海,炎帝之少女兒化作精衛鳥,以微薄之力抵抗水患。
大禹治水,“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孟子》),“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書經》堯典)。《淮南子·本經訓》日:“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這些神話傳說中隱含的信息,直接描繪了一個毀滅性的洪水時代。
特大洪水只能有兩個來源,一是降雨量大幅度增加,二是江河上游冰川融化,二者都源於氣候大幅度變暖。
竺可楨的研究,與西方科學探測數據吻合的氣溫變化曲線表明,距今8000至4000年前,東亞氣溫由第四紀冰川的低溫點突然升高5℃,比二十世紀初高出2℃。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形成的“2℃共識”表明,如果現在地球溫度再升高2℃,則關乎全球人類的生死存亡。
而距今8000-一4000年期間,正是超出目前平均氣溫2℃的時代。高溫必然導致超量降雨,高原冰川融化必然傾瀉而下。這與傳說中的滔天洪水直接對應。
公元前2600年,洪水排山倒海,衝決了黃河故道,迫使黃河改道蘇北平原人海,黃河水裹挾著巨量的泥沙,我國從此有了黃海的名稱。這次洪水,顯然是一次超量級的規模。
公元前2000年,又一次滔天洪水滾滾而下,再次衝決黃河故道,黃河再次改道山東人海。這顯然是又一次超量級規模的洪水。
中國是最早記錄自然災害的國家。自周惠王開始,公元前400年至今共泛濫1900次,局部改道26次。黃河的浩蕩風貌舉世無雙。
洪水就這樣,在億萬年沖積而成的華北平原上一次次肆虐,不斷留下一個又一個古文化遺址。
更為驚心動魄的還不止於此。
21世紀的發展趨勢能夠證明,4000年前的高溫氣候融化了高原冰川和南北兩極冰蓋,海平面大幅度提高。高原冰川導致融化的冰雪與大增的降雨合流,使江河流量大增,導致大範圍大規模泛濫。
目前已經在華北平原發現的四條貝殼沙堤,標誌著海水侵入內陸以後形成新的海岸線,其時代為距今5235年、3330年、1080年和近代,佐證了海水曾侵入陸地縱深達100公里,到達玉田、安次、霸縣、大城、南皮一線,達到甚至越過了大運河,天津、楊柳青、滄州等地都被海水淹沒。由此佐證了我們的祖先目睹滄海桑田的真實記憶。
杭州歷史博物館展示的曲線顯示,全新世以來最強的被稱為皇天畈海侵出現在距今6300年,海平面比現今高出約8米,這一結果與全球和全國最強海侵基本一致。河姆渡文化因這次最強海侵的影響而消失。
杭州歷史博物館上述曲線還顯示,第四個千年尺度暖濕氣候期距今(3800—3200年),出現了全新世以來的第二個最高的海平面,當時海平面比現今高6米左右,被稱為鍾家堍海侵。專家認為就是這次較強的海侵,導致良渚文化的消失。在大量良渚文化遺址的文化層上,普遍存在一層厚約0.5米以上的黑色水相沉積物,這是長期處於淺海底和湖沼底部的證據。
鑒於我們經歷的半個世紀以來全球氣候變暖,如果氣溫上升幅度超過1.5攝氏度,全球20%到30%的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包括紐約、孟買和上海在內的一些沿海城市。2007年1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出警告:“世界正處於重大災難的邊緣。”
近代發現古代人類繪製的,南北兩極冰蓋下的陸地地圖,這個世界不解之謎,由於兩極冰蓋曾經融化,陸地得以裸露,從而有了答案。反之,南北兩極冰蓋下的陸地地圖,能夠證明兩極冰蓋確曾消融。
大洋洲玻利尼西亞群島土著人,至今還保留著海洋突然上升的記憶。那么中國沿海海平面也一定是同步上升,因為全球的海水是同一個水平面。
中華大地高溫氣候導致暴雨、洪水和海侵,這顯然是個較長時期的氣候變化,與堯舜禹三代幾十年、甚至更長時期的洪水,基本能夠吻合。
中國古人或許沒有意識到海平面上升,人們驚恐地將海水漫上陸地看做發生了“大地下陷”,因此世代傳說“地陷東南”。
P136-137
後記
探索炎黃歷史,是探索我中華遠祖征服自然,創造中華文明的恢弘主題,是中國歷代文入學者從未停止過的研究課題,是炎黃子孫都應該永遠關注,並對今人會有不斷啟迪的重要內容。
為了導遊指南和大眾文化普及,一直夢想出一部論證炎帝神農氏在山西高平始創農耕的書。好在首次發現、首次報導炎帝陵的經歷還歷歷在目,對羊頭山炎帝遺蹟還算了解,就借了高平人的酒膽,與米東明、白雙法一乾旁門左道者一拍即合,造句作文似地開寫了。
“有效傳播就是讓大眾願意接受。據此對照,目前炎帝神農文化的傳播有四大不足:第一、閉門抄書常形不成有效主題、無看點。第二、論點常沒有論據論證支撐,只能泛泛而論,無可信度。第三、沒有依據也編故事,不合炎帝主題。第四、學術性過強就沒了大眾觀賞,難以實現傳播目標。歸結一句話,不能寫了書沒人愛看,要寫文化普及“淺出”版本,成為高平炎帝神農氏遺蹟的集成之作、導遊之作、縱橫談之作,還要有品位有水準,誰都願意看”。米東明一番宏論噴薄而出,並隨即根據昨天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由佇列排演出一個“和”字,就以“和則同,同則久”為本書宗旨,提出“從和說起,從久結束”。命題作文,將了我等一軍。
老米夠牛,提這般要求還這般理直氣壯?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記載,高平郡六大姓:米、范、巴、瞿、過、獨孤。未料米姓居然屬高平第一大姓,淵源久遠。因發現炎帝陵,呂日周會長聞之,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出面給米東明立了碑,兩米高立在羊頭山炎帝廣場東北側。陝西農民發現兵馬俑還寫進書里,米東明發現炎帝陵,無愧碑刻記載。
米東明總想人生做點什麼“事”,做市場?做官?做文化?他都敢想敢做,敢做敢為,鄉里人說來那是“沒白活一回”。但他卻感覺沒上道,一直沒進入自己也說不清楚的那個什麼“理想天地”。親自下功夫找到炎帝陵這件事,才徹底奠定了他的人生走向。發現炎帝陵只是序幕,炎帝文化成了他畢生要做的“事”。“以天下為己任”這話現在沒人說了,老米卻真正腳踏實地實踐這箇中國士人的歷來夢想。中華民族炎帝神農文化這等大事是他能夠做得了的嗎?可是他卻一條胡同走到底,從上個世紀走到這個世紀,應了最初的一句話“重在參與”。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考慮他任副秘書長時,他還不願擔這個名譽,寧願以理事身份去“理點實事”。
由老米這事,我真正領略了大形山大河水陶冶的燕趙之風。我也因此豪邁起來,與老米共同策劃攝製了首次CCTV新聞聯播報導、日本NHK電視台報導、CCTV-10《家園》欄目《尋找炎帝遺蹟》大型文化探索節目,共同“編導”了《神農鄉紀》《高平發現炎帝陵》兩書。但至今,仍感文化探索深度不夠,諸多常年縈繞心頭文化之謎的新發現總是推著我們不能止步。
極為偶然卻歷史必然地,我與畢生深度研究漢字文化源頭的白雙法先生走到一起。他對中華文化的不懈考察研究,解讀了無數隱藏在漢字筆劃里的文化信息,逐步形成了他的“雙法字理”理論。在轉而還原出造字時隱藏在筆劃里的文化信息時,常能別開生面,揭示許多文化懸念。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國家“語委”高度評價,“漢辦”確認為對外漢字教學首推成果。那么,漢字筆劃里不斷揭示的文化信息,不是有助我們揭示漢字造字之初諸多社會形態的秘密嗎?同為白先生好友的老米一拍桌子,“再寫《探索發現炎帝陵》三卷,深度發掘其他省份炎帝神農文化所不具備的文化內涵”。就這樣,雖然不是作家,卻開始坐家,真的似地擺弄起電腦。
一般入寫炎帝神農氏,多是互相轉抄古籍。雖然這也不可或缺,但僅此就都在同一個層面徘徊,很難有什麼突破。須知古籍記載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古人受所涉足地理範圍、信息範圍和考古技術的局限,上古故事只能據傳說而記載,信息又因輾轉而多有耗散。在前人記載的基礎上再做文章,難度足夠大。
筆者在央視多年編導工作的思想方法,習慣思考“是什麼”背後的“為什麼”。這就迫使自己深度挖掘,掘出他人所未關注的信息,因此便有了深度思考的空間,形成了自己的劇本模式。“是什麼”只是生活表象,“為什麼”才是文化深度。
如筆者為攝製晉祠紀錄片,細讀了一紙箱有關晉祠的重要文獻,特別是閱讀了古人一般無法見到的宋朝宮廷檔案《宋會要輯稿》,分析了魚沼水下發掘的元代殘碑碑文,分析了皇家才許可採用的宮廷規制雕塑群,以歷史的辯證分析,終於成功揭示困擾宋、元、明、清歷代文人儒生的晉祠聖母之謎,這是過去時代難以逾越的門坎。又如依據實地考察、研究道家陰陽學說、歷代碑文特別是虢季子白盤銘文為佐證,論證了司馬遷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在山西河津而非陝西韓城的故里之謎。依據當地地理、志書、傳說等解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發掘了周文王在洽川黃河沙洲追求和迎娶美女太姒而生周武王的史實等,均為僅在圖書館難以完成。這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優勢。
當然,許多歷史之謎非一日能想明白,更多的文化整合、整體性思考,深入歷史的文化解讀,構成本書初衷。
以此出發點對照,前兩本書《神農鄉紀》《高平發現炎帝陵》便留下缺憾。因筆者從事電視編導,雖已儲備資料,卻無暇坐家寫書,故以電視編導的創作方式,擬定宗旨大綱,組織實地詳細考察、赴“國圖”累月查閱資料,囑其兄代筆編寫。但未形成深度分析模式,屬紀實文學,故執筆本書以償夙願。
本書以實地遊覽為脈絡,梳理古義,辨證諸家歧說,或采近年研究新論,或抒胸臆成一家之言,或標新而立,或有破有立,或破而未立,希望能把問題推到論證的極限。因非專業研究,又屬普及淺出之作,故凡采眾家之說,未便一一註明出處,望眾方家見諒。
本書從問一系列為什麼開始,以辯證唯物的思想方法,以縱橫談的敘事方式展開討論,不一定拘於具體文物考證,或更容易在尚未全部發掘所有地下文物之前,甚至長期不可能有相關文物出土時,形成一個討論框架,討論要為社會發展服務。
同時避免毫無意義地介入爭議較大、難以把握、難以驗證的具體歷史軌跡、事件和觀點,避免武斷地對人類目前不可能回答的問題,做出一堆純屬猜測性的“我認為……”的企圖。而是針對眼前的具體問題,從事物本源入手,從人類思維規律入手,立足實地考察,立足較少爭議的歷史記載,立足傳說中唯物的有效信息,做出歷史的、唯物的、辯證的合理論證,以供大眾參考,促進普及,促進炎帝神農文化傳播。
或許此事並不簡單,數千年前司空見慣的事,今日已成遺蹟,甚至蹤跡全無。要想重新了解,就成了解讀與揭秘。而多數歷史信息本身就少有文物遺存的炎帝神農時代,考古手段也常受到局限,文化解讀與紀錄片特有的求證真相模式就成為重要方法。
白雙法先生以諸多文化古蹟考察不斷完善的“雙法字理”理論,解讀了無數隱藏在漢字筆劃里的文化信息。如果轉而還原出造字時隱藏的文化信息,常能別開生面揭示許多文化懸念。因此成為我們揭示炎帝神農氏歷史的重要思想方法。
辯證地看待上古神話,歷史信息永遠散發著璀璨的光輝。神話不是糟粕,那是我們的遠祖傳給我們的歷史遺囑,如同世界所有民族都有神話歷史,那是民族的驕傲。而其中的歷史印記,需要我們從中探索發現,解讀其中的有效信息,從而傾聽遠祖傳遞給我們的遙遠呼喚。
炎帝神農氏或許永遠是一個歷史之謎,因此對其解讀,就是不斷提出問題而不是武斷地敲定“答案”。是指明探索方向,而非給予了最終定論。炎帝神農氏之謎的魅力即在於此,這就是使我們孜孜不倦的動力所在。
我們的萬代子孫,即使將來能夠開發出更多的上古未知領域,也同樣不會因我輩所處時代的淺顯而責備我們,因為這就是歷史,這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
高平炎帝神農氏遺蹟儘管非常豐富,但在當今娛樂文化時代,能夠引起廣大讀者關注的吸引力卻可能有限,本身難以形成閱讀熱點。因此,本書在許多重要的文化“點”上,大量展開知識信息面,充實知識信息量,這樣既能對這些“點”形成相對系統的知識信息量給以充分說明,這些大量的知識信息本身,也會對讀者形成可讀性,即使作為文化資料也很有價值,以此使炎帝神農文化得以普及傳播。
因非此道中人,從未這般作文造句,想當然的這些想法或許未必如此,方家閱讀至此也不必見笑,權作聊聊心得。即便引之一笑,亦作開心也罷。若雖作文造句一般,卻能引起某些思考,便是吾輩目標。
文化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並且完全可能通過文化產業的形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
高平市現存宋金以前的古建築11座,有世界古代史上最大規模的“長平之戰”極為豐富的戰爭遺蹟遺存。然而能夠扛起高平旅遊業的大旗,成為高平旅遊業的龍頭,成為晉城、山西乃至中國旅遊業品牌的,非炎帝文化莫屬。民革晉城市委的一份提案認為,開發炎帝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保護和維修現存遺蹟、收集和整理歷史記載、炫耀和比較資源優勢上。應在認真保護的基礎上,在開發和打造品牌上下大工夫,將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內容轉變為具有較高旅遊觀光價值的重要產業。
幾年前,著名旅遊專家王連義教授總結山西旅遊業的現狀是:一流的資源,二流的規劃,三流的人才,四流的管理,五流的行銷。要科學、高水平地發掘炎帝文化,做好炎帝旅遊產業開發,需要藉助各方智力資源,制定總體規劃,吸引各方投資,方可破解開發困局。
對此,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高平市委市政府不僅對本書給予有力的支持,對炎帝文化產業給以積極的推動,諸多產業開發項目已在籌備之中,令我輩欣慰之至。
各省之間比較,炎帝神農文化的開拓發展都有各自的瓶頸,多數都是“硬體足、缺軟體”。相信本書拋磚引玉,能夠促進山西高平達到“軟體足、找硬體”,輝煌的中華炎帝文化事業就遙遙在望了。
程原生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序言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可以有無數種看法,但原則上總有一種是好的,就是能夠準確把握山西文化歷史的精神氣質,又能提供科學依據,對人類社會根本性的問題進行有效思考的那種。原因很簡單,展現文化歷史的演化,是希望世界人民都願意來山西看看的,或是希望文化山西走向世界的。如果沒有科學依據,或是發現不了根本性的問題,那就很難引發文化共鳴,變成一廂情願的自言自語或自賣自誇。現代人類的快樂實在太多太混亂太複雜太商業化了,常常丟下自己要命的苦悶去購買浮淺的遊樂,如果沒有一些有效的問題,實在有愧於厚重的山西。
比如,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和國家文明的起源有關,但代表國家起源的二里頭文化在今河南,殷墟在河南,構成天下體系的周都在陝西,那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看什麼呢?又比如,當今世界格局和春秋戰國差不多,而晉文公稱霸、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故事就發生在山西,恰恰是這個時期,四大古文明一起創造了一個“中樞時代”,這對現代人類來說,是不是可能激發一些聯想。還比如,文明的衝突是當代人類社會的一個主題,而佛教進入中原遭受的第一次劫難就發生在大同,大同雲岡石窟又代表了兩大古文明之間的融合,那么,衝突與融合是在什麼條件下發生轉化的。
類似的問題是不是根本性的問題,我們不知道,於是想尋找一種方式,搭一個平台,讓那些知道的人慢慢梳理,讓那些根本性問題凸顯出來。只要讓思想衝破牢籠,就能發現那些典籍、器物、碑刻、簡帛、墓葬、古文字、古村落、古城牆以及與之相互依存的山水中,蘊藏著祖先們極為豐富的生存智慧和十分深刻的思想資源。那些景點、山水、風光、項目無論再多,也是有限的,但其中的思想資源卻是無限的。一種思想語言越是被公開地開採和使用,它的利用價值就越大。越是被集體地開採,解釋和批評越多,資源本身就會得到不斷的補充和發展。文化旅遊的發展也就會不斷地興旺發達。我們將這種方式稱之為思想最大化。
思想最大化不是大想大幹,而是從從容容地小打小鬧,讓越來越多的創意成長起來。只要你的“種子”是獨特的,我們就儘可能和你一起澆水施肥,人類文化歷史的演化原本沒有什麼預設的目標,只是一點一滴地、一層一層地積累,照此機制,一路走來,自成氣象。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文化創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