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盆地地處中天山以南、喀拉烏成山以東,南天山以北,東接哈密盆地,西接焉耆盆地,北接博格達山,西接喀拉烏成山,南越庫魯克塔格山接羅布荒漠,為史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魏書.高昌傳》稱吐魯番“厥土良沃,谷麥一歲再熟。”突厥語謂“吐魯番”為“綠洲”、“水果多的地方”、“豐饒的土地”等,實指這裡的桑、麻、棉、葡萄、瓜果、谷麥等。
唐時的吐魯番主要以交河地區為交通和經濟發達。交河為車師前王庭,為扼守南、北、東的沖衢,於是,這裡有了漢與匈奴歷時30餘年的“五戰交河”,後,唐在連線交河四面的荒澤沙磧、一望無際的戈壁沙漠中建有上百座烽燧,形成了“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岑參《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的邊關軍事堡壘。玄奘自高昌國西行即經其中的銀山道去了阿耆尼國。
一、鄯善縣境
1,南湖烽燧,在七克台鎮南湖村南,為唐代建築,也稱赤亭烽燧,地當東西交通孔道,是歷代屯兵之地,唐代岑參有詩描述“赤亭道上行人絕”。附近有赤亭古城,為唐時赤亭鎮,東西長190米,南北寬80米,殘高1.5米。赤亭古城北邊的小山坡上有座小城,為清軍為抗擊1873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所築,當地人稱“安集廷城”。
2,東湖烽燧,在東巴扎回族鄉東湖村庫木塔格沙山腳下,為漢唐時期建築。基部為土石夯築,上為土坯壘砌,底部東西長約15米,南北寬約9米,殘體高約5米。
3,賽克散烽燧,在七克台鎮賽克散村東南約350米處。該烽火台頂部已坍塌,平面長方形,四面砌牆,牆厚90厘米,東北角牆殘高4.7米,西壁殘高3.7米,東壁3.7米,南壁7.7米,每面約有外護壁,厚85厘米,北側有一券頂門洞。“賽克散”為維語“80里”。
4,三十里大墩烽燧(也稱“喀拉吐爾烽火台”),位於鄯善縣葡萄開發公司東北、312國道北側的一個砂石土崗上。為土石壘砌,外抹草泥,原烽較小,後又在外擴一層。現存基底東西寬5米,南北寬4米,殘高4米。“喀拉吐爾”為維語“烏鴉”。
5,連木沁大墩烽燧(也稱阿克墩烽火台、漢墩烽火台),在連木沁鎮阿克墩莊東一小山岡上。其地南有火焰山,其餘三面地勢開闊平坦。該烽燧為土坯結構,底部東西長6米,南北寬5米,殘高6米,中上部為空心狀,為唐代遺址。“阿克墩”為維語“白色的烽火台”。
6,克其克吐爾烽火台,位於辟展鄉樹柏溝村紅山坡上,為土木結構,造型簡單,圍牆單薄,下部損壞。為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後為控制這一山口通道而建,當地人們稱“安集延吐爾”。台高7.50米,東西寬6米,南北寬5米。
7,吐爾坎烽火台,位於位於連木沁鎮吐爾坎村南北博格達烏拉山,唐代建築,土坯砌成,保存完整。共分三層,中間是方形掩蔽室,頂部是燎望台,東、南兩面有建築遺蹟,土層下有蘆葦、木屑、陶罐和小麥草、土坯等。疑為佛教建築。
8,迪坎爾烽火台,在迪坎爾鄉迪坎爾村東的庫木塔格沙漠邊緣。現已完全坍塌,僅有一堵高2米的土牆,土牆邊蓋了兩座晾房,晾房外堆著晾曬葡萄乾的木架。村上的農戶把它當作打麥場,只在距它不遠處留下一塊維漢雙文的“迪坎爾烽火台”的牌子。
9,阿薩協海爾烽燧,在達浪坎鄉拜什塔木村西南一處沙地上,海拔-138米,為一處城堡(克其克阿薩、瓊阿薩)和烽燧連為一起的遺址,土坯建築,略呈長方形,有城牆,周長300米,西牆57米,南牆95米,北牆頂寬5米,殘高3米,牆已倒塌。緊挨南牆中段的烽燧已嚴重倒塌,底部無法測量,頂部南北長15米,東西15米,殘高5.58米。經考證為唐時建築。遺址面積較大,周邊為城牆,內有烽火台及居住建築,外有角樓,可嘹望報警也可駐兵把守。
10,二塘烽燧(也稱巴哥塔),在連木沁鎮北的二塘渠邊的沙地上,土石壘砌,保存較完好,高約30米,為四角形唐制烽燧。疑為唐時佛塔。呈梯形體,中心柱為空心建築,洞室為封閉式。東牆保存較好,底長27米,頂長9米,殘高13米。土坯建築。該烽燧(或塔)與連木沁大墩烽燧相似。
二、吐魯番市境
1,勝金烽燧,共三座,第一座在勝金鄉東南,距勝金台火車站14.5公里。該烽燧基部方形,南北長15米,東西14米。基部至腰部弧線狀,再至頂部略呈梯形,高13米。第二座在勝金口千佛洞西北400米三條河谷交匯的一台地上,基部方形,殘高5米。第三座在第二座東250米,東南近勝金口千佛洞,位於一小山頂上,視野極開闊。該烽燧僅剩基礎部分,基部方形5X5米,殘高1.7米,土坯壘砌。
2,七泉湖烽燧:在七泉湖水庫南200米,火焰山北台地,南1公里為七泉湖進火焰山要道。該烽燧已破壞,殘高1.8米,基底土坯牆厚0.85米。分上下兩層,每層又分左右兩室,在台階可登上層瞭望周圍景觀。
3,七泉湖薩依烽燧,在七泉湖鎮煤窯溝烽燧遺址東南,沿乾涸河道南行3公里。烽燧為土坯建築,方形,保存完好,南北和東西各長8.3米,高7.8米,基部向頂部逐漸收縮,外表呈梯形結構,上下兩層又分為左右兩屋,由底層可登上層,頂部露天可四周眺望,建築形式為卷頂式。底層門開東牆,西套一間,為雙連卷頂式室,上層結構相同。頂部為長方形平台,東西長5.3米,南北4.6米,底層牆基厚1.6米。為南北朝-唐時遺址。考古學家採集有夾砂灰陶片及少量夾砂紅陶片。
4,煤窯溝烽燧,在七泉湖鎮南煤窯溝谷斷崖東,東南為煤窯溝河支流,沿河分布有許多古代遺址。該烽燧為土坯結構,北距天山峽谷出口約5公里,遺址南北長7.5米,東西長7.7米,高6米,建築形式由基部向頂部逐漸收縮,梯狀。烽燧為南北朝-元時遺址。採集有夾砂灰陶片及近現代瓷片。
5,東土墩烽燧,位於勝金鄉木頭溝河東500米處的一條北、南走向河谷中海拔約270米、高6米的黃土墩上,黃土夯就,為較小形制烽燧,由此向西南眺望,可視火焰山麓的伯西哈千佛洞和木爾吐克、烏江布拉克戍堡、烽燧,向北即為逐漸升高的天山沖積扇地帶和皚皚山頂白雪。
6,乾溝烽燧,位於勝金鄉木頭溝上游的煤窯溝南出口東側一座小山頂上,地勢險要,烽燧已被破壞,殘高2.6米,土坯建築。為南北朝-唐建築,土坯砌築。
7,恰特卡勒烽燧,在恰特卡勒鄉火焰山乾溝南9公里地勢平坦的戈壁沙礫上,南北15.3米,東西13米,殘高8米,基部向上呈梯狀,黃土夯就。東距高昌古城12公里。
8,莊子坎烽燧,位於恰特喀勒鄉莊子坎村,為漢-清建築。烽燧東西長約12米,南北寬約11.3米,殘高5米。烽燧台體呈覆斗形,主體實心夯築,頂部為土坯建築,西側坍塌嚴重,東牆外有一截短牆。採集有帶彩釉瓷片和清代銅錢(光緒通寶和同治通寶),烽燧周圍散布有較多夾砂紅陶片和灰陶片。
9,木頭溝薩依烽燧,位於勝金鄉木頭溝西北入口處的木爾吐克薩依戈壁灘上。烽燧為南北朝-唐時遺址,為土坯數砌築,由烽燧和院落兩部分組成:院落正方,西北角、東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段護牆,並有三處沿牆房址。烽燧在院落西南角,基底平面矩形,殘高10米,空心,內抹草泥。
10,烏江布拉克烽燧,位於勝金鄉木頭溝火焰山北坡地上,東南為烏江布拉克村。該烽燧全部由黃土建築,底部方形,向上呈梯狀,殘高7.3米。
11,木爾吐克薩依烽燧及戍堡,位於勝金鄉木頭溝火焰山北坡地上。戍堡內北、東、南三面牆有房屋基礎,西南角為烽燧,基部略為方形,基部向頂部逐漸收縮,梯狀,殘高10米。戍堡及烽燧均為土坯建築。燧位在戍堡西南角,基底略呈方形,高約10米。戍堡和烽燧均為黃土築就,因年久、風吹日曬而稜角不分明。據史書記載,該戍堡和烽燧盛時守兵達“拾貳人”,兼具放烽、盤查、守衛功能,為出高昌後逾天山達北庭的第一個軍事堡壘,同時又起著照應絲路北道烽燧線的作用。
12,吐爾退維烽燧,位於紅柳河園藝場場部西約6公里的山前洪積扇上,當交河古城通往北庭古城的必經之地,為唐時遺址,平面方形,夯築,連長約4.5米,殘高約3.4米。
13,崖爾湖烽燧,在亞爾鄉亞爾郭勒北村,距交河古城北3.5公里處。基部方形,向上呈梯狀,殘高5米。為漢代。烽燧基底分2層,呈階梯狀;第一層矩形,東西長14米,南北長18米;第二層方形,連長11米,整體呈覆斗形,殘高約5米,夯築,夾有大量沙石。
14,鹽山烽燧,在艾丁湖鄉也木什村北也木什塔格山亞爾乃孜溝口北的東側山包上,西距交河古城4公里。基部方形,坍塌嚴重,殘高1.7米。該烽燧與亞爾湖烽燧扼守交河古城南邊兩座大門,為保衛交河的前哨。為南北朝時建築,遺址破壞嚴重。西南100米處有一夯土牆,疑為守兵住居遺址。亞爾乃孜河對崖有千佛洞數間。
15,交河西烽燧,位於兵團農十二師221團土孜塔格溝口。為麴氏高昌-元時遺址。烽燧平面略呈方形,東西長5米,南北長5.2米,殘高5米,土坯砌築,實心。所用土坯、以及建築方法與鹽山烽燧一致。
16,艾丁湖塔什烽燧,位於艾丁湖鄉艾丁湖南岸,為漢代建築。遺址平面矩形,土坯砌築,東西長10米,南北長6米,殘高約5米。土坯砌法為平鋪,夾蘆葦。
三、託克遜縣境
1,大墩坎兒孜烽燧,為唐代建築,位於吐魯番市到託克遜縣的公路邊,海拔-65米,周圍為鹽化草甸,北為闊吐坦爾古城。烽燧用黃土坯壘築,稜角已剝蝕,殘高約7米,長寬各約10米,中間夾雜紅柳枝。
2,阿其克烽火台,在阿其克坎兒井邊,已坍塌。
3,阿薩墩戍堡烽燧,在夏鄉東南艾丁湖邊緣的沙礫上。
4,考克烽燧,在夏鄉東南艾丁湖邊緣的沙礫上。
5,阿拉溝烽火台,在託克遜縣城西56公里,西、南為深約16米的由河水沖刷的斷崖,東為魚兒溝火車站附屬建築,北500米為魚兒溝火車站。烽火台以礫石為主、土坯為輔建設的城堡式建築,東西長30.5米,南北31.3米,面積954.65平方米,加上城外圍牆,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烽火台位於城堡西北角,呈梯狀,高10米,為城堡內最高建築,城牆高7米。在烽火台內曾出土一件唐代文書,斷定為唐代石雷石館舊址。至清時再加固。
相關詞條
-
拉依蘇烽燧
拉依蘇烽燧遺址位於新疆輪台縣城西約20公里,此處分別矗立漢唐時期的烽火台和小型戊堡遺址,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玉門關遺址包括大方盤與小方盤,位於甘肅省西部敦煌市西北疏勒河下游,漢魏以後這裡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邊陲的重要關隘,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咽喉。漢武帝時為抗擊匈奴...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漢唐考古學講稿》
《漢唐考古學講稿》實為中國考古學通論以秦為界的下半部分,是為了配合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中國考古學通論》的教學而編寫的。所涉及的內容起始於秦始皇統一中國迄...
簡介 其目錄 其作者 -
拉依蘇烽燧遺址
拉依蘇烽燧遺址,位於輪台縣城西約20公里,此處分別矗立漢唐時期的烽火台和小型戊堡遺址,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地理位置 -
漢唐考古學講稿
《漢唐考古學講稿》是由冉萬里多寫的一本教材。由三秦出版社於2008年01月發行。
簡介 目錄 -
漢唐兩京及絲綢之路歷史地理論集
西安 霸上與長安 唐長安的夏宮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烽火台
建築構造 烽火台 烽火(the Beacon Tower),也叫烽燧...、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漢簡中還表明當時守烽燧...
建築構造 名稱由來 主要功能 警戒方式 修建歷史 -
奇蘭古城
漢唐政府屯田區和玉其吐爾遺址、羊達庫都克烽燧,向西穿越龜茲戈壁,經由喀拉...烽燧位於龜茲與尉頭交界處,由於聲威弱小,人們較少留意,卻值得文明史家長久...的唐王城、托庫孜薩萊佛教寺院、瓊梯木烽燧、達乾古城等文化遺蹟。這當中最富...
古城背景 位置 特點 歷史 作用 -
陽關[甘肅省敦煌市西南地名]
之一。 [2] 歷史沿革 陽關烽燧 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 [3] 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荒蕪,只剩下被稱為“陽關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於大漠戈壁之上。 [3] 故址...
關隘功能 名稱由來 歷史沿革 故址考究 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