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陽橋

滏陽橋又名偃月橋,位於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

基本信息

滏陽橋又名偃月橋,位於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該橋始建年代不詳,縣誌載曰:“橋在州城南里許,跨河為梁,厥始久遠。”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
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歷史上在金、元、明三個朝代,多次修繕。志載重修石橋規模之最的當數明隆慶三年(公元1596年)。嘉靖末年,大雨成災,將橋沖毀。三年後,即隆慶三年重建,歷經二年而功成。重建後的大石橋“隆然雄峙,儼若飛虹御空,長鯨臣人波”,為後來重修之典範。
公元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迴京,12月9日駕至磁州,登上此橋,觀紫氣東來,岸邊楊柳筆直,豪氣頓升,遂親佩弓失,乘馬馳行。次年2月,河南巡撫徐潮為文立碑紀念,後曰射柳亭。公元1750年,清乾隆帝南巡河南至嵩山,經過磁州,在射柳亭作詩留念。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該橋於大地震中坍塌。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州牧許之軾募捐重建,改名為“涉利橋”,但在這次修建中,將橋拱增高,並除去原來的四個耳券,改為三個大券。因橋過高,車馬往來,極感困難。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縣長孫振邦興眾動工,將原橋拆去進行重建,重建高度比原橋減低一丈有餘,仍建三個大券,橋身基本上與兩端路面持平,橋體為石質結構,橋兩側有54根石欄柱,每空之間有高3尺、長4尺的欄馬石。兩端的石欄柱上雕有石獅、作戲球狀,既威武逼真,又精靈可愛。橋身的每個券頂處,各雕有一蛟龍首,謂安瀾鎮水之意。六個蛟頭,活靈活現。改名為“滏陽橋”。
該橋在歷史上深為歷代士庶所鍾愛,逐步成為磁州城南關的象徵,民間一提此橋,通稱為南關大石橋。每逢中秋佳節,月光灌滿橋孔,天上明月,滏水東流,天上人間,如臨仙境,此情此景被譽為“滏橋秋月”,列為“磁州八景”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