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五味子

滇藏五味子

滇藏五味子,木蘭科中華五味子亞屬植物,產於四川省南部、雲南省西部和西北部、西藏自治區南部。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滇藏五味子(SchisandraneglectaA.C.SmithinSargentia 7: 127 . f .17g .f . 16. 1947. —— S .propinqua auct. non Baill.:Hand.- Mazz.Symb.Sin.7:245.1931.)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全株無毛,當年生枝紫紅色,內芽鱗倒卵形或近圓形,徑約1厘米。葉紙質,狹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至葉柄成極狹的膜翅,邊緣具胼胝質齒尖的淺齒,或近全緣,上面乾時欖褐色,有凸起的樹脂點,下面灰綠色或帶蒼白色,側脈每邊4-6條;側脈和網脈乾時在葉背面稍凸起;葉柄長1-2.5厘米。

滇藏五味子滇藏五味子

花序特徵

滇藏五味子花黃色,生於新枝葉腋或苞片腋。雄花:花梗長3.5-5厘米,花被片6-8,大小近相似,寬橢圓形、倒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的近紙質,中輪最大1片直徑約7-9毫米,最內面的近肉質,較小;雄蕊群倒卵圓形或近球形,直徑約3-5毫米,花托橢圓狀卵形,頂端伸長,柱狀,具盾狀附屬物,雄蕊20-35枚,藥室長0.7-1.5毫米,內側向開裂,藥隔倒卵形,頂端寬,寬0.5-1毫米,有腺點,花絲長0.2-0.8毫米;上部雄蕊貼生於盾狀附屬物,無花絲。滇藏五味子雌花:花梗長3-6厘米,花被片與雄花相似;雌蕊群近球形,直徑5-6毫米,雌蕊25-40枚,斜橢圓體形,長1.5-2.5毫米,柱頭長0.3-0.9毫米,下延伸長成長圓形、長0.7毫米的附屬體。

滇藏五味子小漿果紅色,長圓狀橢圓體形,長5-8毫米,具短梗。聚合果托長6.5-11.5厘米,寬2-3毫米;種子橢圓狀腎形,長3.5-4.5毫米,種皮褐色,具明顯的皺紋,種臍凹入,長約為種子的1/2。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滇藏五味子產於四川省南部、雲南省西部和西北部、西藏自治區南部。生於海拔1200-2500米的山谷叢林或林間。印度東北部、不丹尼泊爾錫金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省玉溪。

藥用價值

【藥材名】滇藏五味子
【拉丁名】Schisandra neglecat A. C. Smith.(原植物滇藏五味子)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木蘭科五味子屬植物
【藥用部位】滇藏五味子的果實。
【性味歸經】酸,溫。入肺、腎、脾三經。
【功效主治】收斂滋補、生津止渴、止汗。用於虛咳嗽、腎虛遺泄、脾虛瀉泄等虛證。可用於津虧口渴症等。可用於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6一18克。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等地。
【古籍考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名錄》。
【參考出處】《西藏植物名錄》
【相關藥材】山五味子南五味子葉、五味子
【關鍵字】收斂滋補、生津止渴、止汗、肺虛咳嗽、腎虛遺泄、脾虛瀉泄、津虧口渴症、自汗、盜汗

木蘭科—五味子族植物

五味子族質藤本;單葉互生,常有透明腺點;葉柄細長,無托葉。2屬,約60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北美東南部。我國有2屬,約29種,產於中南部和西南部;北部及東北部較少見。

五味子屬-五味子科植物

五味子屬,五味子科,約25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美國東南部,我國約有19種,產西南部至東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