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2年滄鎮文化館圖書組成立;
1956年滄鎮圖書館成立,館址在文廟院內,館舍面積150m,藏書2918冊;
1960年滄州歸天津專區,滄鎮圖書館更名為滄州市圖書館,藏書21136冊;
1966年文革開始,閉館;
1971年更名為滄州市毛澤東思想文化宣傳站圖書館,重新接待讀者,藏書32338冊;
1974年恢復滄州市圖書館,藏書74115冊;
1979年開始籌建新館;
1982年新館竣工,圖書館遷入原西環中街134號(後改為御河路11號),館舍2170 m,藏書98159冊;
1998-2000年圖書館進行裝修、改造、擴建,館舍4100 m,藏書20萬冊;
2009年12月-2013年5月搬遷至設在文化藝術中心的臨時館;
2010年7月2日,滄州市圖書館新館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6月搬遷至位於滄州新城的圖書館新館,館舍31714 m,館藏達到55萬冊,閱覽座位2600個,信息節點1980個,實現了現代化、智慧型化管理。
2013年7月1日,試開館,日均接待讀者近萬人次,外借讀物6000多本。
2013年9月28日,滄州市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滄州市圖書館新館的正式開館,標誌著滄州公共圖書館事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
場館布局
規模結構
滄州市圖書館新館占地57畝,建築面積31714平方米,投資3億元,設計館藏圖書260萬冊,閱覽座位2600個,網路節點1980個,目前總體藏書近60萬冊,數字資源20餘種,其館舍面積和現代化程度在全省地市級公共圖書館中居首。設有自然科學文獻借閱區、社會科學文獻借閱區、文學藝術文獻借閱區、少兒服務區、視障讀者服務區、地方文獻閱覽區、專題文獻閱覽區、數字資源服務區、音樂圖書館、休閒區、自習區、研修室等30多個讀者服務區,讀者座席達2600個,網路節點1980個,全館實現了無線網路覆蓋,日均可接待讀者10000餘人次。設有報告廳、展廳、多功能廳、多媒體電影廳、教育培訓室等功能設施,可開展形式各異的文化服務活動。
新館設計
滄州市圖書館新館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總高度24米,分為半地下層和地上1-4層。其建築造型體現自然、人文與城市建築空間有機融合的風格,彰顯滄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與現代文化風骨,突出公共圖書館特有的文化氣息。新館設計圍繞公共圖書館“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功能屬性,以“九宮格”圖作為基本布局原型。其中,“九宮格”的中間單元為中庭和內院;四個角部體塊,均採用由厚向薄漸變的單元式豎向立面分割,形成書列的形象特徵,巧妙暗合了“經史子集”四庫之意;四面中部體塊凸出,表面均為108個篆體“書”字的活字底板形飾件的集合。同時,新館外形設計還引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斗”型的形象元素,構成建築的基本形體,象徵圖書館“仰”望蒼穹,對知識與信息的廣徵博覽、兼收並蓄和對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索。新館建築精巧的構思和獨特的造型充分展示了滄州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美好未來 。
採用技術
滄州市圖書館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字閱讀技術,採取借閱合一、開放式、自助式、智慧型化的服務方式,採用先進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使讀者借閱和檢索文獻更方便快捷;無線網路覆蓋全館,可使讀者在全館範圍內靈活便捷地享受網路服務、使用數字資源;“手持閱讀器”、“觸屏讀報機”、“音樂圖書館”等為讀者提供了多樣化的現代閱讀體驗;“自助圖書館”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自助圖書借還服務。在空間布局和服務功能上,實現了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的“無縫銜接”和閱讀學習與文化休閒的“有機結合” 。
文化活動
面向全市人民組織舉辦了全民讀書月、讀書節、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星期日公益講座、家庭讀書藏書競賽、讀書徵文、讀書知識競賽等大型活動,成立了“夕陽紅”讀書會、文學社、英語角,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求知氛圍。
獲得榮譽
1999年至今連續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單位;
2006年榮獲河北省服務質量獎;
2006年被中國圖書館學會授予“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8年獲第九屆“燕趙群星獎”服務獎;
2010年被河北省文明委命名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機構設定
一、辦公室
主要負責本館業務工作的組織、管理、協調和督查,負責文秘、接待等綜合管理工作;負責全市公共圖書館系統的業務輔導與培訓,承擔滄州市圖書館學會的日常工作。
二、 計畫財務和人力資源部
主要負責本館財務執行情況的監管審核;負責本館人事工作和工青婦、老幹部、計生工作。
三、 後勤保障和安全保衛部
主要負責本館的後勤保障、設備管理及安全保衛工作。
四、 讀者服務和宣傳教育推广部
主要負責讀者發展、開展讀者延伸服務,拓展分館和基層服務點建設,做好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負責報告廳、多功能廳、培訓教室和自習區、休閒區等公共空間的使用管理;負責本館的形象宣傳、信息發布、讀者活動策劃與組織;面向社會開展教育培訓活動。
五、 采編部
主要承擔本館各類文獻採選與組織、館藏文獻書目資料庫建設與維護等工作,同時承擔本市公共圖書館聯合編目工作。
六、 網路技術部
主要負責計算機設備、網路設備和存儲設備軟硬體的管理與維護,向讀者提供電子閱覽服務。承擔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滄州市支中心的工作職能。
七、數字圖書館工作部
負責制定滄州市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並開展前期工作;負責本館網站管理和數字資源的入藏,承擔數字資源加工中心的職能。
八、流通部
主要負責館藏普通文獻的典藏、保管與利用。
九、報刊部
主要負責管理本館報紙期刊文獻、向讀者提供借閱使用。
十、少兒部
面向少年兒童讀者入藏相關文獻資料,提供借閱服務,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十一、參考諮詢部
主要負責為各類讀者和用戶提供綜合性參考諮詢、信息開發和文獻檢索服務,開展政府公開信息收集和查詢工作。
十二、特藏部(滄州市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
主要負責古籍文獻、滄州地方文獻和相關專題文獻的收集整理、保管和開發利用等工作。滄州市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設在該部。
十三、音樂圖書館
負責音樂欣賞區、視聽體驗區和非線性編播室的管理與服務。負責報告廳、多功能廳、會議室音響與視頻的技術支持與服務。
十四、餐飲部
負責本館餐廳的經營、管理與服務。
服務理念
“平等、免費、無障礙”的服務理念,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和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開放,列印複印等服務只收取成本費 。
歷任館長
陸千里(1956—1958年)
黃明堂(1960—1966年,1974—1978年)
王恆祥(1971—1974年)
劉文華(1978—1984年)
王蘭桂(1984—1996年)
馬春志(1996—1998年)
宋兆凱(1998年—)
新館地址
滄州市上海路以北吉林大道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