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寒凝血瘀。治法:溫通心陽,散瘀通痹。
方名:溫陽通脈湯。
組成:生麻黃6-12克,熟附塊12-24克(先煎),細辛12克,全瓜蔞12-30克,枳殼9克,漢防己9克,紅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有2次。
出處:陳湘君方。
中藥方劑之溫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溫陽通脈湯是生活中一種藥方,出自陳湘君方記載。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組成: 主治: 用法:
益氣活血通脈湯
處方 出處 功能主治 方解 用法溫陽利濕,治法之一。溫陽利濕湯,腎陽虧虛型降壓方。治療陽氣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
基本介紹 套用通脈,中醫治法之一。
惡脈,病名。指靜脈血管局部發紅疼痛,狀如索狀物者。出《肘後備急方》卷五。該病由春冬之惡風入於脈絡,使血液瘀滯而成。症見局部疼痛,發紅,局部有硬索狀物,甚...
介紹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辨證論治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症等疾患。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
出處 功效 藥物組成 藥方用法 主治陽和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功效。主治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或貼骨疽、脫疽、流...
歌訣 組成 用法 功用 病機白通加豬膽汁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為劑,具有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之功效。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下利不止,厥逆無脈,面赤乾嘔而煩躁,及寒濕腰痛。
別名 歌訣 趣味記憶 組成 用法第2章 三、辨證論治 三、辨證論治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