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長安橋

長安橋,原橋位於柳城東,現長安橋下游約20米處,跨江安河,為成溫公路要橋,現為僅供行人通行的遊覽橋。明萬曆年間,鄉宦梁祖齡捐款在此修一座橋樓,並把橋西頭江安河岸砌為石堤。樓橋跨江安河,石堤相映,甚為壯觀。明末遭戰亂後廢圮。清康熙五年(1666年)復建為土橋。康熙二十年(1861年)再次重建,仍為土橋。清乾隆六年募捐建為石橋,長14丈(約46.67米),寬1.2丈(4米),石拱洞7孔。其後兩次因洪水沖毀,先後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和民國二十二年年(1933年)兩次重建。

簡介

據《溫江縣誌》記載,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建時,縣府典史(俗稱“師爺”)鞠逢春捐獻一年全部俸祿,用於建橋。而這個鞠逢春的家境十分富有,其宅業在原清平(現為萬春)五里村,鞠家大院有“三道龍門子”,即三通過道樓門,可見其庭院深深;鞠家家族有地上萬畝,當地民謠說:“祝一千、鞠一萬,鍾二麻子八百畝田不上算。”可見鞠家田地之多。當時,因為捐資較多,重建長安橋之後,還有餘資,於是又建了一座長石橋。鞠逢春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鞠長安,另一個叫鞠長石。有人說,長安橋、長石橋是以鞠逢春的兩個兒子名字命名的。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橋名是先有的。鞠逢春雖然家庭十分富有,但建橋之前沒有兒子傳宗接代,十分苦惱。由於捐資建橋行善,沒過幾年,接連得了兩個兒子,於是為了感恩上蒼,就把二座橋名,作為兩個兒子的名字。

在民國時期,長安橋還有一則軼聞。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中旬,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數十名學生,分乘兩輛軍用卡車來溫江,在長安橋“養生塘”(當時,橋下是人們放生的地方,比較神聖,又稱“放生塘”)丟炸彈炸魚,引起民眾公憤,所有的居民和商鋪人員,高吼著“抓住他們!不要他們走!”把卡車和軍校學生堵住,要求他們“賠魚!不準走!”事情鬧得很大,縣政府不得不出面進行協調,為防止事態擴大,縣政府不得不把前來炸魚的學生扣押。但越來越多的民眾都參加聲援,不怕軍隊的恐嚇,在縣政府強行領走被扣學生,仍然強烈要求,要軍校學生當面認錯,購買棺材掩埋死魚。次日,為了安撫民眾的憤怒,避免釀成大亂,縣政府只有出門收拾局面,買了五具棺材裝死魚,送到牛市壩火化,才使這一事態得到平息。

近期發展

1954年江安河洪水暴漲,長安橋上下坡岸和橋欄桿均被沖毀,政府撥款4萬元培修。1967年,為適應成溫公路交通運輸日益發展,車輛行人增多,將原石拱橋改建為永久性鋼筋混凝土橋基,用石條砌橋墩,橋面用預製空心板鋪設,兩側用鋼管作護欄。改建後橋長44.7米,寬9米,4孔。

1983年9月,按城市建設規劃,決定新建長安橋,橋址在原橋處平行上移20米(現在的位置),長安新橋位於柳城和寧街與長安路交接處,為街道和成溫公路要橋。1984年11月30日竣工,仍名長安橋。橋長52.71米,淨寬15米,人行道寬1米,為鋼筋混凝土裝配式T梁斜橋結構,橋面可三輛汽車並行。橋兩側為雕花水泥預製欄桿,裝設玉蘭花型掛燈,莊嚴美觀;橋東頭矗立大型魚鳧金馬鎏金雕塑一座,雄視柳城東門,新橋和雕塑成為當時溫江的一處靚麗的風景線。新橋建成後,舊橋仍未廢置,改名“安閒橋”,僅允許行人通行。兩橋同時並用,大大方便了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