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卓卿資料
照相技藝是晚清時期才從外國流入中國的,溫卓卿一接觸這門技藝便著了迷,邊學邊做,用盡平生精力,大膽開拓創業,終於把溫卓卿照相店辦成東江名相店。這對惠州照相業的發展來講,是有所貢獻的。
創業初始,溫卓卿所使用的照相材料和設備都是很原始很簡陋的。照相機是以三腳架支撐的木製長型四方箱(人稱擦鞋箱),鏡頭俗稱豬籠鏡,長約20厘米,只有前後兩片玻璃,中間也沒有光圈,照相時先對準焦點,然後在中間間隙處插上大小圓鐵片,作為光圈控制,動作非常緩慢,臨照相時,還得向被拍照者提示:“不許動”,先用手打開鏡口蓋,數上“一、二、三、四……”,然後蓋上鏡口蓋,表示照相完畢。在以上操作過程中,被影者不僅不準動,就連眼也不能眨一下,否則就要補影。由於時間太慢,當時根本不能拍活動照片,只能拍團體相、合家歡之類的相片。
當時用的感光相底是濕底(玻璃片)。所謂濕底是在透明玻璃片上塗上一層乳膠狀的感光液,塗完之後還要等20—30分鐘,待乳膠液幹了之後再裝上片盒,插上相機才可以照。塗濕底的感光液體材料也是從廣州購來的。顧客要照大張團體相,最好是隔天打招呼,待顧客到齊了,照相師傅才在黑房塗片,塗一張用一張,過時就不能用,工作效率非常低。
照相的光源是日光。那時還沒有電燈和鎂光燈設備,影樓的頂光靠玻璃瓦面(磨砂玻璃瓦面)透光,左邊的側光是靠一個落地式大玻璃窗,以求大面積透光,再用藍布、白布窗簾調整透光大小,以控制人像的光陰比,絕不允許太陽光直射到被照的人物上。因此,有陽光就照得好,陰天下雨照不好相。
布景是用布畫成的,有點象“過山班”做大戲的景一樣。每張布景畫寬四五米,高三米多,二三十人照團體像都夠寬夠高。影樓相當大,布景有三至四張,湖光山色野外景一張,華貴中堂一張,再加上普通居室布景之類。有三四張布景畫,拉上扯下足夠應付的了。
大約20世紀20年代初,惠州照相用的濕底被英國產的船嘜乾片所代替。所謂乾片是玻璃片被廠家塗好製成感光片,十二張一盒,在黑房拆開裝進片盒就可以用了,質量大大提高一步,速度也快了(由13°∕DIN提高到18°∕DIN,而現今的彩色菲林已提高到21°∕DIN甚至24°∕DIN以上),照相時再也不要數一二三四,鏡口蓋一開一合就行,開始改為氣動快門,更為方便。這一改革加快了影相業的發展。溫卓卿相店大展宏圖,從廣州聘請了兩位影相師傅,連同原來的班底,共七八個人一齊工作,陣容很大,把惠州影相業務推向鼎盛時期。我曾親眼看過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惠州後在城門列隊以及破爛城門的玻璃相底。當時,溫卓卿相店在惠州算是最大、最高級的一間相店。地下、二樓足有200平方米,三樓也有70~80平方米,地下全部做沖洗工場並堆放雜物。二樓分前樓、中樓及後樓,是完整的影相場地。前樓是候影室,布置得古典優雅,通花彩色玻璃屏風間格,置優質酸枝台椅、茶几,牆掛古典名家字畫、江西景德名瓷彩陶,還陳設古董玉器,供顧客欣賞;中樓是影樓,寬4~5米,長12米,全玻璃瓦面,左邊落地式玻璃窗,以利透光;後樓是水泥平台,專門種花,成為別致的小花園。這樣的環境設施在當時惠州各縣來講,是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
社會不斷地進步,科學向前推進。進入30年代以後,照相的相底也跟著改為透明塑膠乾片,俗稱膠片,開始有無聲電影拷貝,照相店也有膠捲出售,如120、620、127、117等,給照相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溫卓卿相店已不僅是影相、曬相,還能放大、上色、染色等,多樣化經營。店中亦曾掛過袁世凱、孫中山等政要的放大相片。
1938年,惠州第一次淪陷。大家都誤以為避開一兩天就可以回來,所以只帶一些細軟、衣物及照相鏡頭(最值錢就是一個鏡頭)與店中一班夥計,一齊疏散到附近農村。豈料日本鬼子真的打來了,並在相店中駐軍,幾天后日本仔雖然走了,但相店遭到徹底的破壞,所有珍貴的古董字畫、玉器,甚至最珍貴的玉如意等都被搜掠一空,蕩然無存。照相店雖然倖免被燒(可能是因為駐軍的關係),但遭此大劫,使溫卓卿先生受到沉重打擊。幾十年心血積累,一旦化為烏有,溫老傷心至極,終日悶悶不樂,優郁成疾,第二年(1939年)就去世了,享年六十有九。
後溫卓卿時代
溫卓卿先生去世後,相店夥計各散西東,自尋出路。只有一位姓呂的廣州師傅一直堅持在惠州開設影相店,與惠州人結了婚,落戶惠州,一直做到解放後公私合營。溫卓卿相店只靠溫太太及兒子溫壽彭(啞仔)維持下去。此後,惠州也陸陸續續開了好幾間相店,如白梅、友緣、東方、西湖等,溫卓卿相店雖已不算最大間,但名氣始終較好,質量也得到民眾的認可——謂之“永不變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了,惠州也開始復甦。因為毗鄰港澳,照相材料、攝影器材容易購進,照相的人多了,照相店也多了好幾間(到解放後公私合營時,惠州一共有九間照相店),社會上也開始有人玩手影機,相店也賣120、620膠捲,影樓用座樓機,外影用三腳架外影機,用電光曬相、放大,開始用電燈照相,但只限晚上(因白天不發電)。溫卓卿相店的設備是比較完整的,各樣都齊備。實際技術操作上,還是以溫壽彭為主要技術台柱。溫壽彭雖然是聾啞人,但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認真學習操作,加之自己的愛好,對影樓藝術人像攝影、沖曬放大、執相底等整套工藝都掌握了相當高的技藝水平。抗戰期間,他曾到韶關一家相店打工。抗戰勝利後又曾在廣州北京路最大間的相店“京士照相店”打工。後返惠州,以殘疾之身,擔負起溫卓卿相店的大梁,以精湛技藝保證了相店存續下來。當時,一年中生意最旺的時候是新年初二至初七,都是照全家團聚相為多,估計至今還有不少家庭中還保存著非常完好的全家福照片,這些相片大多出自溫壽彭之手。溫壽彭做影相一直做到公私合營,後負責風華照相店沖曬放大工作,至1983年退休,1990年辭世,終生為照相業服務,享年七十有三。
溫卓卿相店簡介
惠州府城萬石坊溫卓卿照相店(位於現惠城區中山南路51號市醫院門診部),是惠州創業最早、經營最久的照相店,上至河源、紫金,下至惠陽、博羅,舉凡六十歲以上老人無人不知。
溫卓卿照相店大約於1910年開業,確實日期無法考證。
溫卓卿相店舊址
溫卓卿相店舊址1953年被華僑聯誼會接收,改為辦公樓,影相店遷到縣城新建路,還用溫卓卿相店的名牌。到1956年公私合營才改為新建影相店,以後再遷到水東西路。作為有四十多年歷史的老店,溫卓卿相店雖然已遷離原址,以後又改為國營店,但給惠州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永遠也不會磨滅的。如今,不時有七八十歲的海外華僑回惠州尋親問祖時,總是念念不忘地到中山南路尋訪溫卓卿相店的下落,回憶過去在該店留下的珍貴鏡頭,撫今追昔,感嘆噓吁,表達了對溫卓卿相店以及作為惠州影相業開拓者溫氏父子的深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