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尾村[江西尋烏縣晨光鎮下轄村]

溪尾村[江西尋烏縣晨光鎮下轄村]

溪尾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的西南部,東鄰湖崬村,南連六社村,西毗司城村,北接嶺陽村。建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以羅姓族人較多,劉姓、張姓、謝姓等次之。村中,兩溪貫穿交匯於合河口,是為村委所在之地。

基本信息

歷史人物

葉楷(?——1575),客家文化孕育出的客家楷模,貧民首領。其先祖從中原輾轉南遷,在明洪武中葉離粵北進入贛南安遠篁鄉溪尾村落居。葉楷約在明嘉靖初年(公元1525年前後)出生於溪尾村葉屋。

從明正德年間,葉楷的先祖葉芳、葉春、葉槐等人就是閩粵贛三角地帶如雷貫耳的農民起義首領,在尋烏南溪尾村大帽嶂,葉氏義軍建了一座三寨連營的大本營。裡面有兵營、療傷所、糧倉、軍械製造廠。六十多年旌旗獵獵,力反明王朝。出生於造反世家的葉楷,從小耳濡目染,加上祖父葉挺芳悉心傳文授武,十五六歲就諳熟兵法,精通武藝,成了葉氏家族卓爾不群的俠門虎子,被共定為未來的第六代掌帥人。他身材魁梧,職慧機靈,善耕能獵,膽識超人。從小就立志要效法項羽、宋江和先祖,做一個殺富濟貧的葉霸王,為了義軍進一步發展壯大,他從十九歲起就外出遨遊。憑一雙草鞋,一條扁擔,足跡踏遍了江廣福三省比鄰地區的上百個客家村寨,考察了許多奇山要隘、惡水險灘,結識了不少有志之士。

明嘉靖末年,葉楷在義軍聲勢陷入低潮時接掌帥印。他鄭重向將士承諾在“均田屋、均衣食、行天道、誅無道”。鄰近客家人、土著人紛紛回響,攻官衙、殺貪官、除劣紳、開倉濟民。各路義軍迅速擴大到一萬多人,同時,葉楷訓練了水軍和騎兵,殺得各路進剿官兵丟盔棄甲,聞風喪膽。義軍順勢攻下了幾個縣城,控制了大寧地區。為廣開糧源,減輕百姓負擔,葉楷在義軍勢力控制範圍內,設立了幾個屯兵點。並加緊征籌錢糧,在溪尾村及周邊村寨挖掘了十八個(又說三十六個)秘密拱洞(假墳),貯藏錢糧軍械。還請來五華師傅,在大帽嶂軍械廠製造火擊銃(鳥槍)、棺材炮(松木土炮),並加緊打造其他兵器、製造火藥。葉楷愛兵如子,愛民如子,嚴禁部將打罵士兵、嚴禁擾民,對欺壓百姓、故意製造土客矛盾、從中漁利的官紳殺無赦。適逢粵北發蟲災,葉楷親攜一部將,用九匹驢子,馱去十八袋錢糧賑濟災民。葉楷治軍嚴明,不徇私情,對觸犯軍紀的親妹夫也毫不姑息。一時間,聲譽鵲起,深得民心,葉楷乘機擴兵,在村邊制高點高峰寨建立新營寨,訓練新兵,到隆慶年間,葉楷已擁有十八個部將,義軍壯大到近三萬人,控制了三省比鄰地區南北長300多里的區域,明十三陵定陵(萬曆帝陵)碑文載日:“明中期,群雄並起,戰爭不息;彼時葉楷,江南一霸,聚眾不逞不徒,禍害遠爾。”可見當時義軍聲勢浩大,直撼朝廷。

葉楷義軍的迅速壯大,使明王朝最高統治者寢食不安,如臥針氈。朝廷加緊了對義軍的征剿。但因葉楷熟悉地形,用兵如神,義軍將士英勇善戰,同仇敵愾,多次征剿均如以石擊卵,一敗塗地。朝廷大為驚恐,忙改變策略派贛州府官員王守仁、殷從儉等人奉旨招安,一再許以高官厚祿。葉楷等人恪遵客家祖訓,淡泊富貴功名,不為所動,斷然拒絕。官府被逼採用剿撫並舉的新策略,一方面加緊對義軍的征剿,一方面派出奸細,混入義軍內部,製造土客矛盾,進行間離、收買等,分化瓦解之術,致使意志薄弱者反水。地籍部將梁正環、陳俊、賴琪等人先後接受招安,率眾反攻葉楷義軍。義軍同根相煎,加之缺糧缺軍械,軍心大亂,無力抵禦官軍的分割圍剿,節節失利。至萬曆三年九月,義軍退守到以溪尾為中心南北不到百里的狹長地帶,兵員只剩下3000多人。趁此時機,江西總都督御史江一麟,發兵四路,總計8000餘人,進剿義軍。九月二十一日下午,大帽嶂老營、高峰寨新營均被官軍攻破。葉楷突圍不成,帶妻子親屬及殘部退到葉家法堂賴舍廟(舊址在今溪尾白沙坪)。官軍尾隨而至,四面包圍如鐵桶一般。二十二日上午,官軍說降不成遂慘無人道地縱火燒廟。一身煙火、寧死不屈的葉楷爬上廟頂,傲然挺立,高喊“士可殺,不可辱。”轟然落地。連素未殺人的江一麟親睹雄姿後,也稱說葉楷確是一條漢子。其妻子、親屬和殘部全部葬身火海。葉楷家族舉家遭斬,有的離鄉背井,已無後裔。但葉楷舊居,一直被人稱為“葉屋”。葉楷墓建在溪尾村後山上,並在葉屋前沿河邊建有“葉楷廟”。

萬曆4年2月29日(公元1576年)刑部尚書吳百朋,都御史江一麟等具疏上奏朝廷,請求立縣。同年3月初二日,聖旨下達,正式從安遠、會昌縣屬劃出部分邊境區域建成為新縣治,名曰“長寧縣”,“長寧”系取長寧久安、江山永固之意。

地理環境

溪尾村,森林資源豐富,鎢礦儲量可觀。

農業狀況

目前,溪尾村以臍橙、蜜桔、水稻等為主栽作物,尤以臍橙、蜜桔為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