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夏朝末年,桀暴虐無道,喪失民心。而商族在湯的治理下,逐漸強大,湯遂順應歷史潮流,積聚力量,陸續攻滅鄰近的葛韋、顧等國,經11次出征,成為當時的強國,最終一舉滅夏,建立商朝,都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後遷至西亳(今河南偃師)。湯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
湯王墓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皇覽》一書,"渦北風頭村,有成湯故壘",並說在建平元年(公元前6),漢哀帝派遣御史長卿謁湯陵。
亳都湯陵。據《姓氏考略》所載,亳氏望出河南,以地為氏。有南亳、北亳、西亳。古代商湯的都城稱作“亳”,商湯滅夏後在亳,建立商朝,為商湯之都,位於今河南商丘。共有三處:一處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湯都此,稱為“南亳”;第二處在今商丘市北,相傳諸侯擁戴湯為盟主於此,稱為“北亳”;第三處在今河南省偃師市西,相傳湯攻克夏桀時所居,稱為“西亳”。居於此三處者,以地名“亳”為氏。 亳氏見於《漢書》。亳氏名人在歷史上極為罕見。
現存
湯陵為一高大圓形土丘,高6米餘,周長近60米。墓冢前豎"商成湯王墓"石碑,墓之周圍古柏參天。沿墓前小路前行,有一棵500餘年樹齡的黃楝樹,拔地參天,枝葉扶疏。樹南側即是史書上記載的碑林,昔日曆代重修湯陵石碑絕大多數都已損毀,僅存有清代重修湯陵記事碑2塊,一塊是清康熙十二年(1681)"重修湯陵碑記"立於左側,碑高3.9米,碑帽雕二龍戲珠,碑座碑文由知州唐翰碧撰寫。另一塊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湯陵碑記",立於右側,碑高4。25米,立於贔屓履碑座上,知州鄭交泰撰文,著名書法家梁讞(山獻)書寫。碑記重點說明歷次維修湯陵的情況及原因。現湯陵已闢為公園,園內花木掩映,松柏交柯,猿猴迎賓,仙鶴唳鳴,四季如春,鳥語花香,成為後人瞻仰先王之陵,追慕聖君之德,緬懷湯王功績的最好去處,置身園內,頓覺古樸之風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