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考入屯溪中學後,因品學兼優,被推薦入徽州師範。連續4次被評為優秀生。畢業後,分配到休寧縣石田中學任教。
他在石田中學任教11年,認真鑽研教學業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受到全校師生好評。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任該校教導主任。曾兩次被評為一等優秀教師,優秀工作者。
1969年11月,被任命為溪口“五七”學校校長兼中共黨支部書記。該校剛創建,經費少,設備差。他堅持勤儉辦學,課餘時間,與全校師生一起參加建校勞動,苦活粗活帶頭乾。幾個月時間即建成教室4間,寢室1間。
1970年,當地政府將一片荒蕪茶園移交學校經營。他帶領師生墾復、修剪、補棵,經過三四年整修改造,這片茶園年產乾茶2000多公斤。他將收入全部用於辦學,並增設半工半讀制高中班,著重傳授茶葉、林業生產知識。
1981年,該校更名為溪口實驗學校。為探索農村職業中學的辦學路子,他深入實踐,親自授課,虛心向專業教師學習,並為專業課編寫鄉土教材。他注重實習,在校內營林、栽茶、種植珠蘭花、茉莉花、白玉蘭,開闢魚塘,飼養家禽家畜,使學生在學習中,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
在他苦心經營下,1983年,該校成為國小、國中、高中一條龍的綜合性學校,有教職員工42人,設有12個班級,學生達470餘人。有茶園73畝,杉、竹、油茶等經濟林20多畝,還有魚塘、苗圃等生產基地。並興建了2700平方米校舍和自來水塔1座,全部造價近10萬元,除國家撥款15600元外,其餘均為勤工儉學所得。該校多次受到省、地、縣教育部門嘉獎。
1983年元月,尚余因勞累過度,突然吐血,經治療稍愈後,他立即返校工作。區領導得知情況,勸他到縣醫院檢查,確診系患白血症,轉送地區醫院。病重期間,師生去看望他,他總是垂詢學校情況。彌留之際,逐一交待學校工作,卻從未捉及個人私事。同年2月10日逝世,終年45歲。
評價
他關心師生,嚴以律己。1975~1978年,學校辦電鍍廠的純收入達3萬多元,參與勞動的師生,均發給營養費,他勞動最多,卻分文不取。學校先後興建三批教師宿舍,他一再推讓,始終住著一間僅6平方米的舊房。他家庭生活困難,卻從不申請補助。逝世前,身上仍穿著補了又補的舊棉襖。他一心撲在事業上,假日也很少休息。1982年整個暑假,只休息了兩天。每年春茶採摘季節,更是日以繼夜操勞。
中共休寧縣委發出通知,號召全縣共產黨員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