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湘陰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05年,至今已有104年辦學歷史。1961年,湖南省教育廳確定湘陰一中為省屬重點中學。目前,湘陰一中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中科院高中數學自學輔導法實驗基地”、“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實驗基地”、“北京大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優秀參賽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範基地”、“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全國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等等。
學校設施
2005年整體搬遷的學校新校區占地近300畝,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齊全,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前沿,綠地花草,樹木蔥蘢,小橋流水,碑石樓亭,是莘莘學子靜心學習的理想場所。學校有面積12050平方米、60間教室的教學大樓,四棟16600平方米高標準學生公寓,面積6400平方米,可供3000多人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還有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場地1000平方米,還有110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和10000平方米的藝術體育館,圖書館藏書3萬餘冊。師資力量
全校56個教學班共有學生3156人,學校在職教職工303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78人,一級教師126人,碩士研究生1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人。
特級教師(3名):郭白光、蔡健清、林和平
國家級骨幹教師(1名):馮偉
省級骨幹教師(4名):周曉年 、蘇麗雅、劉華、王星升
歷史沿革
湘陰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05年(清光緒32年),始稱"湘陰駐省中學"。當時清政府詔示停止科舉考試,命各省會及府、州、縣籌設高等、中等、初等學堂。湘陰縣教育先輩陳炳煥、仇道南等率先興新學,租賃長沙市南正街唐宅作臨時校舍,招收甲班學生80名。同年12月,購置長沙市北門口羅湘里周幾天房屋改作校舍。
1907年(清光緒33年)正月,遂遷新校開學,1908年招收乙班學生100名,1911年招收中學預科生100名。
辛亥革命成功後,1912(民國元年),湖南省長沙府所轄12縣的駐省中學停辦,各縣聯合在省城主辦湖南省長郡聯立中學,湘陰駐省中學的預科學生合併至長郡聯立中學學習。湘陰駐省中學校舍改稱"羅湘舊址",並收租金800元(銀元)。
1922年(民國11年)湘陰縣教育會鑒於本縣初級(國小)學校增多,師資缺乏,又在長沙市羅湘舊址籌辦縣立師範,旋即選鍾映奎為校長,於次年3月開學,招收一年制和二年制師範班各一班。
1924年冬(民國13年),湘陰縣因籌款困難而停辦師範,其校舍則租賃給民彝中學和麓山中學辦學。1928年(民國17年),任孔鼎任湘陰縣教育局長,籌辦湘陰縣立初級中學。
1929年(民國18年),以瞿宗鐸、李俊文等為首組成建校委員會,擇距縣城五華里的"雙林古剎"、"南泉山"為校址籌備建校。當時,寺僧安性等阻撓甚力。瞿等遂付諸訴訟,俟湖南省民政廳派員勘察,復經商議,始克興修。
1930年8月(民國19年)新校舍落成。9月,呈報湖南省教育廳備案,定名為"湘陰縣立初級中學",委任瞿宗鐸校長。是年,招收國中第一班學生徐宗榮等50名;兩年制師範甲班學生周祿蓉等50名;一年制師範乙班學生曹定猷等50名。1933年2月,招收國中第二班學生50人。
1933年7月(民國22年),初一班學生徐宗榮41人畢業。8月,湘陰縣立初級中學因籌款困難,學校停辦。初二班的學生轉入汨羅私立中學。
1941後8月,湖南省教育廳通令各縣復辦縣立中學。
1942年春,湘陰縣長謝寶樹聘請周嵩甫、周詠康、王原一、鍾卓齋、陳新鼎、劉遠鯤、左成煥、李俊文等為縣立中學復校籌備委員。同年8月,委派歐陽淑為縣立初級中學校長,但因原校址南泉山被湘陰縣政府占用,一時尚難遷出,學校遂借中土段焦家祠堂和岳府廟(今城南區長康鄉境內)為臨時校舍,
9月開學,招收兩個國中班和一個簡易師範班,共學生172人。
1943年3月1日,鄭澤(嘯庠)接任校長,將學校遷回原校址南泉山開學。到1944年上期,共有學生240人,教職工31人。
1944年5月27日,日軍侵縣,湘陰淪陷,學校疏散。次年2月,由鄭澤校長集聚失散生在洪源洞、清溪、道南、文洲、錫安鄉等五處僻靜鄉村設立分班,在敵騎縱橫中採取敵來我散,敵去我聚的方式授業,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各分班遷回南泉山,學校繼續擴班招生。到1949年止,先後在校畢業、肄業的學生共1420人。
1949年7月25日,湘陰解放,湘陰縣立初級中學由湘陰縣人民政府接管,派何源湛、張曼松、郭之晉、王鳳桐來校接收,由何源湛任校長。同年12月何病故。
1950年1月,湘陰縣委派吳劍真繼任縣立中學校長。
1951年2月,汨羅私立初級中學合併來縣立中學,學校教具全部移交給縣中,學校發展為8個國中教學班,計學生400名。
1952年2月,遵照上級指示,學校更名為"湖南省湘陰縣第一初級中學",學校繼續擴班招生。當時由於南泉山校址地處洋沙湖,地勢低洼,時被水淹,且校舍狹窄破爛,不能適應學校的發展,經上級批准撥款,擇縣城北門外的夏家墳山興建校舍,由左雄領導成立建校委員會,籌劃建校。
1952年底,大部分校舍落成,1953年3月,學校遷來今址,1905年至1957年,學校系初級中學,附招簡師班,1949年至1957年,每年有班級15個,學生700餘人。
1958年上期,奉上級指示創辦完全中學,上期,招收高中新生第一班,學生50名。學校更名為"湖南省湘陰縣第一中學"。嗣後,每年招收國中班4個,高中班6個,學校擴展到24年教學班,在校學生達1200餘人。
1960年,湖南省教育廳確定湘陰一中為湖南省中學第一批教改試點學校,教育廳副廳長朱林森率工作組駐校辦點半年。同年,一中和城北學校、縣幼稚園合併辦十年一貫制試點,學校更名為"湖南省湘陰縣城關十年制學校",下設中學部、國小部、幼兒部。當時,原一中屬中學部,有初、高中各11個,一年制中師培訓班1個,共23個教學班,學生1300餘人,教職工67人。
1961年3月,湘陰縣人民政府發出通知,改“湖南省湘陰縣城關十年制學校”校名為“湖南省湘陰縣城關中學”。同年,湖南省教育廳確定學校為省屬重點中學。
1962年下期,學校復名為“湖南省湘陰縣第一中學”。
1980年,湖南省教育廳因調整省屬重點中學,湘陰一中定為市、縣重點中學。
2005年,確定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同年,學校整體搬遷至位於湘陰縣高嶺社區的新校區。
學校榮譽
一直以來,湘陰一中辦學成績顯著,辦學特色明顯。
學科競賽
1987年7月,學生劉雄參加第28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奪得金牌。1997年5月,全省青少年信息學奧賽在湘陰一中成功舉行,此後,學校在信息學奧賽中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達120人次。2006年7月,在全國中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學校機器人代表隊取得全國第四名,並獲全國一等獎。2008年10月學校學生籃、排球隊和健美操隊均代表岳陽市參加全省大中學生運動會獲得優異成績並榮獲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運動隊”稱號,學校武術隊參加全省青少年武術大賽100餘人次獲獎。我校學生健美操隊稱雄省內外,2009年1月,我校學生劉駿參加全國青少年健美操錦標賽,獲得男子單人操第一名並榮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2014年,在第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中,該校排球隊獲得第六名;在湖南省“湘水·芙蓉城杯”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中,該校排球隊獲得冠軍。
高考成績
2006-2009年,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上一個台階,8名同學錄入清華北大,高考總分600分以上學生和本一本二上線學生逐年攀升,2009年高考,學校有9名同學進入岳陽市文科總分前30名,其中羅楠同學的美術專業分加文化總分達1087.5分,居全市第一,全省前茅。2010年高考,湘陰一中再創佳績:600分以上74人,清華、北大上線5人,其中陳龍同學以691分名列全省理科第13名。2015年高考,湘陰縣第一中學600分以上50人;本一上線302人,本一上線率30%,本二上線735人,本二上線率75%;1人上空軍航空大學錄取線 。2014年高考,湘陰縣第一中學600分以上45人,本一上線249人,本一上線率25%,本二上線685人,本二上線率70%。2013年高考,湘陰縣第一中學清華北大上線4人,本一上線231人,本一上線率25%,本二上線649人,本二上線率75%。
校園文化
校訓
公、誠、勤、勇
湘陰縣第一中學的校訓“公誠勤勇”是由鄭澤於1943年撰定的。
公,指遠大的理想。大公無私,廉潔奉公。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把人民的利益看的高於一起。誠,指誠實的品質。為人誠實,尊敬師長,說真話,乾實事,負責任,守紀律,實事求是。勤,指勤勞的作風。勤奮學習,勤於鍛鍊,勤勞節儉,開拓前進。
勇,指獻身的精神。英勇無畏,勇敢果斷,見義勇為,勇於實踐,勇於創新,勇於減持真理修正錯誤。
校歌
歌詞沈建平曲
湘陰一中校歌
湘陰一中校歌
鄭澤詞
玉池湘水
秀毓靈鍾
維吾俊彥
萃集縣中
禮儀廉恥遵國訓
公誠勤勇是所宗
鄉賢思左郭屈子效精忠
願大家砥學行堅苦卓絕奮發為雄
經天緯地業成就在余躬
繼往開來向前進
復興民族做先鋒
繼往開來向前進
復興民族做先鋒
社團活動
湘陰縣第一中學有體育社團、南風樂社、霽月心理社三個社團。
校園期刊
湘陰縣第一中學有一個校級校刊《遠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