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湘湖吳越古文化博物館歷來認為:文化遺產是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見證。保護好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就是尊重人類自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珍貴遺存,其價值與內涵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創造力、價值觀和文化傳統,曾經代表了當時世界科技、文藝的最高成就。這些文化遺產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勵社會大眾去努力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精神家園。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不能脫離原有基礎,每一次發展都是在先人足跡下不斷升華提高的。為了讓這些逐漸遠去的記憶能深深紮根人們心中永不磨滅,湘湖吳越古文化博物館積極利用自身資源與平台,積極保護、研究、利用好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優秀文化遺產,發揮好社會教育職能,以期實現文化遺產提升軟實力、增強凝聚力、提高創新力的作用,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
陶是人類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願,利用天然物質創造的新物品。它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開闢了人類發展的新紀元。博物館基本陳列的“陶器的起源與發展”部分就詳細介紹了陶器的由來。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經常與泥土打交道的先民逐漸發現,粘土與適量的水混合後就會產生粘性和可塑性。而隨著經驗的積累,人類對火的使用有了進一步認識,最終將火與土結合,產生了陶器。陶器的出現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絢麗的一頁。除了實用價值外,陶器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品,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粗獷質樸的紅陶、黑陶、彩陶等種類,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陶器也得到了逐步發展,商周時期出現了專門從事陶器生產的工種。西漢時期,上釉工藝的廣泛使用增加了陶器的色彩豐富性。而唐三彩的出現則標誌著陶器的愈加多彩。
歷史文化
作為陶器的延伸,“瓷器的起源與發展”部分介紹了瓷器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的逐步發展過程。在幾千年的制陶實踐中,先人們不斷對原材料和燒成技術進行分析總結,不斷加以改進,從而為陶器到瓷器的質變做好了準備。各地出土的原始青瓷除了製作比較粗糙、釉色不夠穩定、溫度及質量遠不如後代的成熟瓷器外,已基本具備了瓷器的要素和特徵。盛產瓷土原料的江南地區是原始青瓷的主要產區,在春秋戰國時期達到了原始青瓷的巔峰。東漢晚期,由於燒制技術的日益進步,一些地區出現了胎體瓷化程度接近現代瓷器水平的青瓷器具。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動盪時期,長江流域廣大地區相對較為安定,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為制瓷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唐代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極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形成了青瓷、白瓷並駕齊驅的局面。南方的越窯與北方的邢窯一青一白、遙相輝映,最為著名。五代十國時,中原再度陷入戰亂割據局面,吳越地區卻憑藉著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策略,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吳越國生產的青釉瓷釉色柔和、雅致潔靜,具有很高的製作水平。特別是吳越國王錢氏命令越窯燒造的供奉瓷器,工藝十分精湛,庶民不得使用,故又稱為“秘色瓷”。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混亂局面,封建社會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產生了舉世聞名的官、哥、汝、定、鈞等五大名窯。此外,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等也各領風騷,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元代是我國陶瓷史上又一十分重要的時期,統治者專門設定了“浮梁瓷局”來掌管瓷器生產事務,為瓷器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明代時設立了御窯廠,按照宮廷的需要,不計工本、不惜人力地燒制最精美的產品,以專供皇室及賜賞交換之用,將中國的制瓷工藝推向新高峰。清朝統一全國後,採取了一些開明措施,促進了瓷器生產的發展。但乾隆以後,我國瓷器由盛逐漸轉衰直至清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石與陶瓷一樣歷史悠長,成為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甚至具有更高的象徵意義。玉文化對於我國古代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其他器物無法比擬的。“玉石的起源與發展”單元介紹了我國從神玉、王玉到民玉的不同階段。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大約距今4000到10000年前)是玉石的“巫玉時代”(即神玉階段)。當時的先民為了敬神,把(自認為)最貴重的玉石專門製成各種神器用於祭祀。從夏代起,由於嚴格等級制度的需要,玉器被帝王將相們壟斷使用,玉石也進入到王玉時代。而自宋代始,隨著商品經濟和民俗文化的發展,平民也逐漸使用起更貼近生活的小件玉器,官方對此違禁行為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默認態度,使得玉器過渡到了民玉階段。器物的紋飾和題材更加生活化、世俗化,造型也更豐富多變,一直影響到現在。傳統書畫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深受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源遠流長、不同於西方以肖像畫為主的另一種藝術風格。“書畫的起源與發展”單元就展現了中國書畫創作從早期直至近現代的發展歷程。傳統書畫創作早期,尤其是漢代到南北朝時期,受道家的影響非常大。不少知名畫家本身就是道士,或多以道教內容為創作題材。佛教傳入我國的歷史雖較晚,但來自印度的藝術風格對我國繪畫尤其是人物畫的影響卻極為深遠。傳統書畫中很多內涵也只有靠佛教禪宗的“靜悟”才能感受。進入近現代後,西方各種思潮紛紛引入,傳統書畫作品出現了中西結合的趨勢。當前,由於受多元化藝術風格的影響,傳統書畫作品呈現出多樣的風格,並代表了一定群體的思想。家具是每家每戶必備的日常生活用品,其發展和演變體現了中國人生活起居方式的變化。“家具的起源與發展”單元著重介紹了中國人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歷史。先秦時期起,人們習慣於“兩膝著地、伸腰及股”的跪坐,於是產生了相應的草蓆等席地起居家具。西晉之後,跪坐的禮節觀念逐漸淡薄,箕踞、趺墊或斜坐等方式增多。到了唐代,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如少數民族習俗和佛教的傳入),繩床、胡床等高坐具開始盛行,並配套產生了桌子等用具。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直接帶動了家具工藝的發展。特別到了明清時期,園林建築的興起使文人們更注重對家具陳設的要求,加上工具的革新和技術的改進,使家具技藝達到空前水平。如明代家具主要運用工藝美術設計原理,注意意匠之美、材質之美、結構之美及比例、線條、尺度運用之美。家具造型顯得落落大方。而清代家具多採用通俗吉祥的雕刻題材及傳統的藝術手法,從簡趨繁,達到了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在中國各類古代文物中,青銅(金屬)器歷來是一個重要門類。它造型優美、紋飾繁複、鑄造精巧,是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永恆的價值。博物館陳列的“青銅器”單元所展出的器物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並使觀眾通過展品了解了先人的思想,達到古人與現代人之間超越時空的情感交流和對話。
展品
除書畫、陶瓷、青銅(金屬)器、玉石、家具之外其他各類藏品一般被統稱為雜項。古人云:“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大海不擇細流,而能成其深。”展覽中的“雜項”部分憑藉著自身的無所不包,同樣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和文明進步的縮影,同樣傳承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中國人的飲茶已有數千年歷史。作為每天開門必做七件事之一,隨著茶葉在生活中的地位日趨重要,茶壺的製作也愈加追求精緻。明清時期,人們通過不斷總結創新,最終孕育了色淳質樸,清雅野趣的紫砂陶藝。一把好的紫砂壺可以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變質,大大提升了茶的品質,且與好茶相映成趣,成為文人雅士鍾愛的案頭雅供。當今的紫砂陶藝由於科技水平的進步,工藝也愈顯精妙;且由於原料的稀缺而愈加珍貴,往往寸柄之壺、盈握之杯便被視同拱璧、貴如珠玉。“陶中之王的紫砂壺”部分便展示了這一藝術新寵。作為一家民營博物館,湘湖吳越古文化博物館秉承“創新思路、開放辦館”宗旨,加強對館藏文物資源的整合利用,採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了具有突出文化性和地域性的基本陳列展覽,以向觀眾全方位傳達展品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更好體現民營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提供更大範圍、更好質量、惠及大眾的服務,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博物館體系建設中,起到了補充、完善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