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東大隊

湖東大隊即指湖東革命根據地,包括解放前在湖東一帶參加革命工作,動員發動民眾,進行對敵鬥爭的老革命、老黨員、老軍人、老戰士、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也包括原籍在湖東,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為中國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解放做出傑出貢獻的老革命、老黨員、老軍人、老戰士、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

簡介

微山湖和湖東地區
湖東即微山湖東岸,山東濟寧兗州南,鄒縣滕縣西,微山北的廣大地區。
微山湖是湖東大隊、鐵道游擊隊、微湖支隊、運河支隊等革命武裝的抗日根據地。微山湖由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湖組成,也稱南四湖。縣境與徐州、棗莊、濟寧、兗州、鄒城、魚台、沛縣、銅山、滕州相接,抗日戰爭時期為兗濟鄒魚邊縣,是著名的抗日邊區。南四湖總面積1266平方公里,1960年湖中修築二級壩,將南四湖截為上下兩級湖,湖東大隊主要活動在上級湖,鐵道游擊隊、微湖支隊、運河支隊主要活動在下級湖。
鐵道游擊隊、微湖支隊英雄事跡早已拍成電影被廣泛傳頌,而湖東大隊因行政區划過頻過亂,沒有形成完整的歷史資料,已漸漸被後人遺忘。
湖東革命代表
早在1927年,湖東一帶就有共產黨活動。太平、石牆、郭里、大塢、魯橋、馬坡等地在共產黨的影響下,自發組織辦起了農民協會。馮起在太平、吳華民在馬坡都是有名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培養了一大批農民會員,為湖東一帶建立黨組織,開展武裝鬥爭打下了堅實基礎。
1937年5月中共北薄村黨小組建立,董宜亭任組長。
1937年11月,中共鄒縣縣委重新建立,馬坡、魯橋、兩城的中共組織屬其領導。彭建華任書記,馮起為組織委員,王文清為宣傳委員,步雲亭為軍事委員,韓維密為交通委員。
1937年 12月中旬,中共鄒縣縣委領導的抗日武裝,在鄒西南亢阜鄉農學校舉行武裝起義,宣布建立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馮起任總隊長,步雲亭任副總隊長,彭建華兼政治主任。
湖東革命簡史
1932年,共產黨員韓維密受中共山東省委派遣到鄒西湖東一帶發展黨組織,與早期黨員馮起、彭建華等組建鄒縣縣委,秘密發展黨員,開展武裝鬥爭。1938年成立魯南抗日游擊隊,配合蘇魯豫支隊全力抗戰。1939年湖區發生駭人聽聞的“肅托”事件,三百餘名軍政幹部蒙冤被害,革命遭受重大損失。
1943年,中共湖東縣委在馬坡盛樓高家莊成立湖東大隊(湖東獨立營),設四個連隊,七百多人,前赴後繼,赴湯蹈火,為中國革命建立了不朽功業。1948年西渡湖西,在蔡桁與敵主力遭遇激戰,殲敵無數,我犧牲一百多人,被俘三百多人。1949年湖東解放。
湖東考古簡史
1957年4月20日,羊莊村民在獨山湖耿莊發現一艘日本造軍用戰鬥船,船身刻有昭和12年(1937年)造,長2丈8尺,寬8尺,高4尺,裝有60馬力柴油機1部,經修理仍可使用。
●1953年7月20日,撤消滕縣、湖西地委、專署,建立濟寧地委、專署,駐濟寧。中共湖區工委、湖區辦事處遂屬濟寧地委、專署。
1953年8月22日,經中共中央政務院批准設立微山縣,駐夏鎮,10月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全縣設9區1鎮71鄉,隸屬於濟寧地委、專署,同時,建立中共微山縣委、微山縣人民政府。
1958年11月15日濟寧縣馬坡人民公社(原馬坡、兩城、荊集3個鄉)、滕縣前進人民公社(原殷莊鄉)和原洛房鄉的7個村及燈塔人民公社(原歡城區)劃歸微山縣。
●魯橋鎮的仲淺村,為古仍(任)國國都,中興夏朝的第六任帝少康即誕生於此。秦在此置任城縣,延至北朝魏神龜元年(518年),才遷至今濟寧市中區。仲淺村北1公里處,有周至漢代的遺址1處,面積16萬平米,疑為任城故址,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先賢仲子17世孫仲世德從卞遷於任城定居,仲淺村有仲子廟,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1516年,明朝工部大臣崔文奎奉皇命在馬坡重修梁祝墓,並刻有梁祝墓碑記,現已出土,由馬坡鄉政府保存。
此外,烏林達將軍墓也在白馬河東岸的羊山上,至今未出土。
湖東部分地區簡況
●鄒西:1939年3月中共建鄒西縣,也稱兗濟鄒魚邊縣,其領導機關駐魯橋一帶。1941年1月,撤銷鄒西縣,改建為湖東縣,1944年10月,湖東縣分為鳧山縣和兗濟縣, 鳧山縣領導機關仍駐魯橋一帶。1946年4月,撤銷鳧山縣,10月再建。1956年撤銷,其所屬村鎮分別劃歸濟寧、鄒縣、滕縣、微山。
●留莊:西北巒谷堆村仍保留著周代遺址。
●兩城:地處鳧山山脈西端,地形複雜。境內有鳳凰山、桃花山、九峪山、老磨台山、大頂子山等83座。九峪山海拔325米,是微山縣的最高點。
●南陽:在宋代已是泗水岸邊的較大村落,元至元30年(1293年)京杭大運河通航後,南陽成為運河岸邊的重要碼頭,明清時期,陸續沿運河建起街道,商業逐漸繁榮,遂成為魚、沛、滕等縣的貨物集散地,有“小濟寧”之美譽。1939年日寇火燒南陽,毀壞慘重。1942年日寇奴役我民工修築濟寧——南陽汽車道,並在南陽建營房築碉堡,駐一個中隊。
●魯橋:唐代即為重鎮,元明清三代,京杭大運河均穿過魯橋,工商業發達,街道兩邊商號的廈檐一個連一個,長有3華里。因此,流傳有“南陽的瓦屋,兩城的樓,魯橋的廈檐到兩頭”之說。
抗日戰爭時期,魯橋是我黨的抗日根據地,1938年5月,中共領導的魯橋總自衛團在此建立,下轄9個分團。1941年1月,在魯橋建立中共湖東縣委,駐魯橋、馬坡一帶。1944年10月,湖東縣改稱為鳧山縣,縣機關和魯南二專署機關,仍駐魯橋、馬坡一帶。
●馬坡:明代,國、李兩姓遷此定居,名國李莊。因地勢底窪,土地肥沃,雜草茂密,人多在此放馬遂更名為馬坡。《鄒縣誌》載,明萬曆年間有馬坡村。
馬坡,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白馬河、泗河穿境入微山湖是世界罕見還未曾開發的兩河流域。馬坡盛產白蠟,民國初年,面積達2萬畝,60年代仍有萬畝左右,80年代初被毀。馬坡是聞名遐邇的抗日根據地,革命的大後方,解放前參加革命的有一千多人,盛樓一個村就拉出一個連。馬坡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僅犧牲的烈士就有160多人。
湖東周邊特產
●白蠟:馬坡盛產白蠟,諺語曰:濟寧州,賽銀窩,不如馬坡的白臘棵,馬坡白臘有個特殊標記,就是在第一個開杈處生一白花,別的地方白臘都無此標記。
所以馬坡白臘譽滿全國,來馬坡買白臘的商戶絡繹不絕。每年可盛產100多萬根白蠟桿、白蠟杈。
●“糧倉”:夏鎮的南莊被稱之為“小延安”,馬坡則有“小西柏坡”之說,馬坡盛產糧食,號稱微山的“糧倉”。
湖東歷史傳說
●穆桂英大破洪州:民間傳說穆桂英大破洪州,曾在馬坡大擺迷魂陣,北薄西山上仍有穆家軍插旗桿的遺蹟。
●梁祝愛情傳說:馬坡是梁祝故里,梁山伯與祝英台原型就在馬坡,梁祝故事發源於東漢年間,有墓碑記載。1516年明朝工部大臣崔文奎奉皇命在馬坡重修梁祝墓,並刻有梁祝墓碑記,現已出土,由馬坡鄉政府保存。
湖東歷史名人
●兩城:荊州刺史劉表、政論家仲長統、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著名醫學家王叔和、玄學家王弼均系兩城一帶人。
劉表(142-208),字景升,山陽高平人(今微山縣兩城)。姿貌溫偉,少時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為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又進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江東孫堅,後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強敵之一。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以降,荊州遂沒。
仲長統 (179-220年) 字公理。山陽高平(今微山縣兩城)人。漢末唯物主義哲學家,進步的思想家。少年時敏思好學,博覽群書。20餘歲時,便遊學青、徐、並、冀州之間。仲長統才華過人,但性卓異、豪爽,灑脫不拘,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時人稱為狂生。凡州郡召他為官,都稱疾不就.後被尚書令荀舉薦為尚書郎,並參與丞相曹操的軍事。?
王粲(177-217),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微山縣兩城)人。三國時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學家。其祖為漢朝三公。獻帝西遷時,王粲徙至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後到荊州依附劉表。劉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軀體羸弱,不甚見重。劉表死後。王粲勸劉表次子劉琮,令歸降於曹操。曹操辟王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魏國始建宗廟,王粲與和洽、衛覬、杜襲同拜侍中。其時舊制禮儀廢弛,朝內正要興造制度,故使王粲與衛覬等典其事。王粲強記默識,善算術行文;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與魯國孔融、北海徐幹、廣陵陳琳、陳留阮瑀、汝南應瑒、東平劉楨,合稱「建安七子」。王粲為"七子之冠冕",文學成就最高。他以詩賦見長,《初征》、《登樓賦》、《槐賦》、《七哀詩》等是其作品的精華,也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和詩的代表作。明代人輯錄其作品,編就《王侍中文集》流傳後世。著名的文學典籍《昭明文選》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歲。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東微山縣)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
王叔和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實,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學典籍,並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術。
他在開始行醫的時候,因為家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只好背著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著。
由於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32歲那年他被選為魏國少府的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著名醫典和醫書,存有許多歷代的經驗良方。王叔和利用當太醫令這個有利條件,閱讀了大量的藥學著作,為他攀登醫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王叔和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學家的脈診理論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終於寫成了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脈經》總結髮展了西晉以前的脈學經驗,將脈的生理、病理變化類列為脈象24種,使脈學正式成為中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
王弼(226~249),魏晉玄學理論的奠基人。字輔嗣,山陽高平(今微山縣兩城)人。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東漢末號稱“八俊”之一、身為荊州牧的劉表。據《三國志·魏書·鍾會傳》注引《博物記》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別傳》等記載,東漢末年大亂中,弼祖父王凱與其族弟王粲避亂荊州,依附劉表,劉表重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醜陋,非女婿才,將女嫁給王凱。凱有風貌。凱生子業,業生弼。弼為劉表之曾外孫。王粲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從曹操征孫權,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處死。粲絕嗣後而以王業為繼嗣。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繼祖父。王粲是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學出眾,少年成名。十四歲至長安受到著名文學家、大學者蔡邕禮遇,即將家藏書籍文章萬卷送給了王粲。裝載數車的書籍,後來全為王業所有。這對王弼的成長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王弼的家庭祖風對王弼的成長也有重大影響。其六世祖王龔,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暢為漢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業,官至謁者僕射,再加上繼祖王粲的文學地位,都會對王弼成長產生極大的有利影響。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何晏曾嘆稱:“仲尼稱後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三國志·魏志·鍾會傳》,裴注引何劭《王弼傳》)據何劭《王弼傳》載,王弼十多歲時,即“好老氏,通辯能言”。他曾與當時許多清談名士辯論各種問題,以“當其所得,莫能奪也”,深得當時名士的賞識。王弼為人高傲,“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將軍曹爽擅權,王弼補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殺,王弼受案件牽連丟職。同年秋天,遭癘疾亡,年僅二十四歲。
●魯橋:明嘉靖七年十月初一,民族英雄戚繼光在父親赴任途中誕生在魯橋。
戚繼光,
仲淺村,為古仍(任)國國都,中興夏朝的第六任帝少康即誕生於此。秦在此置任城縣,延至北朝魏神龜元年(518年),
●馬坡:北洋政府總理大臣潘復就是馬坡潘莊人.
編輯:趙星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