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鎮

湖村鎮

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東和東北與泉上鎮接壤,南鄰清流縣,西連城郊鄉,西北與中沙鄉毗連,北靠水茜鄉。全鎮總面積190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7384人、其中農業人口14021人,耕地面積2.83萬畝,山地面積23.1萬畝,森林覆蓋率62.5%。

基本信息

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東和東北與泉上鎮接壤,南鄰清流縣,西連城郊鄉,西北與中沙鄉毗連,北靠水茜鄉。全鎮總面積19

湖村鎮湖村鎮
0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7384人、其中農業人口14021人,耕地面積2.83萬畝,山地面積23.1萬畝,森林覆蓋率62.5%。鎮區地質古老,礦藏和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並開採的有石灰石,鎢、煤、大理石、高嶺土、鐵礦等,尢以石灰石、鎢儲量為主,已探明的石灰石儲量在4億噸以上,鎢30.5萬噸,居全省之最。境內有縣水泥廠、供電所、鎢礦、煤礦、建達水泥廠以及翠湖水泥廠、木竹製品廠等縣、鎮屬廠、礦、場30餘家,其中水泥企業一直是湖村的支柱企業。這裡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無數的天然岩洞,尤其以天鵝洞著稱。

此外,境內蛟湖亦屬人間佳景,遐邇聞名,史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便出生在這裡,經濟以工農業為主,烤菸、水果、旱作農業、鄉企是農民收藏的主要來源。2000年農業總產值75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48元。湖村鎮也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星鄉鎮"、"農村工作行進單位"、"三明市工業衛星鎮"、"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共建文明片區先進單位"、"基本普及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先進鄉鎮"、"村民自治模範鎮"、"98--99年度三明市'六好'鄉鎮黨委"、"農科教結合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概況

湖村鎮湖村鎮

湖村鎮地處寧化縣城東部,東鄰泉上鎮14公里,西通縣城28公里,南抵清流縣15公里,北連水茜鄉約20公里。鎮域面積190平方公里,轄有1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8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22人,其中農業人口13992人。耕地面積2.83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68萬畝,山地面積23.1萬畝。森林覆蓋率62.3%。

鎮區基礎設施完善。通信網路健全,全鎮13個村(居)共70個村民小組現已開通程控電話,全鎮程控電話裝機總量2300多部,中國聯通、移動通信網路覆蓋整個鎮區;村村實現了通有線電話,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796縣道自東向西橫跨鎮區9個村(居),交通十分便利。

鎮區農、林、礦產、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擁有萬畝烤菸、萬畝水蜜桃、萬畝花生、萬畝訂單農業及六萬株銀杏等生產基地;木材蓄積量48萬立方米;礦產資源已開採利用的有石灰石、矽石、鎢、煤、高嶺土等,其中,石灰石儲量10億多噸,鎢儲量近39萬噸;工礦企業較為發達,素有寧化的工業重鎮之稱,規模以上企業3家,規模以下企業42家。旅遊景點主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天鵝洞群、神鳳龍宮地下河景觀、福建省最深的內陸湖蛟湖。

湖村歷史文化悠久。歷史文化名人“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故里、古動物化石遺蹟老虎岩都位於鎮區。同時湖村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當年澎湃縣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醫院、兵工廠都曾設立於此。

近年來,湖村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思源思進,富民強鎮,加快發展,敢爭一流”的精神,圍繞“突出特色,進一步加強農業,壯大‘五個萬’工程;發揮優勢,下大力氣發展企業,培植稅源,千方百計繁榮旅遊帶動第三產業,增加財政和農民收入”的經濟發展思路,深入開展“綠好‘三項內功’,實踐‘三個代表’”以及“幹部上門抓服務、黨員能人創大戶、寬裕小康到農戶”活動,紮實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有力推動了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75億元,比2001年增長13.7%,其中工業總產值8350萬元,比2001年增長13.9%;農業總產值9204萬元,比2001年增9%;鄉鎮企業總產值3.1億元,比2001年增長6%。鎮財政總收入完成3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69元,比上年增收86元。連續多年獲得全縣鄉鎮工作綜合評比第一名的成績,先後被中宣部、國家計生委授予“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省委授予“全省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省委和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六好鄉鎮黨委”和“村民自治模範鎮”、“文化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漳平市象湖鎮緊緊把握被列為龍巖市“百鎮千村”工程試點鎮的有利契機,廣辟財源,多方籌資,狠抓村鎮建設,徹底改變了集鎮雜亂、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狀況,使一個功能設施較為配套齊全,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的文明集鎮初具雛形。

建設

象湖鎮地處漳平市東部,1996年底尚是省定的貧困鄉鎮,基礎差底子薄。然而鎮黨委、政府開動腦筋,廣辟財源,採取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扎紮實實抓好集鎮和村鎮建設工作。他們大力做好以地生財、以地聚財的文章,把未批的邊角土地,房前屋後的零星空地,通過規劃、設計、調整等提高地價,公開招標拍賣,籌措資金作為公益事業的資金來源,而沿街自拆自建的建築物由業主自籌資金解決。
近2年來,象湖鎮相繼完成了象湖主幹街象新街的改造工程,總投入近1000萬元;投入140萬元建起了計生、土地、地稅所、水利工作站等綜合樓以及教工宿舍樓;投入135萬元完成鎮政府東側縱路、象興路、集鎮中心綠地的修建以及集鎮路燈架設、公廁、自來水廠一期工程等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該鎮還加快新村建設步伐,上甲洋村村部的建設、長塔新村的建設、福三線的沿河路改造工程等正在緊張有序地向前推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