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綿

解釋

1.悠遠;不盡貌。唐李白《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洞庭瀟湘意渺緜,三江七澤情洄沿。”唐羅隱《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詩:“驛西斜日滿窗前,獨憑秋欄思渺綿。”
2.水流不斷貌。宋蘇軾《陳州與文郎逸民飲別》詩:“春風料峭羊角轉,河水渺綿瓜蔓流。”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胎息》:“養生之方,以胎息為本,此固不刊之語,更無可議。但以氣若不閉,任其出入,則渺綿滉漭,無卓然近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