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墓群遺址

渤海國墓群遺址

1933~1934,日本學者原田淑人等曾對三陵墳進行了簡單的清理髮掘;1963~1964,中朝聯合考古隊也曾對三陵墳進行過調查測繪,並做簡單清理;1988年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三陵紋”進行了系統的清理髮掘,1989年秋,繼續對其周圍的園牆遺存進行了探查試掘。

簡介

渤海國墓群遺址渤海國墓群遺址

時代:唐代渤海

發掘地點: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虹鱒魚場

發掘單位: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此遺址俗稱“三靈屯”,三陵墳是墓頂蓋石暴露在地表之上的渤海國大型石室墓。

1933~1934,日本學者原田淑人等曾對三陵墳進行了簡單的清理髮掘。

1963~1964,中朝聯合考古隊也曾對三陵墳進行過調查測繪,並做簡單清理。

1988年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三陵紋”進行了系統的清理髮掘,1989年秋,繼續對其周圍的園牆遺存進行了探查試掘。

1991年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三陵墳進行考古發掘,本次發掘為“三陵2號墓”。經發掘整理,確認該墓為渤海王陵區內大型陪葬石室壁畫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該墓墓室四壁、頂部及甬道兩側都有精美的壁畫。壁畫內容分花卉和人物兩大類,圖案繪製精細,色彩艷麗。

墓室內沒有發現隨葬品,在墓道填土中出土了陶獸頭、鐵鏃、蚌殼、獸足、陶盆、文字瓦等物品。該遺址是我國首次正式發掘渤海國大型遺址,為渤海史研究提供了葬俗、葬制、人種學、建築、藝術、服飾、禮制等多方面的實物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渤海史的研究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尤其大批完整的骨骼標本的出土,對它們進行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可以確定它們的種屬。這對於解決文獻中對渤海統治階級的種屬記載含混的問題,具有異乎尋常的重要價值,種屬問題的解決也將使其它許多附屬問題得以解決,填補了文獻記載匱乏的"渤海國"在考古研究中的空白。

渤海風情園

渤海國墓群遺址渤海國墓群遺址

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鏡泊湖東北20公里,牡丹江市西南86公里的寧安市渤海鎮境內,與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接壤,是渤海國遺址、鏡泊湖和火山口森林圍著一個旅遊金三角地帶的咽喉入口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依託光輝燦爛的渤海時期文化,奇異獨特的少數民俗風情,古樸迷人的鄉間田園風光和名揚中外的響水大米等名優特產,在大學專家、教授的把關下,渤海風情園被規劃建設成為一處以古渤海文化為紋脈,以水車、小橋、草木屋為建築風格,以濃郁的北方民族民俗風情為特色,以參與性強的遊樂性項目為主體,以工薪階層為客源市場,集旅遊、度假、娛樂功能的休閒度假旅遊區。

度假區內的渤海古寨和上京古城奠定了渤海風情園以參與性和遊樂性為主的民俗風情旅遊基調,古寨中建築風格獨樹一幟的靺鞨民居造型和和布局奇特,古城內渤海民俗盡現其中,石板烤肉、胡服騎射、雙馬抬轎、踏水舞等民俗項目令遊人一日越千年。此外,度假區內還建有系統體現朝鮮族民族風情的朝鮮族風情園、集中體現渤海時期打漁人家風情的上官漁家、美不勝收的水簾洞奇觀、驚險刺激的激流探險、新奇獨異的水上世界和聞名中外的響水大米品嘗觀光等引人入勝的景點和項目,令遊人留連忘返。

石燈塔

渤海國墓群遺址渤海國墓群遺址

又名石燈幢或石浮屠。在黑龍江寧安縣渤海鎮西南的興隆寺(南大廟)院內。是唐代渤海時期保存下來的唯一完整的大石雕。原高為64米,後因原剎損壞,現高66米,用玄武岩雕琢迭築而成。

全幢雕刻細緻。由塔剎、相輪、塔蓋、塔室、蓮花托、中柱石、蓮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組成。塔蓋形似亭榭,八角攢尖,雕刻蓋脊和瓦壠。塔室鏤空,亦為八面體,與塔蓋相接處雕刻斗栱,具有我國木構特點。

塔室八面各刻長方窗孔,其上又有小窗孔。中柱石之上的蓮花托是仰蓮,之下的蓮花座是覆蓮,均刻三瓣花片,層層重迭、猶如巨蓮盛開。渤海盛行佛教,而石燈塔是典型的佛教石雕藝術作品。

雕刻精細,刀法嫻熟,敦實古樸,巍然壯觀,是渤海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珍品。古老的石燈幢,不僅對研究佛教和渤海的歷史有著重要意義,而且是極為寶貴的歷史文物。

興隆寺

渤海國墓群遺址渤海國墓群遺址

渤海興隆寺建築規模宏偉,清初,在中央大街東側的一座寺廟遺址上重新建寺,稱為"興隆寺",俗稱"南大廟"。寺寺廟四周用玄武岩石築起圍牆,庭院中有三百多年樹齡的古榆,樹高葉茂。後又新植鑽天楊、垂柳等。庭院蔭郁蒼翠,綠草職茵,綴以砂石小徑,顯得格外幽雅。

興隆寺的五得廟宅,原是金代建立的石佛寺,元明時損壞,清初天聰元年在舊址重新修建。五殿均為木製斗拱結構,朱欄迴廊,雕樑畫棟。鑲嵌在屋檐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

目前,這裡已經成立黑龍江省渤海博物館。在五重殿內將分展出解放以來出土的歷史文物及元、明、清數百年間的青花瓷器和一九七五年四月出土

上京龍泉府遺址

上京龍泉府故城:位於鏡泊湖東北牡丹江畔。渤海國是唐代我國東北地區為主體建立的“海東盛國”,初稱“震國”,後改稱“渤海國”。

渤海國共設“五京”。“上京”即為其都城。古城遠處四面環山,近處三面瀕臨牡丹江。上京城建制和規模完全仿唐都長安城興築。其建制和規模完全仿唐都長安城,略成長方形,且城中套城,分外城、內城和宮城(紫禁城)三部分,距今已有千年。外城周長約17.5公里,四面十門,城垣土石間築,殘高平均2米左右。內城在外城北部正中,周長約4.5公里,城垣石築。

宮城在內城北部正中,周長約2.5公里,城垣石築,殘垣平均高3米以上。宮殿在宮城中軸線上,今存五重殿基。宮城正南的午門,台基高近6米,其東西兩邊原為側門。第二殿東側有著名的八寶琉璃井。在宮城東側有禁苑遺址,其南有一個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池塘,北側原有兩個東西相對的亭樹,還保存著當年的礎石。池塘東西兩側有人工堆砌的假山以及一些樓台殿閣建築的遺址。建築材料多用石料和磚瓦,有寶相花紋磚、文字瓦、蓮花瓦當、各種釉瓦等。上京龍泉府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駿紀念館

馬駿紀念館坐落在古城寧安的帶狀公園之中,與兩岸綠柳婆娑的牡丹江交相輝映,十分壯觀。紀念館於1995年6月落成,同年8月正式開館,總建築面積12883平方米,為三層樓仿古建築。紀念館前面為蒼松翠柏和鮮花所簇擁,8根白色擎檐柱,弧形藍膜玻璃的鈣塑門窗,白色的大理石牆面,光華奪目具有回族特色的藍琉璃瓦屋頂及飛檐,是紀念館顯得古樸凝重。二層飛檐下懸掛著鄧穎超同志生前親筆題寫館名的匾額。

馬駿,寧安人,回族。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革命家,“五四”運動中的學生領袖,曾帶領京津學生大鬧天安門而被譽為“馬天安”,是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的親密戰友。1920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奉調回國。擔任北京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長,負責重建北京市委,同年12月3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15日在北京英勇就義,年僅33歲。

楊子榮烈士陵園

楊子榮烈士陵園位於海林東帳篷山東側東山。沿著子榮街一直往前走即可進入陵園。陵園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內立有紀念碑和楊子榮、馬路天、高波等烈士墓。楊楊子榮墓前立一石碑,上刻"楊子榮烈士之墓",碑高31米,象徵英雄犧牲時31歲。

陵園青松滿布。1978年擴建420平方米的"楊子榮烈士紀念館",陳列烈士遺物和事跡。1983年建160平方米的博物館,陳列海林市出土的文物及物產標本。1985年建成公園,內設有動物、花卉等,遊人四季不斷

東寧古塔城

相傳清皇族遠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滿語“六個”為“寧古塔”,故稱其地為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有新舊二城:舊城在今海林市舊街。據《盛京通志》第三十一一卷載:“寧古塔舊城,在海蘭河(今海浪河)南岸有石城(內城),高丈余,周一里,東西各一門。”經實測內城(即石城)為正方形,邊長171米,周長684米,外城邊牆周圍2.5公里,四面各一門。康熙五年(1666年)遷建新城,即今寧安市區,稱寧古塔新城。清初寧古塔為設定在盛京(今瀋陽)以北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

鏡泊湖風景

因湖面水平如鏡而得名。位於牡丹江市寧安縣境內。大約在1萬年以前,由於火山爆爆發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堰塞而成,是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這裡群山環抱,山重水複,景色秀麗。夏季氣候宜人,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鄧小平在鏡泊湖(1983年)有"鏡泊勝景"的讚譽。

歷史上有"忽汗海"等名謂,至明代始稱鏡泊湖。沿湖兩岸有"外八景"等眾多天然景點,還流傳著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並有許多古代文化遺址與現代革命史故址

東寧要塞簡介

東寧日軍侵華要塞是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有“東方馬其諾防線”之稱。<br><br>東寧要塞位於東寧寧境內,是侵華日軍為防禦前蘇聯的進攻而修築的軍事築壘,北起綏陽鎮北閻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寬100多公里,縱深50多公里。有飛機場11個,永久性工事400多處,野戰炮陣地45處。現已發現的地下軍事要塞有勛山、朝日山、勝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達山、三角山、甘河子、閻王殿、北天山等。其中勛山地下軍事要塞,占地5萬公頃,與俄羅斯僅一河之隔,山勢險峻,地勢開闊,隱蔽性強,是兵家必爭之地。日偽時期,東寧曾屯駐日本關東軍三個師團,計13萬多人,17萬中國勞工的冤魂長眠在這裡。國家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為東寧要塞題詞,“勿忘國恥,強我中華”。

火山口原始森林簡介

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距市中心92公里,東南毗臨鏡泊湖國家風景名勝區,東靠唐代渤海國遺址。森林蓄積量100萬立方米,景區面積8965公頃,其中水面417公頃,是一個以湖光山色為主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是集森林生態環境、森林保健功能、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生態公園。

距今一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了七個直徑大小不等的火山口及岩漿流淌形成的地下熔洞群。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闊葉紅松林是森林演替的頂極群落,俗稱“地下森林”,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園內的小北湖,同鏡泊湖一樣都是典型的高山偃塞湖。

公園內不僅名勝景點多,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門類齊全,已被國家列為珍稀保護動物的鳥類有15種,占全省總數的70%;獸類10種,占全省總數的27%。已被列為世界瀕臨保護鳥類紅皮書的中華秋沙鴨,全國僅200隻,小北湖就占40隻。在小北湖生長的荷花,被專家確定為黑龍江紅蓮,距今已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被稱為“生物界的活化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