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渡淮
八月十一日渡盱眙,過泗洲,順風如飛。
船旗袞袞徑長淮 ,汴口人看撥不開。
昨夜南風浪如屋,果然雙節下天來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淮:指淮河,當時是以淮河為宋金的疆界。
②盱眙(xū yí):縣名,在今江蘇省西部。泗州:州名,治所在今江蘇省宿遷縣東南,當汴水入淮之口,為南北交通衝要,宋金通使取道於此。
③袞袞(gǔn gǔn):連續不斷。陸游《遣興》詩:“愁袞袞來疑有約,眷堂堂去恨無情。”徑:直接經過。長淮。指淮河。
④雙節:中國古代朝廷使臣離開京城,皇帝會授給使臣兩個符節,就是信物,使臣憑藉符節出國辦理國事。節,指的是符節。
白話譯文
八月十一日,乘船渡盱眙,過泗洲,順風而行速度如飛。
宋朝出使的船隊直抵淮河,汴口百姓擁作一團爭看使者。
昨夜南風掀起如山的河浪,天朝皇帝果真派遣使節來了。
創作背景
范成大於乾道六年(1170年)閏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寫了七十二篇七言絕句和一卷日記《攬轡錄》,這首詩是其中第一首。范成大從臨安出發,八月十一日抵達泗州,進入汴口,當地百姓萬人迎看,范成大感奮不已,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船旗袞袞徑長淮”,這一句描繪了宋使船隊抵達泗州時的情景:插滿旌旗的船隊首尾相連,直抵淮河。宋、金自紹興和議後,兩國的臨時邊界便已南移至淮河沿岸。
“汴口人看撥不開”,這一句寫當地百姓爭先恐後迎接大宋使者的場面,大家擁擠在河岸邊,都爭先恐後地去看宋朝使者,推都推不開。
“昨夜南風浪如屋,果然雙節下天來”。這兩句是說昨夜大風從南而來,淮河浪掀起有山丘那般高,不想朝廷果真派使節來了。用大風河浪等景象襯托“天朝”使者的到來。
在汴口,作為“天朝”使者,一種肩負國家使命的責任心使范成大感到莊重而威嚴。當他看到自己的使船馳進宋朝官兵蹤跡罕至的中原地區而引起轟動、萬人迎看時,那種被朝廷委以重任的自豪感和以“天朝”為依靠的自信心便油然而生。這對於長期生活於上層社會的范成大來說,是很自然的。這首詩的基調激進高昂,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積極奮進的精神。
這首詩是使金七十二組詩的第一首,但它在思想情感上與其它使金詩有所不同。因為,隨著詩人北上,足跡深入滄陷區,這種以朝廷為倚靠的自信心就漸少漸消。代之而起的,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因擺脫了江南畸形繁華、歌舞昇平假象的蒙蔽所產生的對趙宋統治者的不滿。
名家點評
民國熊柏畦《宋八大家絕句選》:“這首寫使節過淮的浩蕩聲勢,萬人爭看的熱鬧場面,寫得氣概赫然。天使威嚴,儼然在目。”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