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馬、軍士、兵器、蕃族、馬鞍。
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第六冊,頁3049,故宮書畫錄(卷四),第二冊,頁284,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十一冊,頁175-178。瑪瑺為清軍平定西域戰爭的立功者,隨副將軍富德討伐準葛爾部,深入敵陣棄坐騎負傷應戰,後升護軍統領。卷後為乾隆御筆頌揚瑪瑺事跡,並下令描繪瑪瑺事跡以為表揚。畫中瑪瑺箭正要上弓,前方敵人已中一箭,地上掉落另一箭,正是瑪瑺以三箭治敵的經過。根據乾隆御題,知此畫成於1759年(己卯年)。
藝術賞析
郎世寧(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義大利米蘭人,十九歲時加入天主教耶穌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由葡萄牙派抵澳門,轉赴廣州北上京師。郎氏深得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喜愛,擅長人物肖像、花鳥走獸,注重物象解剖結構、光影效果及立體感,曾在宮中教導西方油畫和焦點透視法,並多次奉命為皇室繪製各種紀實畫。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軍勇士瑪瑺跟隨右副將軍富德率軍在呼爾滿(今莎車東北)平定回部叛亂,瑪瑺殲敵英姿煥發,奮勇衝殺,以三箭斃敵,後被敵所困,負傷仍堅持抵抗,因其戰役的特殊表現,升為護軍統領。同年六月郎世寧奉旨為他畫臉像,後又畫了此張手卷。
據1760(乾隆二十五年)《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曾將“現畫瑪瑺得勝圖,著在紫光閣貼”。此圖捨去背景,以寫真技法生動刻畫出瑪瑺及被射殺回部兵士形象。在藝術表現及歷史記錄上,均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清軍平定新疆回部,瑪瑺於呼爾璊立殊勛。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高宗作歌志其事,命郎世寧繪瑪瑺斫陣之英姿。
作者簡介
郎世寧(1688—1766)是義大利人,生於米蘭,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到中國,隨即入宮,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乾隆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