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對人教誨的敬辭。《後漢書·趙壹傳》:“冀承清誨,以釋遙悚。”晉陶潛《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待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矣。’”清林則徐《致龔定盦書》:“月前述職在都,碌碌輭塵,刻無暇晷,僅得一聆清誨,未罄積懷。”
對人教誨的敬辭。《後漢書·趙壹傳》:“冀承清誨,以釋遙悚。”晉陶潛《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待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矣。’”清林則徐《致龔定盦書》:“月前述職在都,碌碌輭塵,刻無暇晷,僅得一聆清誨,未罄積懷。”
梁清誨,男,漢族,1956年3月生,四川自貢人,自貢師範專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專學歷,1976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人物履歷 任免信息 社會兼職 主要著述 獲得榮譽韓全誨(?-----903年),唐代宦官。宦官韓文約的養子,任右神策軍護軍中尉,與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有深交,天復元年(901年)幽禁唐昭宗,天復三年(90...
簡介 相關資料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王弘誨,字紹傳,號忠銘,廣東瓊州府(現海南省)定安縣人,生於公元1541年,於公元1617年病逝於定安老家,享年76歲。卒後被朝廷贈太子少保,賜祭葬。王...
人物事跡 履歷生平 學術成果 人物故居 人物傳說高從誨(891年—948年),字遵聖 ,南平武信王高季興長子 ,五代十國時期南平國第二任君主。高從誨初仕後梁。高季興建立南平國後,任命其為馬步軍都指揮使...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釋誨》是一篇取自本集後《漢·蔡邕傳》《藝文類聚》二十五的戒訓文。
趙從誨,男,清朝時期人物,燕懿王趙德昭孫,清源郡公趙惟和子。
人物簡介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家族世系「四種清淨明誨」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楞嚴經》中提出的一種理念。
悟後起修 斷淫心 斷殺心 斷偷心 斷妄語明年,朗果自定州鎮宣武,辟韋重掌書記。 重將行,處誨告以所夢。 明年,處誨轉刑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