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50160
名稱: 清膽利濕湯
組成: 木香3錢,鬱金3錢,柴胡3-5錢,黃芩3錢,木通3錢,梔子3錢,車前子3錢,茵陳5錢,大黃3錢,半夏3錢。
出處: 《新急腹症學》。
主治: 濕熱型膽系感染。
清膽利濕湯是一種中醫藥劑,由木香,鬱金,柴胡,黃芩,木通,梔子,車前子,茵陳,大黃,半夏組成。主治濕熱型膽系感染。
編號: 50160
名稱: 清膽利濕湯
組成: 木香3錢,鬱金3錢,柴胡3-5錢,黃芩3錢,木通3錢,梔子3錢,車前子3錢,茵陳5錢,大黃3錢,半夏3錢。
出處: 《新急腹症學》。
主治: 濕熱型膽系感染。
清膽化石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千家名老中醫妙方秘典》。具有硫肝利膽,散結止痛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口苦脅痛,寒熱往來,嘔吐苦水,或面目發黃等。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蒿芩清膽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劑,具有和解少陽,清膽利濕,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少陽濕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黏,甚則乾嘔...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蒿苓清膽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功用是清但利濕,和胃化痰。
出處 組成 用法 主治 方解中醫學術語,古病名。最早出自於《黃帝內經奇病論篇第四十七》。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
歷史沿革 名詞解釋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病因 病機膽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膽病,為臨床常見證候之一。本病病機主要是氣滯、濕熱、膽石、瘀血等導致膽腑氣鬱,膽失通降。病位在膽腑,與肝胃...
概述 病因病機 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濕熱病,一作濕溫。見於《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以夏秋為多見。臨床以始惡寒,後但熱,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為提綱。其病因感受...
濕熱病篇 作者簡介溫膽湯,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之功效。主治膽郁痰擾證。膽怯易驚,頭眩心悸,心煩不眠,夜多異夢;或嘔惡呃逆,眩暈,癲癇。苔白膩,脈弦...
利濕藥,以通利水道、滲泄水濕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藥物性平,甘淡滲泄。主入膀胱、脾、腎經。
利濕藥概述 利濕藥分類 使用方法 套用方法 現代研究膽脹是指膽腑氣鬱,膽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膽脹為肝膽系病證中常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與西醫學所稱的慢性膽囊炎、慢性膽管炎、膽石...
名詞解釋 歷史沿革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病因 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