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翡翠雙龍帶鉤

清翡翠雙龍帶鉤

此件翡翠雙龍帶鉤,系以整塊翠玉雕制而成,色彩鮮翠、質地溫潤。採用鏤雕技法,雕出一對螭龍,龍身盤鏇飛騰雲間,生氣盎然,充滿活力。透雕工夫熟練卓絕,線條顯得自然流暢。宛轉曲折處,無絲毫滯澀之感,讓人有刀至意亦至的感覺。器面拋光功夫極為精到,充分表現出玉質絕佳的透明感,是質美工巧的上乘佳作。“帶鉤”是革帶的帶頭,又名犀比。是中國古代特殊的服飾器。它有玉制、銅製及鐵制等,而以玉帶鉤起源最早。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中曾發現類似玉制帶鉤的玉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清翡翠雙龍帶鉤
清翡翠雙龍帶鉤清翡翠雙龍帶鉤

【材質類別】文物、玉器
【製作年代】清代
【文物現狀】現藏台灣歷史博物館
【器型規格】長10公分;寬3.5公分

器物簡介

清代服裝,仍保留著滿人服飾傳統,因此白玉、青玉所制各式帶鉤品類極多。此件翡翠雙龍帶鉤,系以整塊翠玉雕制而成,色彩鮮翠、質地溫潤。採用鏤雕技法,雕出一對螭龍,龍身盤鏇飛騰雲間,生氣盎然,充滿活力。透雕工夫熟練卓絕,線條顯得自然流暢。宛轉曲折處,無絲毫滯澀之感,讓人有刀至意亦至的感覺。器面拋光功夫極為精到,充分表現出玉質絕佳的透明感,是質美工巧的上乘佳作。[1]

相關資料

翡翠就是綠色硬玉。質地堅密、細緻瑩潤;顏色有濃綠、淡綠和白色。在中國主要產於雲南的保山及騰衝。
帶鉤”是革帶的帶頭,又名犀比。是中國古代特殊的服飾器。它有玉制、銅製及鐵制等,而以玉帶鉤起源最早。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中曾發現類似玉制帶鉤的玉器。春秋時期,帶鉤日漸普遍,戰國以後以迄漢代,系帶鉤成為一種流行,各種造形與紋飾爭奇鬥豔。由於帶鉤和草原遊牧民族騎馬的服飾有關,騎馬之時肯定要用來鉤連腰帶;而中原在戰國趙武靈王時,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因此帶鉤可能源於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並從此成為中原不可少的服飾配件。
傳世最多的帶鉤是漢代的錯金或錯銀銅帶鉤。玉帶鉤,歷代都有,但數量不多。[1]

器物功用

帶鉤是中國古代特殊的服飾器,騎馬時要用來鉤連腰帶。[1]

參考資料:

1. 台灣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h.gov.tw/zh-tw/History/Content.aspx?Para=13|13|79&unkey=32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