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紫檀雕花寶座

清紫檀雕花寶座

寶座或稱御座,屬宮中御用之物,為宮廷大殿上皇帝使用的特殊扶手椅。明代《遵生八箋》載:“默坐凝神,運用需要座椅,寬舒可以盤足後靠,使筋骨舒暢,氣血流行。”說的就是寶座。

基本信息

(圖)清紫檀雕花寶座清紫檀雕花寶座
【名稱】清紫檀雕花寶座
【類別】家具
【年代】清中期
【文物原屬】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107.5cm,長177cm,寬80.5cm
寶座紫檀木制,面上三屏風式座圍,靠背及兩側扶手攢框鑲楠木心,平雕萬字紋錦地,錦地之上浮雕西洋風格的卷草紋。座面席心軟屜,面下有極窄的束腰與牙條,系一木連作。牙條與腿足亦滿雕西洋卷草紋。三彎式腿,上節雕展腿,下節外翻足,足下承托泥。此寶座造型美觀華麗,雕工一絲不苟,為清代家具中之藝術精品。

意義

(圖)清紫檀雕花寶座清紫檀雕花寶座

寶座或稱御座,屬宮中御用之物,為宮廷大殿上皇帝使用的特殊扶手椅。明代《遵生八箋》載:“默坐凝神,運用需要座椅,寬舒可以盤足後靠,使筋骨舒暢,氣血流行。”說的就是寶座。
此寶座為紫檀木籹,三屏式座圍,靠背搭腦為西洋花瓣,由雙鳳拱衛。中間高,兩邊稍低,座圍鏟地高浮雕西洋花卉。鼓腿和彭牙處則飾夔鳳與西蕃蓮紋,下承托泥。此寶座集中西文化為一身,富麗奢華的洛克可風格盛行歐洲,也倍受清帝青睞,故清宮藝術品多有體現。保存品相良好,包漿乾淨漂亮,為傳世清代紫檀家具中的上品。
高116 cm長124 cm寬81 cm

名詞解釋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等地有少量出產。其木質堅硬,體重,入水即沉,沒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故極珍貴。紫檀木的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其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美觀。《博物要覽》稱:“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國古代使用紫檀木製作器物歷史悠久,東漢末年已見於記載,唐代宮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記載。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寵愛。清代,紫檀木大量進入宮廷中,為內務府造辦處用於製作清宮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備材料,同時一些富商大賈之家也多使用名貴的紫檀木製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搭腦

裝在椅背或衣架之上用於連線立柱和背板的構件。椅背搭腦一般正中稍高並略向後卷,以便人們休息時將頭搭靠其上,故名。

靠背

亦稱欹床。中國傳統家具中的一種坐具,現已很少見。其形式猶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種無座腿甚至無座面的坐具。其背後安有可以撐放的活動支架,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調節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說:“靠背以雜木為框,中穿細藤,如鏡架然。高可二尺,闊一尺八寸,下作機扃,以準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適情,甚可人意。”宋、明繪畫中也可見到此種坐具。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稱。原是須彌座上梟與下梟之間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條之間縮進的部。束腰是我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樣之一。

牙條

很多家具在立木與橫木的支架交角處多運用形式不同的牙子來裝飾。這種牙子中長而直的稱為牙條。

三彎腿

明式家具腿足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其腿部從束腰處向外膨出,然後內收,至下端又向外兜轉,形成三道彎,以形取名,故名三彎腿。

托泥

傳統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著地,另有橫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稱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還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見於條案、幾類等傳統家具,以增穩重之感。

【相關連線】

故宮博物院、清、紫檀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