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河鎮木版年畫,產生於山東惠民縣清河鎮,是從濰坊和天津引進後經加工修改而成,清河鎮木版年畫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起源
據清河鎮王氏、張氏、樊氏家譜記載,[2]清朝乾隆6年(公元1742年)始印製木版年畫,由王姓始祖王畫三從天津薊縣經由河北棗強帶來清河鎮的,並帶動了清河鎮其他姓氏製作年畫,後經當地老藝人加工創作,形成了清河鎮木版年畫獨有的特色,並逐漸走向繁榮。至光緒年間發展到鼎盛,成為深受魯北地區民眾喜愛的藝術形式。每至廟會集市,來自周邊縣市的畫商臨街設攤,當地的畫商大都沿街開店,也有少數設攤的,大街小巷畫店林立。至清道光二十年,清河鎮已有福星、福利、福泰、永盛、同盛、廣盛等大小畫店30余家。到光緒年間鼎盛時達到65家。畫店內外裝飾一新,並掛滿自己的畫樣,畫店門外彩燈高懸、牌匾輝煌,喜迎前來訂貨的畫商。清河鎮木版年畫的興盛與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清河鎮是惠民縣五大古鎮之一,位於南北交通要道的黃河北岸,自古為商家重地。當時有渡口、站房、還有貨場、煤場,貨船雲集,經濟和文化都十分活躍。當時該鎮有十四條街,十日內便有四個集市。有大小客棧40余家,還有酒店、茶莊、當鋪、車行等。有大小寺廟8座,廟會非常熱鬧。題材
清河鎮木版年畫的取材和內容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思想追求、風俗信仰、審美觀點、生活需求,其表現內容豐富,題材主要有避邪納福、瑞祥吉利、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小說戲劇等。它根植於民間的土壤之中,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反映了人民美好的願望。
清河鎮木版年畫色彩鮮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惠民清河鎮木版年畫與濰坊楊家埠、天津楊柳青的年畫同屬一脈。清河年畫取材廣泛,凡人們喜歡的人物、山水、花鳥、魚蟲、民俗等都可入畫,題材可分為相對獨立的五大類:門畫類,文的有福祿壽三星、五子登科,武的有秦瓊、敬德、關公、鍾馗等;喜慶吉祥類,如《同慶豐收》、《天官賜福》等;民俗風情類,反映日常生活景象,如《男十忙》、《女十忙》、《漁家樂》及《老鼠嫁女》等幽默年畫;小說戲文故事類,如《打金枝》、《空城計》、《盜仙草》、《寶蓮燈》等;雜畫類,有燈畫、布畫、花鳥字、插圖版畫、瓷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