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江是湖北省內僅次於漢江的長江一級支流,《清江水污染防治研究》系“清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研究報告,全書在實地考察和綜合調研基礎上,總結了清江流域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總體現狀,分析了水系、水資源和水文特徵,評價了流域生態環境現狀,闡述了水環境質量和水污染來源;根據水環境容量和保護目標,設計了清江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了水環境保護的具體對策。
《清江水污染防治研究》可為地方政府制定發展和保護規劃提供決策參考依據,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環境科學、環境保護、城鄉規劃、水利工程專業師生和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序
前言
1 總論
1.1 指導思想
1.2 規劃原則
1.2.1 治理污染,消除隱患
1.2.2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1.2.3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1.2.4 技術多樣,因地制宜
1.2.5 加強執法,轉變職能
1.3 研究依據
1.4 研究範圍與期限
1.5 規劃目標
1.6 水質目標
2 流域自然條件
2.1 清江的形成與演變
2.1.1 清江形成
2.1.2 清江演變
2.2 清江流域自然條件
2.2.1 流域水系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質結構
2.2.4 氣象氣候
2.2.5 降水特徵
2.2.6 暴雨洪水特性
2.2.7 徑流與泥沙
2.2.8 土壤類型
2.2.9 植被
2.2.10 水土流失
3 流域社會經濟條件
3.1 區域與人口
3.2 土地利用
3.3 經濟狀況及綠色農業資源
3.4 水電開發
3.5 交通條件
3.6 旅遊
4 生物和生態條件
4.1 流域生物多樣性
4.1.1 動物多樣性
4.1.2 植物群落種類組成與物種多樣性
4.1.3 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對策
4.2 清江流域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
4.2.1 流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4.2.2 對策
5 水資源評價
5.1 水資源分區
5.1.1 水系自然特徵
5.1.2 水資源分區
5.2 河流水文特徵
5.2.1 幹流水文參數
5.2.2 主要支流的水文參數
5.3 主要水庫水文特徵
5.4 流域水資源和水量平衡分析
5.4.1 主要水文要素分布規律
5.4.2 水資源量計算和評價
5.4.3 清江流域水資源使用量分析
5.4.4 清江流域水量平衡分析
5.4.5 以水電為主的水資源開發利用
5.4.6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的環境影響分析
6 水環境質量調查與評價
6.1 清江流域水質現狀監測及評價
6.1.1 評價方法
6.1.2 水質現狀監測及評價
6.2 水質變異規律
6.2.1 主要監測斷面污染物時間分布變化
6.2.2 主要監測斷面污染物空間分布變化
6.3 主要庫區富營養化狀態評價
6.3.1 評價方法
6.3.2 評價結果
6.4 主要結論
6.4.1 清江水質現狀評價
6.4.2 主要庫區富營養化狀態
7 水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7.1 清江流域污染源調查和評價
7.1.1 點源污染
7.1.2 面源污染
7.2 污染源排放負荷分析
7.2.1 污染結構分析
7.2.2 污染分布分析
7.3 主要結論
7.3.1 水污染特徵
7.3.2 水環境問題
8 水污染預測與水環境容量估算
8.1 水污染物排放量預測
8.1.1 預測方法
8.1.2 人口增長預測
8.1.3 經濟成長預測
8.1.4 清江流域污染物排放量預測
8.2 水環境容量的計算
8.2.1 水環境容量計算方法
8.2.2 理論水環境容量
8.2.3 有效水環境容量
8.2.4 有效環境容量區域分布
9 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案
9.1 總量控制基本理論
9.1.1 總量控制的優點
9.1.2 總量分配原則
9.2 清江流域環境容量分配方案
9.2.1 總體情況
9.2.2 按行政區劃的環境容量分解
9.3 方案評價
9.3.1 方案比選
9.3.2 總量控制指標執行
10 水污染防治的目標與任務
10.1 目標
10.1.1 總體目標
10.1.2 水質指標
10.1.3 污染控制指標
10.2 任務
10.2.1 強化工礦企業污染防治,預防重大污染事故
10.2.2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控制城鎮污染
10.2.3 加強環境綜合治理,控制農村面源污染
10.2.4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
10.2.5 加強立法與監管,建立長效保護機制
11 保障措施
11.1 健全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分工
11.2 嚴格標準體系,完善相關法規
11.3 提升監管能力,切實強化執法
11.4 利用價格槓桿,完善收費制度
11.5 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11.6 引入市場手段,創新運營機制
11.7 加強科技攻關,推廣適用技術
11.8 夯實前期工作,強化項目管理
11.9 促進公眾參與,開展輿論監督
主要參考文獻
彩圖
·收起全部<<
前言
清江是湖北省境內第二大長江支流,發源於湖北省利川市齊岳山,流經利川、鹹豐、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鶴峰、五峰、長陽、宜都10個縣市,幹流全長423 km,於宜都市注入長江。清江流域面積16 749 km,人口301萬,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35%左右。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清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礫。蜀人見其清澈,因名清江”。
清江流域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和濃郁的民族文化,有獨具土家族特色的吊腳樓、風情怡人的巴山舞,還有優美動聽的清江號子,被世人著稱為“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畫廊”。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呈垂直變化的氣候特點,域內森林密布,礦產門類齊全,農業資源豐富。清江總落差達1430 m,水力資源蘊藏多達5000×10kW。僅水布婭一隔河岩一高壩洲三級水電站梯級開發,裝機總容量就達到了3.2×10~3.5×10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