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清史”著重強調了清朝與眾不同的滿州元素,傾向於從邊緣的觀點審視清史;或從滿洲及清的形成,八旗制度的內部結構及其作用等,來判定清朝有別於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徵;或將清朝置於內亞這一空間,放大可汗體制對清影響,頗有借鑑意義。但其否認滿族的漢化過程,否認滿漢之間的民族融合與文明共生,顯然還值得商榷。本書除選輯國外“新清史”的代表性論著,還匯集國內學術界的相關論述與評議,對前者的某些理論進行剖析,期待以此深化中國史尤其是清史研究。
摘要
最近的研究顯示,控制清朝政府者是由八旗貴族和宗室王公組成的征服精英,而非漢族士大夫,這些征服精英的地位高於漢族官僚。近年來對八旗駐防的研究也深化了我們對文官官僚機構之外的軍事機構的了解。無論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抑或漢軍八旗,皆為有特權的世襲精英,他們的頭銜以及躋身仕途之門源自他們的祖先在滿洲征服時期的功績。在前朝掌握著宮廷行政權力的宦官,在有清一代被內務府的上三旗包衣所監視管理。清朝統治者利用征服精英來管理行政事務,在邊疆地區的行政要職上多任命征服精英而非漢族官僚。
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掌握著決策權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由八旗貴族和八旗官員組成。白彬菊在研究軍機處起源時也指出,在順治(1644—1661年在位)和康熙(1662—1722年在位)兩朝,滿族官員的數量要超過漢族官員。雍正帝(1723—1735年在位)創建了新的內廷機構一軍機處,在其中任職的都是雍正帝的親信。通過使用內廷機構來經營西北地區平準的軍事行動,清朝皇帝削弱了外朝官僚機構對於皇權的制衡,將參與決策權在一小撥皇帝的親信大臣之中。儘管外朝官僚機構最終能夠侵蝕並削弱了內廷機構的權力,使得軍機處逐漸制度化,但是官僚機構始終無法成功掌控軍機處官員的任免權。乾隆帝多次任命與皇室有姻親關係的八旗貴族供職軍機處:在乾隆朝,軍機處的滿族官員的數量比漢族官員多出73%。
作者簡介
劉鳳雲,黑龍江哈爾濱人,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應邀到日本東海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做訪問研究員,並進行合作研究。著有《清代三藩研究》、《吳三桂傳》、 《明清城市空間的文化探析》等。
目錄
再觀清代
——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捍衛漢化
——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
中國皇權的多維性
也談滿族漢化
清八旗的種族性
誰是滿洲人?
——綜合書評
杭州旗人和他們的漢人鄰居
——一個清代城市中民族關係的個案
從族譜編纂看滿族的民族認同
關於15—17世紀東北地區民族關係的幾個問題
——以滿洲民族共同體的發展為視角
清朝皇帝的中國觀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
理解民族國家?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考察
——兼論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係
我看“大一統”歷史觀
“後16世紀問題”與清朝
世界史及清國中國的內亞因素
——美國學術界的一些觀點和問題
滿族統治下中國的研究新進展和亞洲帝國的歷史書寫
從內亞到江南
——評張勉治《馬背上的王朝》
滿文檔案與“新清史”
“新清史”
評《滿洲之道》
新清帝國史
“新清史”英文論著索引(1987—2006)
後記
基本信息
ISBN編號: 9787300124247出版時間: 2011-01-01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數: 440版次印次: 1-1作者: 劉鳳雲 劉文鵬開本: 16開裝幀: 平裝印數: 1字數: 410 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