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器物名稱】清康熙掐絲琺瑯番蓮紋盒[1]
【材質類別】琺瑯器
【製作年代】清代康熙
【文物原屬】宮廷御用,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高:7.4公分,口徑:10.8公分。
器物簡介

紋飾之美
蓋頂圈鈕內掐絲填藍團壽紋,器表裝飾轉枝番蓮紋,枝上的卷鬚采雙鉤掐絲表現,開乾隆朝以雙鉤掐絲莖與卷鬚的先河。上層的番蓮花瓣中分,與清初瓷器上的雙犄牡丹紋飾相似,再加上綠中泛藍的釉色,均為清初掐絲琺瑯的特色。[2]器物功用
此盒在器身兩側鑲銜環鋪首,兼具觀賞與實用價值。[3]琺瑯器注
中國人習慣於將塗飾在金屬器物表面的玻璃質稱為琺瑯釉。琺瑯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鹽類。需與不同材質的胎體結合,因此在製作技術上要兼顧釉與胎兩者的理化性質;也就是說,這些釉至少應調配到膨脹係數比胎質的小,同時熔點比胎質的低,才能完整的附著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觀。琺瑯器即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