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小花樓木織機

清小花樓木織機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長6米,高5米,寬1.5米。這是清代道光年間的蜀錦花樓木織機,距今200多年歷史,是經過幾代工匠們生產實踐改進而成的織機,全國僅存3台,中國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館、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各存1台,這是目前唯一能進行生產操作的一台。現收藏於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文物介紹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收藏的是目前唯一能進行生產操作的一台。 蜀錦花樓木織機分上下兩層,操作時需要兩位工人共同進行。機下織緯的稱為投梭工,投梭的工人要完成投梭、打緯的動作,同時還要協調地踩腳踏竿以形成素綜片的開口。坐在花樓之上的工人叫挽花工,挽花工坐在花樓上按照花本預先編制的組織規律,依次拉動牽線,提升線綜及相應起花的經線運動。上者提一經線,下者投一梭,打一次緯,一經一緯循環往復織出蜀錦。

古時織工織錦,投梭工與挽花工要依一定的口訣唱歌,互相依此節拍進行協調操作:拉牽、踏綜、投梭、打緯,邊唱邊織。“梭過之後,居然花現”。兩位工人同時操作,一天只能完成7~8厘米的蜀錦,成語“寸錦寸金”正是這項古老傳統技藝的最好詮釋。

蜀錦花樓木織機的織物幅寬一般為78~80厘米。對產品品種的適應範圍較廣,近代的產品變化更多,可以緯線起花,亦可以經線起花。地紋組織也更為多樣化,緞紋組織的廣泛套用加上多色緯線顯花的多種工藝,使蜀錦更加光彩奪目,譽滿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