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寶座,亦稱“寶椅”,也稱“御座”,是一種體型寬大的坐具。發展歷史
明代以後,隨著皇權制度的不斷加強,寶座逐漸成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詞,成為帝王權威的象徵。再後來,人們甚至將帝王曾經坐過的任何一件坐具,都冠之以“寶座”之名。清代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帝王的權威可謂達到了極至。宮規森嚴,約束甚繁。其中雍正元年曾下諭詣:“朕見新進太監,不知規矩,掃地時,挾持 笤帚,竟從寶座前昂然直走。爾等傳於乾清宮等處首領太監等,嗣後,凡有寶座之處,行走經過,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趨竄步方合禮節。”即是說,侍奉皇帝的大 小太監,不僅要竭誠盡力效力主子,就是對於主子坐過的寶座,亦必俯首躬身,急行而過,以示敬意,足以印證了寶座已成了帝王集權的形象圖騰和體現皇帝權威的 重要載體。
史料記載
據有關史料記載,傳說最早的寶座,本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據《支僧載外國事》云:“佛涅槃時自有七寶床從地中出。”有學者認為七寶床就是寶座之類的坐具,目前,有部分專家通過研究認定,寶座這種代表統治者最高權威的坐具是從域外傳來的,不論其說否正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寶座最初是由身份地位極高的人使用,在我國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據我國古代史料可以知,寶座在封建社會裡,不僅具有坐具的功能,本身也是一種用於陳設的鹵簿儀仗。據宋人吳自牧《夢梁錄》卷五《駕詣景靈宮儀仗》記載:“主上宿在慶殿致齋,……驅象二頭,各以宮錦為衾披之,以金裝蓮花寶座安於背中,寶座前,一衣錦袍人執銀壺……,跨頸驅行。”明代以後,隨著皇權制度的不斷加強,寶座逐漸成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詞,成為帝王權威的象徵。據《明史》記載,明神宗即位之初,宦官馮保竊權,“帝御殿,保輒侍側。”當時的吏部都給事中雒遵進言:“保一侍從之仆,乃敢立天子寶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見中官耶?”將宦官馮保立於皇帝寶座之側,視為褻瀆皇權的大不敬行為。再後來,人們甚至將帝王曾經坐過的任何一件坐具,都冠之以“寶座”之名。清時,帝王巡幸臣第,大臣們必預先在廳亭為帝後預備坐具,帝王起駕回宮後,此曾經為帝後坐息過的椅凳短榻等,都要用特製的黃緞套罩上,謹藏密室,尊曰寶座,永世供奉。寶座的寓意
到故宮參觀的人都會發現,寶座大多擺放在宮廷正殿明間的中心或顯要位置,單獨陳設。在寶座的背後還要放置一個較大的帶座屏風,兩邊放置角端、香筒,以及仙鶴蠟釺之類的器物,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皇帝端坐在寶座之上,俯視群臣,端坐於寶座之上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像(圖一)頗有一種“君臨天下”的優越感,充分體現了封建帝王通過寶座來達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清宮寶座擺放在太和殿內。太和殿為清帝舉行登基大典的地方,清制,國之重典,都要在此殿內進行。殿內面積兩千三百七十多平方米。內外裝修極為奢 侈,外梁、楣柱等都是採用貼金、和璽彩畫等作法,顯得金光燦爛,極盡豪華。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殿內的寶座採用的是鏤空髹金漆雕龍寶座,此為最高 等級的御座。這件寶座安設在七層台階的高台之上。左右有香幾、香筒、角端等陳設。椅後設有雕龍髹金屏風。在空暢、高大的殿內,顯得格外莊重肅穆。此寶座通 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橫158.5厘米,縱79厘米。座面上的椅圈,共有13條金龍盤繞在六根金漆立柱上,椅靠背分三格,上格盤金龍,頭部昂 首張口,高挑於椅背橫棖上部;中部浮雕雲紋和火珠,下格透雕卷草紋。背板兩邊飾以花牙,椅背搭腦部橫棖成橋樑形,兩頭挑出。座面下不採用椅腿、椅棖,而采 用須彌座的形式,設高束腰,四面開光透雕,正面為雙龍戲珠圖案,束腰上下刻蓮瓣紋托腮。此寶座前還設有腳踏一個,長70.5厘米,寬42厘米,高30厘 米。腳踏亦滿浮幅浮雕,高束腰,束腰中間鑲以紅色珠花,上下托腮為浮雕蓮瓣紋,四腿為三彎腿,足端為外翻馬蹄足,壼門式牙板上浮雕卷草紋,四腿拱肩處雕有 獸頭,腳踏紋飾、色彩、造型和寶座完全一致。這件寶座工藝精絕,整體氣勢雄偉,裝飾華麗,時代風格鮮明,極有代表性,是清代帝王皇權至上的實物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