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京口三山圖卷

清京口三山圖卷

清京口三山圖卷--【類別】:紙類文物、書畫,【年代】:清代, 縱26.5cm,三段畫卷分別橫96.2cm、80cm、88.5cm。由嚴繩孫等(1623—1702年)畫, 嚴繩孫,字蓀友,江蘇無錫人;張純修(生卒年不詳),字子敏,號見陽、見陽子、敬齋,河北豐潤人,官盧州知府;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號慎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清京口三山圖卷清京口三山圖卷
名稱:清京口三山圖卷
類別:紙類文物、書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清嚴繩孫張純修禹之鼎分段繪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縱26.5cm,三段畫卷分別橫96.2cm、80cm、88.5cm。紙本,墨筆。
此件作品無年款。首段為嚴繩孫所繪,鈐“繩孫”朱方印、“藕漁”白方印。中段為張純修所繪,鈐“見陽”白方印。末段左下角鈐“禹之鼎”白文印、“慎齋”朱文印,因此斷定此段為禹之鼎所繪。因畫幅上有張純修的收藏印“見陽子珍藏記”、“見陽書畫”、“神品”,尾紙有嚴繩孫題跋:“壬申夏五月似見陽老祖台長兄覽正”,推斷此圖畫完後歸張純修收藏。圖當繪於壬申年(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或之前,禹之鼎時年46歲。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春,禹之鼎因厭倦官場應酬,身心疲憊,正值當時刑部尚書徐乾學解職回籍,受其之邀,一同南下,遊歷江南,僦居太湖的洞庭東山,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才北歸京都。這一段時間是他創作較為自由的時間,作品也傳達出較為閒適、真摯的情感。
此圖卷共為三段,分別為嚴繩孫、張純修、禹之鼎所作。金山、焦山、北固山世稱京口三山,位於鎮江。畫面以同一視角描繪金山與焦山對峙江中的情景,均為墨筆寫意,雖風格各異,但都意在表現江南水鄉濕潤清秀的特質。嚴繩孫所繪寫意重於寫真,墨色乾濕濃淡層次分明,清雋雅逸。張純修所繪則突出江南多雨迷濛的特點,用筆濕潤,具有煙嵐之氣。禹之鼎所繪最為寫真,刻畫細膩生動,用筆淡雅秀潤。圖中金山寺寺宇樓台層層相接,一塔拔地而起直指雲天,“塔拔山高”,無論近觀遠眺,總見寺而不見山,有“寺里山”之說。江邊,帆影綽綽,人影剪剪。

作者介紹

嚴繩孫(1623—1702年),字蓀友,江蘇無錫人。早年為諸生,後棄去,以擅詩文名於時。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授檢討之職,尋遷右中允,曾參與撰修《明史》之事,分纂隱逸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辭官歸里,自號藕盪漁人。工書法,史載其6歲時即能作徑尺大字,片紙隻字俱為時所珍。其書以楷書最工,入晉唐人之室,兼擅畫。著有《秋水集》行世。
張純修(生卒年不詳),字子敏,號見陽、見陽子、敬齋,河北豐潤人,官盧州知府。擅山水,得董源、米芾之沉鬱,兼倪瓚之逸淡。因其收藏頗豐,故能得前人筆意。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號慎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暢春園。善畫人物、山水,尤精寫真。初師藍瑛,兼學宋元諸家。肖像畫面貌多樣,對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繪人物形神兼備,獨具一格,一時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畫在清代中期有“當代第一”之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