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瓷器
【年代】 清乾隆年間
【文物原屬】 宮廷御用瓷器
【文物現狀】 現存於世
【簡介】
直徑10.8cm。
乾隆帝好藝術,亦喜奇技淫巧,工匠們為了投其所好,以高超的手藝不斷在各藝術門類之間融會貫通,創造了許多新的品種。當時的各種仿木紋、仿竹器、仿象牙、仿漆器、仿玉器、仿石器及各類象生瓷紛紛出現,一時間裝飾手法極為豐富。這隻蓋碗即仿自漆器。
這種鮮艷的紅釉叫珊瑚紅,它與礬紅都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始燒於康熙朝,盛於雍正、乾隆朝。鐵元素對溫度極為敏感,溫度的細微差別都會對色調產生影響。此外,釉中雜質的多寡,釉的成分、厚度等因素也會影響色調。
該釉紅中閃黃,類似紅珊瑚的顏色,故而得名。其釉色光潤鮮艷,釉薄而細勻。除了作為單一的釉色外,它還被用作底色,以珊瑚紅為底色的瓷彩品種有珊瑚紅五彩、珊瑚紅地描金、珊瑚紅地粉彩和珊瑚紅地蓋雪等。這隻蓋碗上釉時採用吹釉的方法,這種方法又叫噴釉,多用於以雕琢為裝飾的器表。方法是:用一節竹筒,一端蒙上細紗布,蘸上釉漿後,對著竹筒的另一端用力吹氣,把釉吹於器表,反覆蘸吹,直至胎面施上一層厚薄均勻的釉為止。
雕漆是明、清兩代最主要的品種,數量很多,影響也很大,這隻蓋碗就是借鑑了雕漆的裝飾技法,初看之下,幾可亂真,極容易被誤以為漆器。
雕漆包括剔紅、剔彩、剔犀等多種。從傳世品來看,剔紅的數量相當多。剔紅又叫雕紅漆,常以木、金屬等為胎,然後在胎上髹二三十層(或更多)紅漆,待半乾時描上畫稿,再施以雕刻。看上去花紋隆起,深淺錯落,十分精緻華美。以這種效果來看這件仿漆器的瓷蓋碗,真有莫辨真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