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寧區淳化中學隸屬與江寧區教育局,是淳化街道一所普通中學。學校占地35.18畝。現有59個教學班,3819名學生,在校住宿3306名,190名教職工,專任教師134名。
基本設施
現有59個教學班,3819名學生,在校住宿3306名,190名教職工,專任教師134名。
學校行政
校長室
負責學校指導
教務處
負責教學以及教師的分配工作
德育處
負責學生的德育
總務處
管理學校食堂及總務業務事宜,對外接待工作
工 會
淳化中學工會組織
江寧區淳化中學工會委員會 | ||||||||||||||||||||||||
工會主席:焦學武 工會委員:馬玉龍 李公才 呂長鳳 周行志 | ||||||||||||||||||||||||
經審委員會: | 周行志 | 人 改 委 員: | 祁 長 保 李 公 才 | 校 團 總 支 委 員 | 沙麗莉 | 退 教 協: | 吳 華強 | 女 工 委 員 會: | 呂 長 鳳 劉 蓉 | |||||||||||||||
工會小組(四個) |
技術室
負責學校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建設工作
校長孫克君
學習經歷
1969年生,淳化中學副校長、支委。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92年7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專科學校政教系,
2000年獲黨校本科學歷,
2005年獲江蘇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
在校經歷
1996年任學校團總支書記,
1999年任政教處副主任,
2007年任德育處主任,
2008年任校長助理,
2009年任淳化中學副校長,
獲得榮譽
多次被評為鎮先進教育工作者,
2000年獲區先進教師稱號,
2006年度被表彰為“區四五普法先進個人”和街道“優秀共產黨員”。有一篇德育管理論文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兩篇論文獲省級三等獎,多年來一直從事畢業班政治課教學,教學業績突出。
2006年7月參加江寧區首屆“未來校長發展班”學習,
2007年2月被區教育局聘為首屆德育學科帶頭人。
2007年2月被區教育局聘為首屆德育學科帶頭人,2008年任校長助理,2009年任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2011年3月被區教育局選派赴上海掛職學習,2012、2015年再度被區教育局聘為德育學科帶頭人,曾擔任德育片長工作。2013年9月分管教學工作。2015年7月經組織考核,被任命為淳化中學校長。工作以來,多次被評為鎮先進教育工作者,2000年獲區先進教師稱號,2006年度被表彰為“區四五普法先進個人”和街道“優秀共產黨員”, 2012年被評為“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獲江寧區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多年一直從事畢業班政治學科教學,教學業績突出,一直超市均分,2013年被評為“江寧區先進教學個人。”
淳化線上
2009年學校被南京市教育局認定“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經過五年的不斷發展,2014年淳化中學被評為“南京市小班化示範國中”榮譽稱號,使學校躍上了更高的發展平台,學校先後獲得:
“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金獎”
“江蘇省平安校園”
“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銀獎”
“江蘇省校園網站評比一等獎”
“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
“南京市推進素質教育示範國中”
“南京市園林式校園”
“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
“南京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南京市優美綠化景觀學校”
“南京市百家優美校園”
“南京市陶行知教育實驗學校”
“南京市綠色學校”
“南京市節水型學校”
“南京市數位化校園示範學校”
“南京市示範心理諮詢室”
“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團總支”
“江寧區食堂管理精細化示範學校”
“江寧區校園安全法治工作先進單位”
“江寧區陽光體育特色校園”
“江寧區行風建設民眾滿意示範學校”
“江寧區個性課堂研究實驗學校”
“江寧區衛生工作先進集體”
“江寧區先進學校”
“江寧區教學質量‘目標獎’和‘超越獎’
“江寧區教育系統“六五”普法工作 先進集體”
“江寧區學籍管理先進學校”
“江寧區教師科研項目研究中心實驗學校”
近年來,學校以小班化教學實驗為平台,不斷踐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豐富學校辦學理念,努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在實驗的過程中,提出了“三平”(平民、平等、平生)的教育理念,確立了“三個走進”(讓我們的教育走進社區,走進家庭,走進孩子的心靈)這一辦學途徑,加強“三風”(校風:做最好的自己;學風:每天進步一點點;教風:發展每一個孩子)建設,從而實現“三個適應”(讓我們的學生能適應未來農村發展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能體驗幸福人生的未來生活需要)辦學目標,使得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小班理念與學校辦學有了具體的結合,使得實驗有了落實的保障。學校在小班理念和陶行知思想實驗過程中,以“讓我們的人生淳厚起來”來進行學校課程的整體設計,以“互動”做為實驗的中心思路,不斷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學校以“農村小班化‘班—家’互動德育模式的探索”為課題,利用各種形式,藉助多種平台,整合班級、家庭和社區的教育資源,生動活潑的開展德育工作,精心設計“升旗課程”、“家本課程”,提升了學生品德素養教育和班級文化建設等效果,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評價;以“小班化問題情境下互動課堂建設”為課題,積極推進小班化課堂建設。以問題來設計學習情境,以學生積極參與和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為指向,以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力為目標,科學構建各種課型的教學流程,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教學質量;以“適性的互動活動設計”為宗旨,積極開展適合每一個學生個性發展的校園活動項目。讀書活動、社團活動、定向越野等活動的開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化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