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老五股

深市老五股

深圳證券交易所在1990年12月開始試營業。而在深交所試營業之前,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以及深原野這5隻股票已經在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公開櫃檯上市交易,史稱“深市老五股”。20年過去了,這5隻個股中,有的出現連續虧損、有的已改頭換面,只有深發展、深萬科發展勢頭良好。這5隻個股當年的總市值尚不足今天的一隻中小盤股,但它們卻是燎原的星星之火,點燃了深圳證券市場的第一把火。

概況

深市老五股 深市老五股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2月開始試營業,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深原野等5隻股票先後誕生,由於這五隻股票於深交所試營業前就在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公開櫃檯上市交易,史稱“深市老五股”。

摘取深圳老五股1990年的股價數據可以看到,深圳老五股,基本上其上漲的周期是一致的,除深發展之外,萬科,金田、安達、原野四隻股票的主要漲幅都在1990年4月到10月期間,而深發展的上漲周期較長,是1990年初到當年10月,其中漲幅最大的為深發展,漲幅20倍,如果用5萬元投資深發展,從1990年初拿到10月份,中間持股不動,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可以賺取100萬元,如果5萬元平均分配買入五隻股票,則累計收益為11倍,也就是說5萬元平均投入五隻股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獲得的收益僅為55萬元。

深發展

情況:深圳股市000001號

情況:深圳股市000001號

隨著平安與深發展“聯姻”塵埃落定,這隻深市第一股未來將會怎樣,現在尚無人能說清。但是,深發展不僅金融改革的排頭兵,也是我國證券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我國金融史上占據重要一席。

1987年,我國第一家由國家、企業和私人三方合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深發展成立之後,在全國首次以自由認購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但由於公眾對股票的認識不夠,使深發展在股份制創業時期的工作進展非常困難。深發展的老員工都記得,當時希望儲戶能配售認股證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認股證經常被丟得滿地都是。有訊息稱,當時深圳市政府為了支持深發展發行股票,便讓黨員幹部帶頭買股。

當時的一則新聞顯示:某單位為完成發行任務,規定凡認購者每股個人出錢0.5元,單位補貼0.5元,非黨員每人1000股,黨員須認購2000股。有意思的是,這些被迫買了股票的人,日後都賺了錢。

發展 深發展1990年年初從20元拆細為1元面值,每股2.8元。櫃檯交易數據顯示,到1990年4月底已經上漲到了11元,4個月漲幅達到290%。 李先生1988年托朋友買到了原始股,短短几個月就賺了將近4000元,這在當時相當於大半年的工資,每天都能漲1%的感覺讓他至今難忘。而令他追悔莫及的是,後來因為急需用錢,不到半年就將這些股票都賣掉了。到了1993年深發展曾經達到60多元的高位,財富就這樣與李先生失之交臂。 終於,深圳“股瘋”引起了高層擔憂。

發展

1990年5月29日開始的半年內,“深圳限制漲跌停板10%”等多個利空政策出台。半年以來一直上漲的深圳股市從1990年12月8日開始掉頭向下,自此開始為期9個月的長跌。1991年8月,深圳股市幾乎崩盤。9月7日,深圳市政府決定救市。但當時救市資金只有2億,最後為撬起股市支點而選中了深發展。1996年,深發展更是成了滬深爭霸中深圳市場的一個“精神領袖”。 然而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洶湧而來,企業債台高筑波及銀行信貸安全,國內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直線上升,深發展也難以獨善其身。直到7年後,遇到美國新橋,深發展才重獲生機。到了2006年,深發展開始頻繁刊登業績預增公告。 新橋推出後,2010年6月29日,一心想將銀行做大的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宣布收購深發展,並獲得成功。根據兩行合併備考盈利預測,2010年,合併後的營業收入預計將達到約237億元,合併後的淨利潤預計將達到77.8億元;2011年營業收入將達到約290億元,合併後的淨利潤將達到95.5億元。正常經營情況下,2010年度及2011年度能實現的歸屬於合併後深發展的預測淨利潤將分別不少於76.2億元及93.4億元。

萬科A

情況:地產行業龍頭老大

情況:地產行業龍頭老大

長久以來,萬科A總是以老大的姿態出現,至今依然保持者滬深兩市地產行業總市值最大、綜合實力位於房產上市公司首位、深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等稱號。雖然今年的地產調控政策讓整個地產行業遭到重創,萬科A的股價一度跌破7元,但依然是深圳本地股的優秀代表。截至目前,萬科A復權價格達到605元,十幾年來最巔峰時期復權股價高達1859元,

發展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5月,1988年12月末萬科公開發行2800萬股,每股1元。當時,萬科的淨資產只有1324萬元。一位老投資者回憶道,當時知道股票、願意投資的人並不多。為了推銷股票,董事長王石曾親自帶隊上街,在深圳的鬧市區擺攤設點,有幾次甚至跑到菜市場裡和大白菜擺在一起叫賣。1991年1月29日,萬科A以14.58元的價格掛牌深圳證券交易所,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二隻股票。

發展

在造就了“股神”神話的同時,萬科也因證券市場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上市以後,萬科平均一年半擴股一次,從1988年股份制改造1300萬元的淨資產到今年淨資產達到400多億元。可以說,沒有證券市場就不可能有萬科。目前,該公司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龍頭,亞洲最大的住宅製造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公司產品以普通住宅為主,並且在精裝房領域深耕多年,產品口碑良好。公司目前逐漸將萬科品牌向二、三線城市拓展,在二、三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占公司土地儲備的80%以上。另外,公司已經探索多年的綠色建築、住宅產業化等領域均是房地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先發優勢。未來萬科將繼續領跑中國房地產業。

深金田

情況:重生遙遙無期

情況:重生遙遙無期

2010年10月25日,PT金田發布了關於預虧和不披露2010年第三季度報告的公告。公告中顯示,由於本公司生產經營長期處於停頓狀態,預計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繼續虧損。同時由於本公司經營班子已辭職,新班子至今未選出,故不披露2010年第三季度報告。這預示著,這隻曾經的深市“五虎將”之一深金田,重新回歸上市交易的道路依然未見光亮。

深金田的前身是深圳紡織代銷公司,成立於1984年6月。1988年2月開始進行股份制改組,1989年2月首次在深圳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特區證券公司掛牌。1993年5月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B股,同年6月29日B股上市。作為深市“老五股”之一,深金田曾經在證券市場叱吒風雲,有過年利潤超億元的業績。

發展從1995年開始,深金田業務範圍涉足面日益廣闊:房地產、能源電力、紡織、電腦磁碟、水電、超市、公路運輸等,但從歷年的財務報表來看,大多在投資不久後即步入虧損行列,成為“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投資能源電力和電腦磁碟也曾經一度為公司貢獻了不少的淨利潤,在美國方面的訂單逐漸減少後,也步入虧損行列,最後不得不低價轉讓。百貨業曾經是深金田投資的一個重要領域,投資1280萬元在武漢發起設立了武漢金田超市和武漢百貨連鎖商場,還是由於經營方面的問題,最後不得不在2001年3月,將49家店面做價430萬轉讓給武漢中百。

發展

1996年首次出現虧損,1997年微利,1998、1999年連續兩年虧損。2000年5月實施特別處理,2002年5月證監會宣布不受理深金田的恢復上市申請,深金田在證券市場的道路從此結束。值得注意的是,深金田自1991年上市一直到退市前,PT金田涉及官司104項,涉及的資產包括深金田的大部分項目,涉及金額14億元人民幣,僅財務負債即為11億元,累計欠息3億元,每年8000萬元的承重利息負擔,債務涉及7個地區、18個金融機構,造成深金田每股淨資產-1.770元。

深金田2010年中報顯示,由於公司的巨額債務,公司退市後所有資產均處於法院查封拍賣或待拍賣狀態,原下屬公司多數正在進行整頓或已停止運作。公司維持日常運轉的流動資金十分缺乏,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遭受嚴重影響。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37280萬元,負債總額343330萬元,每股淨資產-8.94元。

2009年11月,趙先生曾作為深金田退市投資者代表,對深金田公司做實地調研。他了解到,公司已無造血能力,只能依靠未來重組方對公司的資產注入以及債務重組拯救公司。這家曾經輝煌的上市公司,距離獲得浴火重生的日子還有很遠。

深安達

情況:變身ST國農

情況:變身ST國農

“深安達”原是深圳蛇口工業區內唯一的專業陸上貨運公司,1989年年底深安達股票開始發行。一反此前萬科、深發展無人問津的纏綿,搶購局面開始出現。面對洶湧而來的人群,發售部門決定每人限購3000股,短時間內500萬股深安達股票全部售罄。1990年的4月至6月,深市大幅上揚,深安達也從1.5元漲到了8元,僅兩個月就上漲了433%。

發展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與深金田一樣,在1996年和1998年,深安達發生了巨額虧損而戴上“ST”的帽子。但是幸運的是,深安達在2000年10月實現了成功轉身,深圳深港產學研發展公司受讓深安達大股東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持有26%的股權,成為深安達的第一大股東,深安達更名為北大高科。但之後北大高科經營業績逐年下滑。2005年2月,中國農業大學通過旗下的北京中農大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將北大高科第一大股東深圳北大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60%的股權收入。但2007至2009年ST國農依然連續3年虧損,公司面臨退市風險。幸運的是,該公司隨後公布的根據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該公司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顯示,公司200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5萬元,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對股票交易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獲得批准。

發展

今年三季報顯示,前9個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營業利潤2332萬元,基本每股收益也達到了0.11元。業內人士認為,數據顯示公司業績已經出現好轉,但是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公司田園風光項目驗收所致,未來前景仍具有不確定性。

深原野

情況:長期停牌第一例

情況:長期停牌第一例

很多老股民至今仍然記得,深圳原野公司“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廣告。正是這則廣告,讓懷著財富夢想的投資者為其日夜排隊搶購。深原野曾經創造了很多個第一,但是最令投資者難以接受的是,深原野成為了證券市場建立以來發生的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詐案。

發展 1987年6月,深圳市原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家註冊資金僅為150萬元的小公司,其中兩家國企占股60%,港資占20%,彭建東和另一個人各出15萬元,各占10%。經過6次股權轉換,到1989年3月,原野只剩下兩個股東,一是原隸屬於深圳市工業辦公室的新業服裝公司,占股份5%,一是香港潤濤公司,股份占比達占95%,彭建東為潤濤董事長。1990年2月,在彭建東的運作下,深原野以第一家中外合資上市公司的身份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後,從1990年5月25日至6月27日,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股價就上漲了210%。到了10月24日,股價已升到135.09元。

發展

很多最早的投資者還記得當年的情形,深原野是當時最令人瘋狂追捧的個股。投資者王女士回憶道,當時為了能夠申購到深原野,她與家人徹夜排隊。凌晨時證券公司門口就已經排起長龍。面對人山人海,主管部門緊急出動大批警察維持秩序,第二天早上證券公司開門時,人如潮水般涌動,把證券公司的玻璃櫃檯都擠碎了,香港媒體更為此次搶購所震驚。上市後,深原野更創造了數十倍的升幅紀錄,被深港兩地媒體封為“深圳股王”。

然而好景不長。1992年6月20日人民銀行深圳分行公布了對原野的財務檢查結果:潤濤公司將折合1億多元人民幣的原野公司外匯資金轉至潤濤公司及其海外關聯公司,有折合2億多元人民幣銀行貸款逾期不還。在這同一天,工商銀行起訴原野拖欠2000萬元人民幣及300萬元美元逾期貸款。

深原野的詐欺被揭露,7月7日深圳證交所責令其停牌,深原野也成為了第一家被長期停牌的上市公司。

後經過一年多的整頓,1993年在深圳市政府的主導下重組更名為“世紀星源”。1994年1月3日,更名為世紀星源的公司代替深原野出現在深圳交易所的行情板上,此時的世紀星源已經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與以前以紡織業為主的深原野毫無干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