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寧縣

淮寧縣

淮寧縣即現在的淮陽縣,轄21個鄉、鎮、場。面積1469平方千米,人口132.88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無霜期216天。

基本信息

龍湖

簡介

淮寧縣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西漢初以陳在淮水之北,置淮陽郡,不久置淮陽國,此淮陽之始。北齊改為信州,北周改為陳州,此陳州之始。宋宣和初升陳州為淮寧府,金復為陳州。元、明及清初皆沿用陳州,雍正十二年升為陳州府,置淮寧縣。民國初,即1913年廢府復縣,改淮寧縣為淮陽縣,後設河南省第七行政公署,轄淮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設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撤銷。淮陽保留縣治至今。

區內主要有紡織、食品、機械製造等行業。主要土特產有黃花菜、槐山羊、陳州驢等。旅遊景點有大汶口文化遺址、太昊陵建築群、龍湖、龍山文化遺址等。

淮陽地處淮海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聞名全國的農業大縣,盛產小麥、大豆、花生、棉花、玉米。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 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位, 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淮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工業迅猛發展 , 已建立以塑膠、紡織、食品、皮革、醫藥、化工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降解地膜、彩條布、 PVC 塑膠管、萬噸皂素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 PE 管材生產線等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並形成生產規模。西氣東輸燃氣管道過境 , 並在縣城西部開口, 一批 “氣代煤” 、“氣代油”項目, 正在籌建。

現代化的交通線路為淮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淮陽東靠京九, 西依京廣, 南臨漯阜, 北枕隴海, 距新鄭國際機場僅 180公里。漯界、阿深、周商、許毫四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境而過, 省際、縣際及城鄉公路四通八達。沙河樞紐工程的竣工, 使水上運輸由沙河入淮河、長江 , 直達南京、上海。全縣電力充沛 , 程控電話連線城鄉,直通國內外。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使古都淮陽蘊涵了巨大商機。

淮陽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居周口地區之腹。地理坐標位置:北緯33。20'至34。00',東經114。38'至115。04'。南北長56公里,東西寬40.6公里,東南、西北最大長度73公里,總面積1467.85平方公里。東與鹿邑、鄲城、沈丘三縣毗鄰,城關距鹿邑縣城66公里、鄲城縣城28公里、沈丘縣城槐店鎮57公里;西與周口市、西華縣接壤,城關距周口市30公里、西華縣城39公里;南隔沙河與項城、商水二縣相望,城關距項城縣水寨鎮38公里、商水縣城36公里;北與太康縣、拓城縣交界,城關距太康縣城33公里、拓城縣城毗里。縣城(城關回族鎮)距省會鄭州市214公里。

歷史文化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為國。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創下先天八卦和龍圖騰,燃升了人類文明的聖火。 5000年前,炎帝 神農氏在此建都始稱陳,嘗百草藝五穀,開創了中國農業的先河。 3000多年前, 周武王封舜後媯滿於陳,建陳國。道教始祖老子生於陳國苦縣 , 這裡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天下文官祖, 歷代帝王師"的孔子,曾三次來陳,為他儒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上古時代, 這裡一直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曾載《陳風》10首。歷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隱、張九齡、蘇軾、蘇轍、晏殊、范仲淹等文壇巨匠留下歌詠淮陽的千百名篇。厚重的歷史文化 , 構築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 , 有史可查的達 326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縣城所在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位於萬畝龍湖之中。占地 875 畝的太昊伏羲陵廟聳立龍湖北岸, 殿宇巍峨 , 金碧輝煌 ,位居全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輝相映,形成了11平方公里的龍湖風景名勝區,是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聖地。

厚重的歷史文化為淮陽留下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有史可查的達32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太昊伏羲陵廟,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莊嚴,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朱鎔基總理,虔誠謁陵之後,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民間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歷久不衰,初春時節,周圍五省數百縣市農民雲集進香,日均20萬人,歷時一個月;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太昊陵祭祀活動,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已列入我國非物資文化遺產.平糧台古城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唯一一座有史書記載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兩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遺址。考古發掘出九個“中國之最”,其中陶排水管道的出土,把我國城市建設歷史推進到4700年前,史學界稱之為“華夏第一城”,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價值的考古發掘”。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處,淮陽縣城所在地就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東漢時期的陳王劉崇墓,是至今考古發掘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磚石結構墓。

面積16000多畝龍湖,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領部族從甘肅天水沿黃河東下,在這裡擇水而居,繁衍生息,孕育了偉大的華夏民族,因此可以說,龍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湖。湖中景點眾多,全國獨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16處,形成“城在湖中、湖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畫中”的中原水城獨有特色,被譽為“中原明珠”、“內陸奇觀”。這是一片歷史之水、文化之水、神奇之水、神靈之水,《詩經?陳風》:彼澤之陂,有蒲有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是對3000年前龍湖美景的真實描寫,這裡奼紫嫣紅的蓮花,是商周時代留下的優良種群;茂密生長的蒲葦,曾是夫子“陳蔡絕糧”的充飢美食;絕無僅有的白龜,把羲皇“一畫開天”的傳說變成了史實;這裡蕩漾的每一片碧水,都倒映出中華民族數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七台八景聲名遠播。剪枝公園被稱為“淮陽獨秀”、“天下奇觀”。淮陽泥泥狗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俯拾皆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