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淮安市高教園區位於市區南部,京杭大運河南岸,淮海南路以東,寧連路以北,區域面積19平方公里。2002年11月經省政府立項批准,2003年4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淮陰工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淮陰商校、市委黨校先後入駐,在校師生近8萬人。
2007年3月,高教園區整體劃入淮安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管理。目前,園區建設正在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淮安藝術學校正在建設,淮陰衛校已完成規劃設計,即將開工建設。服務園區的市實小教育集團天津路國小和幼稚園已建成招生。淮安軟體園、南大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已建成投入使用,中科院水生所淮安研究中心、浙大網新淮安科技園正在規劃建設之中,園區正在構建高教園區產學研、經科教一體化平台。通過3—5年的努力,園區人口規模達20萬人,在校師生8—10萬人。
內設機構
規劃建設部高教園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工作職責
1、負責高教園區的規劃管理工作;組織編制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及規劃的論證、評審、審批、報批等工作;
2、負責高教園區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3、負責高教園區內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4、負責制定年度工程建設計畫並組織實施;
5、負責施工現場的綜合管理協調工作;
6、負責園區建設工程的招投標管理工作。
高教園區管委會科教發展部工作職責
1、負責高教園區三產服務業招商工作及招商項目的統計、編制、上報工作;
2、負責園區招商項目的宣傳和推介,招引市外高校來園區(獨立或聯合)辦學或建立科研機構;
3、負責園區校企對接工作,組織園區人才招聘活動和與高校合作的相關其它活動;
4、負責園區相關項目信息的收集、整理、跟蹤、洽談工作;
5、負責項目建設過程的相關協調工作。
高教園區管委會綜合管理部工作職責
1、負責市高教園區管委會日常事務的管理及綜合協調工作;
2、負責市高教園區管委會文字材料的草擬、檔案收發、傳遞、存檔;
3、負責與園區高校聯絡、協調工作;
4、負責市高教園區管委會綜合性會議的組織工作;
5、負責財務管理、行政後勤管理和內保工作;
6、負責市高教園區管委會機關黨建、宣傳和群團工作。
入駐院校
本科院校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
淮安校區為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由南京林業大學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創建,是一所具有全新理念和辦學模式的學院。校區規劃1327畝,總投資8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4-5年內建成,在校學生達13000人。一期投資3.5億元,占地500畝,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在校本科生2600人。學院教學設施齊全,生活環境優良,師資力量雄厚,課程教學主要由校本部教師完成。
淮陰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農學、理學類相結合的多科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故鄉——江蘇省淮安市區,校園占地面積2217畝。
學校現有在校普通本科學生近15000人,本科專業及方向 48個,設有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工程、建築工程、交通工程、外語、人文與社會科學、計算科學、設計藝術等 9 個系和生命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另設有一個公有民辦二級學院——江淮學院。
學校堅持以恩來精神育人,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現有教職工近1300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200多人,教師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00餘人。近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約400項,其中國家、省、市級項目220項,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19項,獲準專利16項,部分技術成果被推廣運用到全國許多省份。
學校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儀器設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省級品牌專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數位化製造技術省重點建設實驗室、電工電子和大學物理兩個省級示範實驗中心、機械基礎省級示範實驗中心建設點,有生物工程省級特色專業,以及多門省級精品教材。有淮安市 CAD/CAPP/PDM 培訓服務中心、淮安市信息安全與保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淮安市 ERP 實驗中心等11個市校共建平台。擁有館藏紙質圖書119萬冊,中外文文獻資料庫17個。
學校視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十分注重套用型人才的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積極開拓就業市場,為畢業生充分就業提供良好服務,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6%以上。學生在計算機等級考試、 CET-4 考試、考研等方面均取得較好成績,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各類科技競賽以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中,連續多年獲得殊榮。
學校為優秀學生和新生設立了獎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並提供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住宿費減免,以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校園環境優美,是江蘇省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是江蘇省和淮安市文明單位,並榮獲“江蘇省園林式單位”稱號。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管理規範、設施完善。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並與國外多個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已有多名師生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學習深造,學校長年聘請外籍專家來校教學。高職院校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信息產業廳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學校,始建於1978年,2001年獲準升格為高職院;2005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江蘇省首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院校;2007年,被遴選為江蘇省首批十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之一。
學院占地1080畝,現有在校生10000餘人,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0餘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000多萬元。現有專兼職教師513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121人。學院設7系1部,緊扣電子信息產業鏈設定電子裝備製造技術、電子產品製造技術等五大專業群共36個專業及專業方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居全省高校前列,2000、2004、2005、2006年連續四屆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是國內唯一一所獨立設定的以食品科學為特色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位於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故鄉——江蘇省淮安市。這裡交通便利,水運發達,新長鐵路、寧連高速、京滬高速、京杭大運河等穿境而過,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新興的交通樞紐、工業城市和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學院緊臨周恩來紀念館、吳承恩故居等名勝古蹟,環境清新優雅,文化氛圍濃厚,是青年學生求知讀書的理想學府。
學院現占地86.4萬㎡(合1269畝),總建築面積25.03萬㎡。現有教職工476人,其中專兼任教師361人,具有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學歷的126人(含在讀),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05人。擁有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食品、生物技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委員1人,省普通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骨幹教師4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1人,淮安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並擁有一大批工程技術專家和“雙師型”教師。學院長年聘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外籍教師進行英語、日語教學。2003年以來,面向江蘇、河南、福建、四川、陝西、內蒙古、黑龍江等13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餘人。
學院遵循“行知共舉、德技雙馨”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形成了“緊扣食品產業鏈,做強特色專業群”的鮮明辦學特色,構建了“目標導航、多元靈變、全程互動”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培養了一大批適應我國食品產業和相關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套用性專門人才。
學院實行院系兩級管理體制。設有食品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機電工程系、旅遊烹飪系、計算機套用技術系、經濟貿易系、會計學系、外語系等八個系。專業設定以門類眾多、產業鏈長的食品科學為特色,開設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生物技術及套用、生物製藥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旅遊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商務英語、套用日語等36個專業,基本上涵蓋了大食品行業的方方面面,社會需求量很大,畢業生供不應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室建設。現建有各類實驗、實訓室98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000餘萬元,其中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技術為教育部、財政部重點建設的國家示範性實訓基地項目,並建有多媒體教室41個、語音室20個。學院還與今世緣酒業、快鹿乳業、蘇果超市、東海糧油(張家港)等知名企業緊密合作,建有校外實訓基地70個。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全面實行“雙證制”。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輕工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和全國計算機、英語等考級點,可進行化學分析、食品檢驗、焙烤、釀造、微生物培菌、烹飪、餐飲服務、機械、電工等20多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鑑定和計算機、英語等科目的考級。畢業生動手能力強,適應崗位快,綜合素質高,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學院辦學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穩步提高。近三年來,學院教師共取得省、市科技項目39項,獲得經費支持89.57萬元,公開發表論文1100餘篇,主編、主審高職高專院校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7部,並有29項成果或論文在省、市評比中獲獎,有8項科研成果被企業轉化利用。學院相繼被授予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德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連續3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底,學院在教育部組織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是200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原江蘇省淮陰財經學校和江蘇省淮海工業貿易學校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校合併組建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位於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淮安,隸屬江蘇省教育廳。
學院下轄兩個校區:市區大治路老校區和高教園區新校區,占地面積800多畝,建築面積逾2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80萬元,圖書館館藏圖書56.3萬冊,現有教職工456人,有以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雙師為主體的教師近350人,全日制在校生8500餘人。設有會計系、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政法系、套用外語系、機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糧食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和基礎部10個教學系部,開設會計、會計電算化、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法律事務、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套用電子技術、糧食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商務英語等24個專業和註冊會計師、註冊資產評估師等13個方向,其中會計(含會計電算化)、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電氣運行與控制3個專業為省級重點示範專業。學院擁有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和省精品教材5門,建有122個校內實訓室,8個研究所(公司或中心),省級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1項。
學院遵循“厚德尚能,經世致用”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兩精一品”;工學結合、合作辦學;用人、分配、管理機制改革;人文素質拓展;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創新;校友聯誼”八個重點項目,全面實施“走出去、靠上去、沉下去、鑽進去”的發展戰略,精心打造“文工交融”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機制創新為抓手、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整合開發為重點、以重點項目推進為突破口,切實加強內涵建設和質量管理,教育教學成果顯著。
中專院校
江蘇省淮安文化藝術學校
江蘇省淮安文化藝術學校建於1958年,原名淮陰地區音樂專科學校。198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為中等專業學校。
春華秋實五十載,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探索,淮安文化藝術學校現已成為融戲劇、音樂、舞蹈、中國舞表演、播音主持、電腦美術設計、圖文信息處理、印刷技術等多個專業為一體的淮安藝術教育中心,以培養技能型、創造型、複合型的優秀文藝人才為辦學宗旨。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治學嚴謹。現有教職工百餘名,專任教師70名,其中高級職稱二十餘名,中級職稱三十餘名。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在編教師為核心隊伍,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聘請在淮藝術家、學者和優秀演員長期在校任教,同時邀請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南京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前線歌舞團等藝術院校和專業團體的名師,擔任我校的客座教授,並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引進大量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人才,已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學科齊全、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4年學校受中國音樂學院委託,代表中國音樂學院開展江蘇省淮安市及所轄地區的聲樂、鍵盤、管弦樂、民族器樂等專業門類的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和培訓工作;2005年學校同南京藝術學院達成聯合辦學協定並成為南京藝術學院大專辦學點和專升本教學助學單位;2006年同江蘇省新聞出版學校聯合辦學,掛牌成為江蘇省新聞出版學校淮安分校。同年受北京舞蹈學院委託,獨家承辦北京舞蹈學院在淮安地區舞蹈考級師資培訓及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工作。
多年來,學校在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培養了數千名優秀的藝術人才,已有百餘名師生先後在全國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纂刻、藝術設計和模特大賽中獲獎。
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是1983年經省政府批准創辦的全日制普通中專校,淮安(原淮陰)市城鎮建設學校是1986年經省教育廳(原省教委)批准興辦的蘇北唯一的建築類全日制普通中專校,兩校均為淮安市骨幹職業學校。2006年3月,淮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淮安市城鎮建設學校併入淮陰商業學校,在高教園區擇址新建。
新校區坐落於高教園區枚乘東路6號,規劃占地425畝,投資23億元,校舍面積12萬平方米,發展規模1.2萬人。一期工程占地235畝,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建成了數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樓、圖書館、辦公樓、運動場、食堂、浴室等主體工程項目,現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占地190畝,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將興建實訓中心、標準田徑場和其他文體活動場所等,於2009年底完工。屆時我校將擁有淮安市中等職業教育中一流的辦學條件。
學校現設財經貿易、建築工程、信息技術、機電技術、烹飪旅遊五個系;開設會計、電子商務、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設備安裝、建築裝飾、工程與材料質量檢測、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機電技術、數控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烹飪技術、餐飲服務與管理等13個專業,文、理、工、藝門類齊全,有2個省級示範專業、5個市級示範專業;有1個省級課程改革試驗點、7個市級課程改革試驗點。目前在校生8000餘人。學校擁有研究生13名;市級學科帶頭人11人,省中心教研組成員2人,省職教領軍人才1人;中、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5%。已建成校內實訓基地5個、校外實訓基地22個,淮安市中等職業學校中唯一的國家級實訓基地在審批中;圖書館藏書16萬冊,其中專業圖書8萬冊,電子閱覽室1個;計算機房21個,學生用計算機1000台。
學校始終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科學辦學,全力打造“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歡迎、具有特色”的形象,努力培養“有技能、肯吃苦、會創新”的實用型人才。在2008年3月江蘇省職業學校師生技能大賽中,我校囊括了淮安市的四個一等獎;2008年9月再創佳績,獲得第六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江蘇賽區團體金獎和兩個單項金獎,為淮安贏得了榮譽。學校與省內外多所知名高校攜手,共圓學生的大學夢。積極開拓就業市場,與北京、上海、蘇州、南京等地20多家企業集團近100家大型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畢業生供不應求,連續多年就業率在98%以上。學校已經成為淮安中等職業教育的品牌,招生數連年上升,2008年招生近3000人。學校先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淮安市“一等功”單位、淮安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淮安市文明單位、淮安市德育先進單位、共青團淮安市“五四”紅旗團委。
其他院校
中共淮安市委黨校
中共淮安市委黨校是市委的一個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政領導幹部的主渠道。在市委的直接領導下,負責輪訓培訓全市縣處級副職、機關科級幹部、鄉鎮長和青年後備幹部,充分發揮了“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重要作用。
中共淮安市委黨校創建於1940年12月,已走過67年的光輝歷程。1990年被省委批准為大專體制。為了加強對機關公務員的培訓,1993年9月,“淮陰行政學院”在黨校掛牌。在《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中共中央關於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以及省、市委“貫徹意見”的精神指導下,淮安市委黨校正以堅定豪邁的步伐跨入新的世紀,向著現代化的目標奮進。
淮安市委黨校位於淮安市和平路18號,校園占地面積46.6畝,校舍建築面積16540平方米;其中,教室和教學用房4491平方米,學員宿舍2780平方米,圖書館1500平方米。現有館藏圖書7.6萬冊,報刊1080種,圖書資料區域網路建設處於全省黨校系統領先地位,為此,被評為全省黨校系統圖書館現代化管理“達標單位”。黨校建有中央黨校遠程教學B級站;有教學用微機138台。現代化教學設備基本齊全。
淮安市委黨校實行校委制,常務副校長沈在宏,副校長秦寧生,何栩,卓曉寧。
全校在編教職工總數86人。專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講師4人,助教7人。同時還聘請了中央黨校教授,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客座教授,初步形成了一支專職與兼職結合、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結合、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市委黨校校委緊緊圍繞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後勤為保障的基本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深化改革、練好內功、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穩步發展,辦學取得顯著成效。2001年6月10日《江蘇黨校報》頭版頭條發表了我校主體班辦學經驗,省委黨校為此專門發了一期簡報。研究生辦學經綜合評估,榮獲全省第一名。函授教育辦學規模穩步發展,多次受到中函院、省函院表揚。教師科研成果顯著。
學校是全省創辦學報最早的市級黨校之一。1988年創辦校刊《淮陰黨校》,現更名為《新淮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