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湖

淤泥湖位於湖北省公安縣南部,松滋河、虎渡河之間,為荊江分洪區內最大湖泊,有養殖之利。 本湖岸線長,曲度大,灣汊多,水陸接觸面積大,為國內罕見。

概述
淤泥湖位於湖北省公安縣南部,松滋河、虎渡河之間,南平、藕池口附近。為河間窪地湖。呈長窄形,湖岸線曲折。湖長25公里,平均寬1.5公里。現有水面面積20平方公里。湖區集水面積154平方公里。湖面正常水位31米,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2050萬立方米。湖水北經大至崗乾渠通往虎渡河,南經甘廠閘連線松滋東河。為荊江分洪區內最大湖泊,有養殖之利。 本湖岸線長,曲度大,灣汊多,水陸接觸面積大,為國內罕見。

【地理位置】

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
【人文歷史】
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立營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改孱陵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
這裡曾是“三國”時期主戰場之一,劉備城、呂蒙營、陸遜湖等遺蹟至今仍在;東晉時期公安學子車胤,囊螢苦讀,自強不息,成為《三字經》中世代相傳的典範;明末袁氏三兄弟開創的“公安派”文學新風,影響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周逸群率領的紅二、紅四方面軍“公安會師”,彪炳史冊;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王竹溪從公安走上技術報國之路,成就斐然,聲名遠播……
【現行狀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130號有關要求,將63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予以公布。
公安縣淤泥湖團頭魴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總面積1373.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446.3公頃,實驗區面積927.0公頃。核心區特別保護期為全年。保護區範圍在東經112°04′12″—112°09′36″,北緯29°45′—29°50′42″之間。核心區範圍在東經112°04′50.0″—112°08′18″,北緯29°45′12″—29°48′23″之間,以淤泥湖漁場場部為起點,向南經金橋村、東升村、陳興村;以陳興村向東至廟咀村;以廟咀村向北,經接豐村至報慈村。實驗區範圍在東經112°04′46.99″—112°09′27.73″,北緯29°45′05.87″—29°50′42″之間,以淤泥湖漁場場部為起點,向南經金橋村、東升村、陳興村;以陳興村向東至廟咀村;以廟咀村向北,經接豐村、報慈村、坪興村、金紅村、杉木橋村勇敢村;以勇敢村向南,經黃田村、躍進村、青龍村、雙湖村、黃堤村至淤泥湖漁場場部。主要保護對象為團頭魴,其他保護物種包括䲘、銀魚、鮊、鱤、鱖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