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路島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的交通要衝,所謂“海人族”居住的島嶼。《日本書紀》中記載的“三原海人”、“野島海人”,就是生活在野島的北淡,以及三原的南淡、三原郡的原住民。イザナギ、イザナミ二神的“國生”神話故事的原型,就是以淡路為中心居住的海人族流傳的“島生”神話。
淡路還是負責進貢天皇食膳原料的“御饌都國”之一。這些所謂“御饌都國”負責毎天交替奉上天皇的食料,他們是指和泉、紀伊、淡路、近江、若狹這五國。除了每天進貢主菜外,還負責每旬奉上各種其他的細碎魚類;在正月和新常等節日奉上禮儀用食物;六月、十二月皇宮中的“神今食”的祭祀活動用鹽也指定為“淡路鹽”。其重要性到中世紀一直都沒有改變。
平安末期,鎌倉時代和南北朝時代,淡路島和周邊海域曾發生過大大小小數百次戰役,海賊和各勢力的水軍活動頻繁——比如沼島海賊和梶原氏阿萬水軍。觀應元年(一三五O)六月,足利義詮對安宅氏發布了剿滅淡路國沼島等地海賊的命令。安宅氏在淡路島逐漸地修築了八座城池,真正戰國時代意義上的“淡路水軍”的雛形開始在這個時候形成。
應仁之亂後,將軍的權威開始喪失,室町的守護大名逐漸沒落,新興的戰國大名在這個下克上亂世抬頭。淡路的控制權轉移到細川氏的家臣三好氏(小笠原氏支援)手中。
三好氏以經營阿波為基礎,當時三好家當主為長慶,二弟三好之康(三好實體)統治阿波原領地。三弟冬康過繼到淡路國的水軍安宅家作為養子,實際統治淡路。四弟一存過繼到讃岐國的十河家,得以支配讃岐。這種軍事實力下的過繼兼併在毛利氏和織田氏的擴張過程中同樣可以看到。三好一族的謀將實體、勇將一存、仁將冬康,加上總括領導的長兄長慶,加上天賦的優秀地理位置,三好家具備了奪取天下霸權的可能。
在三好家的天下攻略之路上,淡路島的位置就尤其顯得重要。安宅氏直接控制的有由良、洲本、安乎、炬口、湊等八城砦。並且以安宅氏為中心有淡路十人眾之說——田村、島、野口、武田、梶原、菅、鹽田、三木、篠原,他們共同構成了安宅(三好)氏的淡路水軍。三好軍天文十五年(1546)在堺浦、天文十六年在天王寺、天文十八年在江口、天文二十三年在攝州、永祿五年(1562)在久米田、河內等地的出陣或者合戰中,都可以看到冬康麾下淡路水軍的身影,淡路的勢力在不斷的戰爭中擴大。天文二十三年(1554)、永祿三年(1560)、長慶兄弟在洲本都召開過規模空前的軍議會,制定一族的戰略計畫。
然而,從永祿三年開始,三好家發生了一連串驚人的大事件,首先是之康戰死;翌四年鬼十河——十河一存在高松十河城鬱鬱而終;同六年,長慶的嗣子義興被家臣松永久秀陰謀毒死;同七年,安宅冬康因為久秀的讒言而被兄長長慶突然襲擊殺害。翌年,長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悔恨而病死。繼承三好家的三好長治又是個“暗愚”之輩,其弟十河存保收拾不了局面,屈服於攻進土佐的長宗我部元親。
安宅冬康死後,其子信康看到了三好氏的末路,於是轉而從屬織田信長。信長在追放了將軍足立義昭後,一直在為平定畿內而努力,這個時候在他西面最重要的兩個敵人就是石山本願寺,以及本願寺的背後支持者毛利氏。明石海峽對面的淡路島,是大坂和東瀨戶內海的咽喉要道,也是切斷本願寺和毛利氏聯繫的軍事要衝。淡路水軍很自然受到了重視。
織田水軍和毛利水軍於天正四年(一五七六年)和天正六年二次在木津川沖發生海戰,其結果為一敗一勝。第一次海戰以毛利軍的勝利告終,但是第二次海戰,由於九鬼水軍大安宅鐵甲船的優秀攻擊力與防護力的發揮,使毛利水軍的傳統作戰方式——小早船接舷戰和拋擲爆破竹筒完全無效。織田方的勝利切斷了本願寺的水上糧食補給來源,從而使長期籠城而獲得最終勝利有了希望的曙光,之後,織田家在與本願寺的和談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在木津川口海戰中,淡路水軍的地位沒有得到凸現,處於九鬼水軍光環的籠罩之下,但是由於其擅長海戰的傳統,加上對東瀨戶內海水文潮汐的熟悉,使得其在海戰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兩次海戰之間的階段,淡路島被毛利家占領,毛利家的香川左衛門尉廣景和冷泉民部大輔都曾經參於攻擊淡路島的岩屋城。但是在第二次木津川口海戰後,毛利勢力完全退出了東瀨戶內海。在負責進攻山陰的羽柴秀吉軍團攻擊毛利方吉川鳥取城的同時,秀吉也派出了水軍清理平定了毛利家在淡路島的傀儡勢力,洲本城被賜予仙石秀久。信長死後,織田家的實際權利被秀吉掌握,仙石秀久被轉封,淡路島的主要城池被交給秀吉的近習出身的水軍將領,洲本城被交給脅坂安治,志知城被交給加藤嘉明控制。脅坂安治、加藤嘉明訓練的淡路水軍以後成為小田原戰役和侵略韓戰的羽柴——豐臣水軍的骨幹力量。
返回:日本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