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青黛、馬牙硝、大黃(蒸)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
功用
清肝涼血,盪積泄熱。
主治
小兒盜汗。
方義
本方主證乃肝火犯肺。腸胃積熱。火邪逼津外泄所致。治當清肝涼血。盪積泄熱以釜底抽薪。方中青黛味成性寒。入肝經,散肝經鬱火,涼血解毒,配海蛤粉清肺化痰,治熱郁痰結;芒硝配大黃蕩滌腸胃積滯鬱熱;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清肝涼血,盪積泄熱之功,主治小兒盜汗。
涼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二十引《玉訣》。具有清肝涼血,盪積泄熱之功效。主治小兒盜汗。
青黛、馬牙硝、大黃(蒸)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為末。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
清肝涼血,盪積泄熱。
小兒盜汗。
本方主證乃肝火犯肺。腸胃積熱。火邪逼津外泄所致。治當清肝涼血。盪積泄熱以釜底抽薪。方中青黛味成性寒。入肝經,散肝經鬱火,涼血解毒,配海蛤粉清肺化痰,治熱郁痰結;芒硝配大黃蕩滌腸胃積滯鬱熱;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清肝涼血,盪積泄熱之功,主治小兒盜汗。
活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蘭州方)。具有去胃寒,助消化,止痙利便之功效。主治胸膈脹滿,胃部時作疼痛,嘔吐嘈雜,不思飲食,大便秘結。
加味清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濟陰綱目》卷十四。主治膏粱積熱,產後便血。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文獻摘要涼胃散,中醫藥方,適用於小兒多汗的症狀。
方劑《常用中藥真偽鑑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01年03月出版,收錄了222種有代表性的常用中藥,適應大學和大專中藥專業教學需要和執業中藥師。
基本信息 常用中藥 參考資料《常用中藥真偽鑑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01年03月出版,收錄了222種有代表性的常用中藥,適應大學和大專中藥專業教學需要和執業中藥師。《常用中藥真偽...
基本信息 常用中藥 參考文獻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加味清胃散主治婦人胃火傷血,唇裂內熱者。藥物組成有黃連(炒)4.5克 生地黃 牡丹皮 當歸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連翹 甘草。【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
基本內容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保和平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太白》卷二。具有消導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嘔吐有食滯。